微量物证与犯罪重建
文/□【美】约翰·桑顿 唐纳·吉梅尔
译/□刘静坤
任何物质,包括可见的物质与不可见的物质,都能够成为物证。在某些案件中,物证的体积可能很大,例如卡车;或者可能很小,以至于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在其他案件中,物证可能表现得比较强烈,例如腐败尸体散发出的难闻气味;或者可能表现得比较微弱,例如火灾过后残留的汽油散发出的暗淡气味。
微小的证据可能具有与它们的体积不相称的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微量物证能够提供相应的信息,重建人员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来重建犯罪发生时的事实情况。我们称这些物质为“微量物证”,这是一种类型极为宽泛的物证。
为了避免泄露自己的身份,犯罪行为人的每个行为都必须事先进行全面的推算,并且确保自己与环境的每次接触都不会留下痕迹,这种行为约束需要完全的精神控制。但是,犯罪行为人极度害怕被发现的犯罪心理几乎必然存在。这种犯罪心理导致上述精神控制难以成为现实。无论他走到哪里,无论他接触那些物品,无论他留下了哪些东西———即使是无意识的行为———他都将遗留能够证明其犯罪行为的无声的证据。
微量物证非常有助于确定犯罪行为人与犯罪现场之间的关联,从而帮助我们开展犯罪重建。不过,微量物证发挥上述作用的前提是微量物证能够得到识别和正确的解释。那些从事各个层面的犯罪重建工作的工作人员,都应当认识到微量物证能够对犯罪重建工作发挥的各种重要作用,并且应当认识到微量物证能够帮助建立的各种关联。常见类型的微量物证主要包括:指纹、血液与精液、毛发、纤维、油漆、玻璃、土壤、灰尘、足迹与轮胎或工具痕迹、射击以及爆炸残余物等等。对于那些试图开展犯罪重建工作的人员,这些类型的微量物证应当被纳入到自己的“知识仓库”之中。
指纹
尽管目前面临着DNA证据带来的挑战,不过,指纹———乳突纹线鉴定,实际上还包括掌纹与赤脚脚掌纹———一直以来都被视为最为可靠的人身识别手段。指纹能够从根本上确定以下事项:(1)某人曾经出现在犯罪现场;(2)某人曾经接触过犯罪现场上遗留的物品;(3)某人曾经接触过那些通过其他手段确定最初曾位于犯罪现场但随后被移动并在其他地方被发现的物品。上述任何一个或者所有的事实都将对犯罪重建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促使重建人员放弃其他的考虑。
不过,指纹鉴定并非不存在任何问题。基于正当理由进入犯罪现场或者接触特定物品的行为也可能具有相关性。如果指纹属于可见指纹,并且存在血迹,就可以据此推断这枚指纹的沉积形成与犯罪行为具有同时性。如果指纹属于潜在指纹,那么,指纹的持续性和耐久性问题就需要引起关注。此外,如果潜在指纹位于渗透性物体(例如纸张等)的表面,那么,该指纹持续存在的时间就具有不确定性,可能已经存在数年之久。假定犯罪现场存在足够数量的物质确保指纹在非渗透性物体(例如玻璃或者金属等)表面上沉积下来,那么,在上述非渗透性物体表面上存在的潜在指纹,如果能够免受光照和空气变化的影响,也能够持续存在一年以上。另一方面,在非渗透性物体表面上存在的潜在指纹,只需经历一晚的露水就可能遭到彻底的破坏。
尽管指纹是一种极佳的人身识别手段,不过,普通公众甚至包括某些警方侦查人员都对指纹存在着不切实际的期望,在橡胶手套上、表面沾满油渍的枪支上、或者水泥砖块上,都很难提取到较为理想的指纹。此外,指纹的存在是证明存在接触的决定性证据,不过,指纹的缺乏并不是证明不存在接触的决定性证据。在未来,DNA分型很可能在指纹证据领域扮演重要的角色。
血迹与精斑
血迹与精斑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们存在于特别严重的刑事案件之中。目前,针对血迹与精斑进行分析的DNA分型技术,其敏感度与特定性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在实践之中,只需几微升的检材就足以确定(血迹与精斑)遗留者的身份。目前,DNA分型结果具有相当的确定性,通常能够解决犯罪重建工作中面临的“何人”的问题。此外,针对血迹性质、模式与分布的解读通常能够解决犯罪重建工作面临的“为何”的问题。血迹模式解释目前已经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抛洒的血液也需要严格遵循自然界的物理定律,同时,血迹模式也能够表明血液被抛洒的具体情况。血滴仅仅由于重力加速而导致的结果(即血迹拖痕)与钝性力量打击导致的喷溅血迹或者枪击导致的细微雾状血迹存在显著的区别。有关血迹距离与方向的分析能够确定被害人与攻击者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血迹抹痕也能够表明带血物体与现场的其他部分存在接触。
毛发
毛发证据通常出现在暴力犯罪之中,因为暴力接触很容易遗留毛发。毛发可能会在犯罪现场上持续存在,同时还能够回答:特定的毛发究竟是动物毛发还是人的毛发;特定的毛发究竟是暴力拔下来的毛发还是通过其他方式掉下的毛发;某根毛发是否来自于某个特定的人等问题。分析人员可以针对特定的毛发进行所谓的线粒体DNA分析。这种分析方式不同于针对血液和精斑展开的原子核DNA分析。线粒体基因组比原子核DNA所表现出来的要少得多,但线粒体DNA仍在目前被视为解决“某根毛发是否来自于某个特定的人”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法。
油漆
油漆类微量物证能够帮助确定某个被喷漆的物品与其他物品之间是否发生过接触。如果另外一个物品也被喷漆,那么,两个均被喷漆的物品之间就可能存在方向相对的双重油漆转移痕迹。我们主要关注的问题是,特定的油漆检材是否来自于特定的物品。在某些案件中,分析人员可以在油漆碎片与某个物品的油漆碎片遗失位置之间建立起物理上的符合关系。这种符合关系能够形成对油漆碎片来源的无可置疑的证明。分析人员也可以基于颜色、分层数量、分层先后顺序、分层的相对厚度以及化学物质类型来综合评估油漆证据。目前,实践中也开始使用仪器分析方法处理微量油漆碎片。
玻璃
玻璃证据在犯罪现场出现的频率较高,因为玻璃是现代建筑物的一个标志性组成部分(例如窗户等),也是饮料瓶子的原料,同时,也因为玻璃很容易破碎。玻璃破碎之后形成的微量颗粒可能溅落到犯罪嫌疑人的鞋中,或者可能溅落到犯罪嫌疑人的衣物上面。我们通常能够(甚至能够基于微量颗粒)确定某些玻璃究竟是来自于普通的硅化窗户玻璃,还是商业建筑物的淬火玻璃、机动车辆侧面窗户或者背面窗户的淬火玻璃,或者是饮料瓶子或者机动车的车前灯玻璃。分析人员可以通过较大的玻璃碎片确定物理上的符合关系,同时,也可以基于密度、折射系数、散射、荧光与组成元素等确定玻璃的微量碎片特征。在作为证据的玻璃与样本玻璃的物理特性和光学特性之间建立起良好的符合关系,这并不能最终证明某个玻璃碎片就是来自于特定的玻璃(物理来源),不过,这种符合关系能够得出可能的意见性结论。
土壤
分析人员可以将犯罪现场上提取的土壤证据与犯罪嫌疑人的鞋子或者衣物上的土壤、车辆轮胎或者车盘上的土壤、或者工具上的土壤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人员只需几微克土壤就可以对土壤的颜色、纹理、矿物成分与特定密度梯度下的行为进行对比分析。针对土壤进行的微量检验能够显示出独特的花粉颗粒或者非常独特的硅藻。通过这些方式,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土壤进行对比分析,甚至做出种类识别,从而确定土壤的可能来源。
灰尘
灰尘主要由非常独特的矿物颗粒与植物颗粒所组成,尽管灰尘还可能涉及其他一些组成元素。灰尘的独特性以及其作为证据的证明价值,取决于这些灰尘的来源物质所具有的独特性。不过,灰尘通常具有较大的多样性,除了矿物质与植物和纺织物纤维之外,我们通常会遇到的物质还包括微米级的上皮细胞碎片微粒、昆虫外骨骼碎片、工业用品的飞灰、蝴蝶的鳞屑、低等动物和昆虫的卵、橡胶、化妆品、羽毛、沥青、烟草、花粉、硅藻与各种食物和调料等。实际上,并不是构成灰尘的所有物质都具有重要性。例如,棉花纤维就无处不在,因此,它们也通常被人们所忽视。例如,白色与黄色的纤维也可能随处可见,不过,颜色并不常见的纤维,例如,紫色与红色的纤维,就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在许多案件中,仅仅能够部分地确定灰尘的基本组成要素。不过,即使在显微镜下仅仅能够部分地确定灰尘的特征,也可能建立有价值的关联。
射击残余物
射击残余物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这两类射击残余物都属于微量物证。我们通常称这两类射击残余物为逆射程射击残余物和顺射程射击残余物。逆射程射击残余物包括(很近距离内的)烟灰和(较近距离内的)未燃烧的火药。在较远些的距离内(不过仍然处于距离枪口几英尺的范围内),可以针对目标物质进行化学测试,从而显现出铅、铜与钡等微量物质。通过分析烟灰、未燃烧的火药以及铅和钡等射击残余物的分布范围,能够确定枪支发射位置与射击目标之间的距离。目前,分析人员可以通过化学测试和仪器测试来确定未燃烧的火药碎片,同时,也可以通过化学测试来显现很小的铅与钡的颗粒。
另一类射击残余物包括来自于弹药雷管混合物的铅、钡和锑等物质的微小颗粒(直径小于1微米)。在枪支的发射距离内,这些物质颗粒在枪支前端范围内分散分布,覆盖范围的直径约为一个沙滩排球大小。这一区域内的任何物品都很可能被这些物质颗粒所污染。这些物质颗粒都比较小,因此,分析人员需要使用扫描电镜进行观察。为了分析射击残余物颗粒,分析人员还在扫描电镜上配备了一个X光能散分光计,以便显现铅、钡和锑等物质成分。如果对犯罪嫌疑人的双手进行上述测试,并且显现出这些颗粒,就能够查明以下问题:(1)该人最近曾经使用枪支发射过子弹;(2)该人在枪支发射时与枪支保持很近的距离(即,在前述的枪支前端“沙滩排球大小的区域内”,尽管这是比较保守的估计);(3)该人在枪支发射之前或者之后,曾经接触过被射击残余物颗粒污染的枪支或者其他物品;(4)在枪支近期发射过后不久,在原地停留过较长一段时间。
逆射程射击残余物颗粒可能被人轻易地从皮肤表面上洗掉,并且不会在几个小时内持续停留在活着的人的皮肤表面。在死去的人(通常是某个杀人案件中的被害人)的双手皮肤表面,逆射程射击残余物颗粒将会持续存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在其它物体表面,诸如衣物等,如果没有经过剧烈运动以至于抖落这些颗粒,那么,这些颗粒可能一直持续存在。
工具痕迹
对于那些具有线纹特征的工具痕迹(例如,工具在较为柔软的土壤中留下的擦痕),分析人员能够准确地认定该工具痕迹曾经是某个特定的工具所留。比如:如果某些工具痕迹显著大于或者小于钳子与螺丝刀等工具的钳夹或者刀刃,就能够据此排除这些工具导致了上述特定的工具痕迹。如同特定工具的作用面的尺寸与形状一样,对于那些具有咬齿的工具,咬齿之间的距离也被视为一个种类特征。在生产和使用特定工具的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特征,对于特定的工具或者工具痕迹而言也具有独特性,同时,独特的工具还可能包含明显的缺陷,诸如丧失咬齿或者咬齿缺损,凸起花纹引起的金属节点或者褶皱,独特的磨损或者损坏痕迹,顶端破损火鹤刀刃破损。通常情况下,如果在显微镜下将作为证据的工具痕迹与嫌疑工具形成的样本痕迹进行比对,只需几微米大小的特殊痕迹就足以做出同一认定。
爆炸物残余物
当爆炸物质被引爆之后,许多爆炸性化学物质都被分离开来。不过,少量的母体物质仍将残留下来。这些残余物的分布范围十分广泛,同时,能够从犯罪现场上的物体表面予以收集。尽管爆炸残余物的数量很少,不过,通常足以通过化学测试和仪器测试方法予以鉴别。
在过去,大量爆炸案件都涉及极少量的爆炸物质,通常是无烟火药(包括硝化纤维和硝化甘油)或者“黑火药混合物”,其它各种破坏性更强的爆炸物,诸如炸药、黄色炸药(三硝基甲苯,TNT)、旋风炸药(三次甲基三硝基胺,RDX)或者塞姆汀塑胶炸药(Semtex)等,都可能在案件中更加频繁地出现。现有的分析技术能够识别出毫克级的商业爆炸物与军用爆炸物。
机动车车灯“开启或者关闭状态”的确定
前文已经强调指出,立足于特定的情形,几乎所有的事物都可能成为物证。某些类型的物证拥有非常有限的小生境;我们平时很少遇到此类物证,不过,一旦此类物证存在,它们就能够对犯罪重建发挥重要的作用。
对于这种拥有有限小生境的特殊类型的微量物证,一个典型的例证就是机动车车灯“开启或者关闭状态”的确定。为了对车辆碰撞事故进行重建,重建人员需要分析交通事故发生当时车辆头灯(或者尾灯或转向灯)是否处于开启状态。通过对车灯内的钨丝(无论是处于断裂状态还是完好无损)进行显微镜检验,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如果车灯的钨丝上面显示出细微的玻璃颗粒,这些玻璃颗粒由于钨丝通电产生的热量而熔结到钨丝上面,同时,在断裂钨丝的中段存在一小团已经融化的钨,那么,这种情况就表明在车灯破碎的那一瞬间,车灯处于开启状态。一个突然断裂的钨丝终端则表明车灯破碎当时钨丝是冷却的,因此,车灯当时并没有处于开启状态。不过,如果车灯玻璃没有破碎,重建人员就必须极度谨慎地确定钨丝是否处于扭曲状态,非碰撞类交通事故能够导致钨丝扭曲,而碰撞类事故则不会导致钨丝扭曲。
关于微量物质的转移,很多案例显示出,一旦存在某种接触,并且存在物质交换的证据,这种物质交换的性质就取决于具体涉及的物质以及具体的情形。重建人员有责任在重建过程中详细说明这些问题。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