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技>警察科技>详细内容

警察科技

辽宁省鞍山市公安交警支队信息化建设纪实

来源:新华网辽宁频道 作者:谷茂辉 徐家宏、陈光明、王炳坤 发布时间:2009-09-30 12:38:21 浏览次数: 【字体:

 

    随着现代高科技的迅猛发展,辽宁省鞍山市公安交警支队新一届党委以贯彻落实公安部"南京会议"为契机,坚持科学发展观理念,不断创新现代交通管理警务模式,注重从科技要警力,从信息化要战斗力,确立"建设、管理、研判、实战、应用"信息化工作思路,以超前思维,超常举措,把信息化建设摆到现代交通管理的重要日程来抓,使信息化建设有力地助推了交通安全管理步入科技化发展的轨道。

    转变观念:信息主导警务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崛起,道路交通的车流、人流、物流的与日俱增,使现有的交通管理警力和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面对如何建立与形势发展相适应的警务模式,鞍山市公安交警支队党委紧紧抓住信息化建设这条主线,转变观念,创新工作思路,强化交通管理科技手段,着力打造信息警务机制,强势推进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

  --夯实基础,完善信息化系统建设。警务信息的建立,必须强化科技手段,而科技手段的实现要以信息化基础建设为前提。为实现交通管理的智能化,建立起信息科学指挥系统,支队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投资1200余万元,增设先进的智能交通管理设施,在城区主干道新建交通信号控制系统21处,增设"电子警察"75个,在全市范围内建成350兆警用集群通讯网络,配备警务手持机382部,车载台36部,基地台15部,购置台式微机590台,服务器10台,形成了全市无盲区的通讯对讲网络。为加速现代交通管理科技化进程,鞍山交警支队又先后建成了"驾驶员信息预录入系统"、"驾驶员理论和桩考系统"以及"交通违法银行缴费系统",实现了与省交管局道路交通管理基础业务信息联网。

  --创新思路,改变交通管理警务模式。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推动了交通管理模式的创新,带动了队伍执勤执法的规范化,实现了警力的密集型向信息密集型转变。在强化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下,随着城乡机动车辆的增多,驾驶员队伍素质的参差不齐,交通管理的日益复杂,更集中地体现在对交通信息的掌握和运用上。为此,鞍山交警支队把目光瞄准在对交通管理信息的掌握,支队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支队长范晓冰为组长,党委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科队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10名业务骨干,组建了支队信息化办公室,建立基础工作数据库,实行交通管理的全警信息采集,全警信息应用,全警信息共享,做到了凡警情必录入,凡信息必比对,凡信息必处置。自年初以来,全支队录入信息68万条,其中交通管理信息和交通事故案件信息12357件。数据库已为85%警情提供信息查询,提供交通管理信息线索523件,指导处置率达到90%以上。

    在"信息主导警务"理念指导下,传统的交通管理方式,交通事故案件处理向网上信息调度指挥,网上办案转变。支队在市区各重点路段设置电子抓拍系统,在城区建立8个交警工作站,招聘协勤队员198名,每个城区大队配备巡逻警车5辆,全面实施交通管理信息网上传输,加大交通信息管控频率,建立了城区重点交通巡逻主控线,提高了见警率,对交通拥堵信息,通过网上调度,科学布警,及时处置,确保道路畅通。

    --建立制度,坚持信息化常态管理。支队长范晓冰提出,信息化是新时期公安工作的改革之路、创新之举。鞍山交警支队党委牢牢把握将交通管理从传统经验型向信息化科技型转变的定向,在民警队伍中广泛开展信息化应用的大讨论,形成了"不懂信息化应用的领导将失去指挥权,不懂信息化操作的民警将失去执法权"的共识,建立起信息化应用机制,抓培训,提高民警信息化应用能力。支队针对民警的不同岗位,不同年龄结构,采取领导带头与骨干帮教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练兵相结合;普遍提高与层次划分相结合,加大信息化应用培训力度,使民警达到会操作,懂流程,能力案,提高民警信息化的应用能力。同时支队建立起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将信息化应用与各部门领导及民警年末考评挂钩,对交管信息采集、录入、处置情况实行周考评、月通报、定期调度,起到了极大的激励推进作用,现在民警上班必开电脑,必录入信息,必查询已成为自觉习惯。

    抓住主业:研判破解难题

    鞍山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支队长范晓冰认为,确保城市道路交通文明、有序、安全、畅通,是公安交警队伍肩负的神圣职责和工作主业。近年来,鞍山市公安交警支队从保畅通、保民生、促和谐的大局出发,牢牢抓住交通安全管理这个主业,以信息化建设为平台,加强道路交通现状分析研判,破解交通管理的难题,及时解决群众关注的交通安全的热点、难点问题。

    为了不断提升交通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支队建立了信息采集室;选调25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业务娴熟、爱岗敬业的青年民警组成科技民警队伍,成立了由交通秩序管理、交通事故处理、车驾管部门业务骨干参加的信息情报队;开通了交警支队网站、交警信息网和互联网科所队长博客直通车。完善了从信息采集、信息录入、信息更新、信息研判4项规定。在支队网站设置了车驾管信息应用、交通事故综合分析、执法规范化、交通秩序管理、交通违法查询系统5个模块。

    交警信息化系统的完善,为交通秩序管理、交通事故的科学处置提供了科学支持,支队根据各种渠道收集到的信息,进行信息资源整合,加以研判,以信息为先导,实现交通管理粗放型向精确制导型转变。今年以来,鞍山交警支队针对城市道路的扩建改造,通过对全市119条主次干道修复改造网络信息进行分析研判,为缓解城区道路通行压力,从方便群众安全出行角度考虑,实施交通流的大调整,协调公交系统对全市41条公交线路进行调整,主要繁华路段实行单行线、将商业区的五一路改为步行街,对城区拆除的5大广场改为信号灯网,有效地解决了交通易堵点段的"瓶颈"。

    支队情报队根据网上交通管理信息,定期进行采集、分析、研判,为交通安全的整治确立重点,提供科学依据。入夏以来,交通秩序管理和交通事故信息模块反映出机动车超速、不按线行驶、摩托车违章抢行交通事故率上升的情况,支队立即调整警力部署,适时开展对超速、不按线行驶、骑摩托车不带头盔的专项整治,并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强化警示宣传,迅速改变了局面,扼制了交通事故上升的势头。交通管理信息研判为交通安全管理确立了主攻方向,实现了交通管理的科学化,推进了交通安全管理主业建设的发展。近年来,鞍山市公安交警支队积极开展交通管理信息研判,及时把握交通管理的特点、规律,适时有效地开展以"压事故、保畅通"为中心,创新交通管理模式,采取点线结合、动静结合,高速公路实行"路警合一",导流查验等方式,集中开展以重点整治机动车超员、超载、酒后驾车、疲劳驾驶,涉牌涉证等交通违法行为的攻坚战,特别是国庆安保以来,全队民警顶烈日,战酷暑,坚守在岗勤一线,有效地维护了城市道路的安全畅通,实现了交通事故的平稳下降,截止8月末,鞍山地区交通事故次、亡、伤、损4项指标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10.2%、13%、8.6%和14.8%,为鞍山的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文明、有序、安全的道路交通环境。

    精准打击:应用着眼实战

    在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中,鞍山交警支队注重将信息化建设成果转化为服务实战效能,在交通安全管理中发挥信息化应用效应,着眼于实战,定期进行交通安全、交通事故形势分析研判,确定主攻方向,实施精准打击,特别是在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充分发挥了信息化应用的实战作用。

    2009年4月22日上午7时32分,在京沈高速公路沈阳方向591公里处发现一具尸体,经现场勘察,此案属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大队长孙晓波与事故处理员依据现场遗留散落物及死者死亡时间,及时对现场分析研判、确定侦破方案。然后,利用交警队信息平台,将研判结果以最快的速度发向沈阳、盘锦、锦州、葫芦岛等支队,全线查控这台白色的小型货车。下午3时许,兴城管理处反馈信息,称该处沙后所收费站发现一台与协查通报发布的特征相符的小型货车。办案员立即前往,于当日晚19:30,将犯罪嫌疑人艾建押回鞍山,艾建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至此,这起致人死亡的交通肇事逃逸案,借助警务信息化的优势,不到12小时即成功告破。

    在信息警务的推动下,鞍山交警支队以信息为先导,实施主动进攻战术。民警在查处交通违法、处理交通事故、办理各类业务时,充分利用车驾管系统、交通违法信息系统、被盗抢车辆查询系统,在逃人员比对系统及交警队信息平台查询比对当事人信息,及时发现嫌疑车辆及嫌疑人员,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2009年6月9日,驾驶员管理科预约报考窗口民警按照窗口岗位"先查疑,后受理"的原则,认真对每一个报考人员进行信息比对。在比对到李晓龙的个人信息时,电脑页面上赫然跳出"在逃人员登记信息表"。民警立即将此情况向主管领导做了汇报。支队车管所采取应急措施,并制定抓捕方案。6月11日上午是李晓龙的路面考试时间,当李晓龙应声进入考场时,被守候的民警当场擒获。目前,支队在利用公安情报信息平台已抓获了3名网上逃犯。同时,经交警信息网比对查处假牌、套牌非法机动车384辆,依法收缴各类违法车辆号牌1165副,充分显示信息化应用实战的强大威力。

  阳光执法:服务惠及民生

    鞍山交警支队充分发挥警务信息资源优势,在推进信息服务交通管理的实战过程中,又通过建立交通信息查询平台,支队长信箱,科队长互联网博客直通车,搭建"民心网"警民连心桥,以信息化推进执法规范化。支队长信箱和科队长互联网博客开通以来,市民和驾驶人就交通管理有关问题及办理车管业务与支队各级干部进行网上咨询,支队各级干部及时就有关问题通过网络答难解疑,年初以来,支队接收网上咨询信息1300多条,网上回复率达到100%,同时,支队又将公安部、省交管局有关交通管理规定,各种交管业务办事指南,便民举措,交通安全宣传资料通过网上公布,即方便了群众,实现了交通管理的阳光执法,又保障了群众对交警执法的社会监督。

    近年来,鞍山交警支队以信息化建设为平台,以亲民、爱民、助民、服务于民的实际行动,构建起和谐的警民关系。为方便企业和群众支队自4月1日起在鞍钢、矿山汽车公司等51个大型企事业单位设立车管便民服务站,支队组织民警进驻企业,利用网络平台,为企业现场办理新车注册、转籍、车辆报废手续,目前办理新车登记,转籍手续300多辆次,审换驾驶证850余本,并在长风机动车交易市场建立了二手车交易现场办理牌证服务站;派驻市体检中心民警通过互联网提供驾驶人体检证明,实行驾驶证审验"一站式"服务,实施网上办理驾驶证报考预约和自编自选车辆号牌。网上办理交管业务,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标准,增强了执法的透明度,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和赞誉。

交警支队 信息化建设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