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技>警察科技>详细内容

警察科技

扬州:以信息研判促实战

来源:人民公安报 作者:徐书海 殷长庆 李真平 发布时间:2009-02-15 16:42:15 浏览次数: 【字体:

 

文章发表时间:2005-09

     鼠标破案司空见惯

  日前,江苏省扬州市一“情感陪护”从业人员在市区某宾馆内被杀。案件发生后,扬州市公安局专案组利用公安网络信息系统进行筛选、甄别,发现一个名叫“刘新海”的男子有重大作案嫌疑。通过对全省旅馆住宿人员信息进行跟踪研判,掌握此人几天前曾入住淮安市清河区一家旅社,并在该处寄存了一旅行箱。专案组遂派出一队人马在那里张网守候,当犯罪嫌疑人“刘新海”前来取旅行箱时,被埋伏在此的刑警一举擒获。经审查,犯罪嫌疑人“刘新海”的真实姓名叫王波涛,其对杀人劫财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轻轻点击几下鼠标,就成功侦破一起外来人员流窜杀人案件,这在扬州市公安局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在以“平安城市”为目标的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扬州市公安局充分认识到情报信息在公安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和巨大作用,提出了“数字化”设防城市的新思路。今年以来,扬州市公安局利用网上信息破案1177起,占破案总数的25.2%%,网上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549名,其中网上在逃人员349名。

  信息高速公路“武装”一线

  为适应信息化作战的需要,扬州市公安局加速信息化基础项目的建设,构建了信息“高速公路”和“高速列车”,全面完成了公安二、三、四级网络建设任务,机关局域网由千兆主干构成,百、十兆交换到桌面,三级网采用155兆光纤线路通到各县(市)局、公安分局,四级网全部采用两兆光纤,初步建成了覆盖全市的计算机网络、移动/无线通信网络、公安有线通信网络、公安电视会议系统等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各类数据库建设初具规模,市县两级拥有小型机六台,微机服务器100余台,各类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存储的数据量已达数千万条,其中人口信息、机动车信息、驾驶人员信息、综合信息查询系统的入库数据已分别达到452万、59.7万、61.5万、1286万条。全市共建网站70多个,每天上网民警8395人次,网站点击量比一年前翻了近五倍。目前扬州市共有上网计算机25360台,其中民警计算机拥有率达到52.5%%,人均拥有率和上网率在全省都名列前茅。

  在信息中发现战机,向信息要战斗力,这是信息警务的目标所在。扬州市公安局运用信息研判这一重要手段,通过对分散、孤立的情报信息的筛选、归纳、整理、加工和综合分析研究,以信息引领实战,建立了领导研判、专门人员研判、全警研判三大分析研判机制,实现了对犯罪分子的精确打击。2004年,扬州市公安局通过信息查询服务,现场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120余名,其中网上在逃人员12名,查获嫌疑车辆85辆,破获各类案件400余起。通过核查比对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180余名,其中网上在逃人员56名、本地布控人员21名。

  《破案提示》帮助破案1600起

  扬州市公安局研判部门每天对华东六省一市公安信息网上发布的信息进行分析研判,对流窜性、多发性案件及其犯罪嫌疑人结合本地发案情况开展串并分析,发出《破案提示》,实施网上破案。2004年,共发出《破案提示》189期,捐助破获各类案件1600余起。

  2004年8月,市局信息中心网上发现浙江省杭州市公安局余杭刑警大队抓获的六名盗窃制衣设备嫌疑人曾在扬州市暂住过一段时间,暂住期间,高邮等地曾发生过类似案件。信息中心及时在信息研判平台上发出《破案提示》,要求各地梳理串并类似案件。高邮市公安局根据该信息提示及时与杭州公安局余杭刑警大队联系,从而破获了2003年12月发生在高邮市沙龙制衣厂制衣设备被盗大案,案值30余万元。今年6月29日,市局指挥中心通过浏览网上信息,获得福建公安机关抓获以“黑手党一哥”的名称敲诈企业负责人的两名犯罪嫌疑人,通过与本地案件串并,破获发生在该市的20起同类敲诈案件。

  信息研判工作的开展不仅为民警直接破案提供了帮助,也为城市治安防控提供了帮助。扬州市公安局研判部门通过分层次对发生在该地区的系列案件、个案进行分析研判,及时以文字、图示、图表等多种形式,揭示犯罪主体、高发案区域、部位、时段的轨迹和规律,明确阶段性防控重点及应对措施,指导巡防力量的投向与投量。同时对相邻地区作横向比较分析,预测本地区治安动向和发展态势,及早落实防控措施。今年4月初,根据信息研判提示,市区公安机关根据美食街一带饭店经常发生客人在就餐时被盗窃的案件,加强了对饭店周边地区的巡控,连续抓获三伙12名外地专门租车来扬州扒窃的违法犯罪嫌疑人员。

信息研判制度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