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 “7•5”专案组搜集鉴定证物让暴徒无处遁形
8月13日,一群戴着白手套的人在一堆散发着阵阵恶臭的垃圾堆里不停地翻找着,被他们选中的不是可回收的废旧品,而是砖头、石块和木棒等物品。每找到一件,他们都会小心翼翼地把东西放进身边的编织袋。
这样的场景,不禁会让人把他们的身份与拾荒者联系在一起,可看他们找寻的东西,又不像是拾荒人所需要的。他们到底是干什么的?捡这些东西又要做什么?
日前,新疆乌鲁木齐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副所长赵盛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道出实情,原来他们都是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的技术人员,所找寻的是乌鲁木齐“7·5”事件中的现场证物。不到两天时间,他们从10余吨垃圾中翻找出了1吨的现场证物。
捡回数百公斤带血的石块
“7·5”事件发生后,警方扩大搜寻范围,经常会组织人员前往垃圾堆等能发现证物的场地寻找。
8月13日,乌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接到线索,有两处垃圾里面好像有“7·5”现场的一些物品。去垃圾堆寻找证物,对市公安局的这些技术人员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
赵盛林当即带领11名技术人员赶到现场,由于气温较高,垃圾又堆放了一个多月,夹杂其中的生活垃圾大都已腐烂,围满了苍蝇,散发着阵阵恶臭。
技术人员所带的工具除了一双工作用的白手套,就是装证物的编织袋。由于时间太长,夹杂在垃圾里的石头、木棒、砖块、衣服和鞋子等现场物品上的血迹也变得很淡,技术人员要一块一块地查找,只要看着像血迹的都要挑出来,生怕漏了一件证物。其中大部分木棒都是断裂的,可以看得出是用力击打目标时断裂的。所以在找寻过程中,对一些细小的木屑,技术人员也都不会轻易放过。
当天仅带血的砖头和石块,技术人员就捡回了三四百公斤,还捡回了几十双鞋子。
十几天用光照相馆一年相纸
技术勘查组20多名照相(摄像)人员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拍摄了3万多张照片。
除了在垃圾堆里找物证,在“7·5”事件发生当晚,技术勘查组的工作人员几乎跑遍了每个现场“抢”证据。
据了解,“7·5”专案组分为取证组、审讯组和抓捕组。其中取证组又分视频资料组、电子物证组、技术勘查组等若干小组。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勘查组的照相(摄像)人员都是冲在最前面的,先记录现场,然后技术人员再开始勘查。如果照相(摄像)人员没有记录现场,技术人员一搬动尸体或拿取物品就不是原始现场,在侦破案件中就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他们面临的危险系数也是较高的。
数据有时是枯燥的,但却很能说明问题。技术勘查的照相(摄像)人员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拍摄了3万多张照片。
在这段时间里,他们连洗印照片的时间都没有,只好在定点的照相馆里洗印。由于洗印的照片太多,定点照相馆不得不暂时停止对外业务,同时库存相纸经常告急,短短十几天的时间,他们用光了照相馆一年才能用完的库存相纸。
四千多件物证考验记忆
“7·5”事件的现场大而且多,侦查员们与时间赛跑,千方百计地收集到大量的现场证据,再加上广大市民的积极配合,物证收集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果。在短短的一个月内,收集到4000多件各种现场物证。
而“7·5”事件物证管理处只有4名工作人员。物证管理的工作包括:登记、分类、拍照、保管、分送检验、分送提取、分送鉴定、随案移交等等,工作可谓繁琐。让人敬佩的是,在登记保管的4000多件物证中,只要你报出某个物证的编号,工作人员就能马上提供出这个物证的出处、种类、特征以及物主的相关信息等等。更令人叹服的是,在受理保管种类繁多的4000多件物证的过程中没有出现一点差错。
填补视频图像鉴定空白
“每抠出一个嫌疑人头像,就会像刑侦人员即将抓获一名盯了很久的嫌疑人一样,非常激动,非常兴奋。”8月19日,在“7·5”专案取证组的中枢机构———视频影像工作组的工作室,一位工作人员随口而出的一句话说出了他们共同的心情。
在工作中,视频影像工作组的工作人员对每一个在“7·5”打砸抢烧现场收集的视频录像资料都认真查看、分析,反复甄别,确定参与打砸抢烧犯罪嫌疑人,然后抠出来,固定证据。
40余天的超负荷工作中,他们已审核1850G视频资料,从取证价值、现场地域分布、视频来源三个方面筛选出重要视频段落,发现了一大批参与打砸抢烧人员,并经视频比对抓获了一批涉案嫌疑人。
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长期以来一直负责乌市各类刑事案件的尸体死亡鉴定、活体损伤鉴定、DNA鉴定、笔迹印章鉴定、毒物鉴定、毒品鉴定、电子物证鉴定及助燃物的理化鉴定等工作。“7·5”事件发生后,除毒物鉴定、毒品鉴定、笔迹印章鉴定没有涉及外,其他项目大都有所涉及,这其中还包括视频鉴定。
据了解,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出具的鉴定书具有法律效力,可以作为法庭证据。
“视频又称图像处理,它和电子物证都是近年来刑事侦查技术中的新成员。”赵盛林介绍,目前就全国来看,浙江警方视频截图这方面工作比较领先,这次视频专家谢贤能来乌鲁木齐市参与“7·5”案件的侦破,在视频处理方面给乌市警方传授了不少宝贵经验和先进技术,填补了乌市警方的一项技术空白。
目前,警方前期取证工作基本完成,下一步,“7·5”案件和涉案人员资料将全部录入新建的“7·5”事件情报信息系统和现有的刑侦情报综合信息系统。目的是为了更方便地查询嫌疑人的资料,建立网络平台,协助警方侦查办案,打击犯罪嫌疑人。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