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技>警察科技>详细内容

警察科技

40余法医探讨“颅面复原” 外国专家从战场来渝

来源:重庆晨报 作者:杜海 杨新宇 发布时间:2009-10-18 15:12:04 浏览次数: 【字体:

 

专家查理斯・斐德尔

专家罗恩・泰勒

  重庆市城郊突现面目全非、高度腐烂的女尸,警方如何抽丝剥茧,通过颅骨找到凶手?昨日,在首届法医人类学个体识别技术应用国际专题研讨会上,作为本次会议主席的市公安局长王立军向与会专家揭示了利用颅面人像复原技术,4小时确定被害人身份的过程。

  阵容

  FBI派教授参加

  据了解,昨日上午,在我市举行的首届法医人类学个体识别技术应用国际专题研讨会,是由市公安局、医科大学、213研究所联合主办,为期5天。包括王立军在内的国际颅面鉴定协会的5位副主席、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4名专业教授,以及墨尔本大学、中国医科大学、中国公安大学、中国刑警学院、重庆医科大学、231研究所的专家、院士等40余人参会。研讨会内容包括颅面复原、颅面鉴定、破碎颅面复原、牙齿个体鉴定等法医人类学。

  案例

  4小时确定女尸身份

  昨日上午,王立军首先作了题为《三维颅面鉴定技术的应用研究与进展》的报告。王立军说,去年9月,在我市城郊发现一具有刀伤、高度腐烂的女尸体。当时,警方现场发现两个避孕套,而根据当时的气温,初步估计该女子已死亡20余天。

  无法辨认容貌,也就无法确实被害人身份,更别谈破案。这时警方利用了颅面人像复原技术,将女尸的外貌复原,初步推断该女子27岁,身高165cm。随后,经过五官、发型匹配,警方仅用4小时就确定被害人是当地应召女李某。根据这一线索,警方很快就将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

  同时,王立军还介绍了他在植物DNA方面研究的进展。

  运用

  个体识别为安保护航

  王立军表示,个体识别技术可运用在城市视频监控系统中,目前使用的城市视频监控系统仅能分辨哪里是人、哪里是东西,而运用了个体识别技术的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可识别特定条件的人。比如,在案发现场,嫌犯是一名身穿白色上衣服的男子,系统就可以自动追踪符合这一条件的男子。同时,还可以将嫌犯的面部特征录入数据库,嫌犯一旦进入监控范围就可以自动报警等。

  “我们重庆一些地方已经开始装备具有个体识别技术的监控系统。”王立军说,重庆警方对未来有信心,对城市安全有信心。

  首届法医人类学个体识别技术应用国际专题研讨会昨举行,来宾包括4名FBI教授

  女专家辗转四国赶来参会

  40余位中外法医人类学的专家、学者赶到我市,而一名外国女性专家前往重庆的经历颇为曲折。

  据了解,这名女专家在伊拉克研究DNA,接到邀请后,在美国军队的保护下,直接从战场赶往重庆。但由于签证问题,辗转4个国家后,才进入中国。

  200多块碎骨“指”出嫌犯

  两百多块碎骨头藏于泥土,事隔多年,凶手仍被警方抓获,这是怎样做到的?昨日下午,重庆医科大学教授万立华在他的《破碎颅骨的复原与鉴定》报告中,揭秘了这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0多年前,重庆某医院进行大清扫时,发现大量骨头埋于泥土中,经过清理发现除牛骨、猪骨外,还有两百多块碎骨属人类。经过整理,拼出一个残缺颅骨。

  通过鉴定判断,这些碎骨被埋了2至3年,牛骨、猪骨是用于掩护,说明作案者具有极强的反侦察意识。从骨头已碎和有烹煮痕迹判断,受害者头部曾受重击,作案者具有解剖学知识,有可能是医务人员。同时,具备处理尸体所需的僻静、安全场所和烹煮条件。

  从被害者的碎骨来看,年龄在50至55岁,身高170cm,是体力劳动者,这与破案后被害者情况大致相同。

  警方通过这些线索,很快捉获了两名犯罪嫌疑人,分别是一名外科医生和一名护士。

 

法医 颅面复原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