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智能交通系统 电子警察24小时监控
三大指挥系统、1秒钟监测报警、2分钟刷新预报……14日,北京奥运智能交通系统全面启动。启动后的智能交通系统,将通过旗下的三级指挥系统以及多项指挥措施全面疏导北京市奥运会期间的路面交通,而移动车载监测系统等最新科技设备也将同期应用在奥运期间的路面交通管理中。
确保奥运交通少影响百姓出行
作为北京奥运会智能交通的核心,由“奥运交通指挥中心”、“仰山桥交通勤务指挥中心”和“38个场馆群交通指挥所”构成的三级奥运交通指挥科技体系,昨日正式亮相。
北京交管局副局长隋亚刚向记者介绍,三级指挥体系各有侧重,对奥运场馆和城区道路实现全覆盖。赛时,公安交通指挥中心统一负责全市交通指挥调度和应急处理;仰山桥勤务指挥中心负责奥运赛事勤务保障的组织指挥;场馆群交通指挥所负责所在场馆的交通组织运行。
据悉,三级系统集成了电视监控、交通信号控制、诱导显示等多个应用系统的相关数据,通过事先制定的预案进行智能指挥调度。在赛时,如果指挥系统发现突发事件,可根据预案自动定位周边警力,第一时间通知相关部门予以协调,并同步实现电视监控、交通控制等多个系统联动,提示附近驾驶员绕行,缓解事件地段交通拥堵。“三级指挥体系相互协调、紧密衔接,确保赛时人群、车流等的集结、疏散,同时,能对社会交通和勤务交通的处置进行自动测算、扁平指挥,在保证奥运交通的同时,将对百姓出行的影响降到最低。”
据悉,该系统还可对闯红灯、超速等9种重点路面违法行为进行检测抓拍,并将相关违法信息及图像自动上传至中心数据库自动比对存储。在北京全市的快速路、主干路和奥运专用路线,还安装了上万个检测线圈、超声波、微波设备等,奥运期间,将24小时自动准确采集路面交通流量、流速、占有率等运行数据,并对每天上路的几百万车辆进行自动监测,包括违反“单双号”、“黄标车”限制通行规定的车辆。
此外,北京交管部门两年前开展了32个奥运智能交通工程建设,奥运期间这些科技成果将显示威力:公安交通指挥中心的22个实时在线科技系统可实现对奥运中心区、场馆周边和城市主要道路的全时空覆盖,具有信息采集、信息发布、交通控制和应急指挥四大功能,同时,实现了与奥组委网络的对接;仰山桥勤务指挥中心和38个场馆群交通指挥所连通计算机网络图像、指挥调度集成等8个科技系统,每个场馆周边交通尽在掌握中。
主干道交通事故自动报警
“在奥运会期间,北京市主干道的交通事故将实现自动报警。”
北京交管局副局长隋亚刚透露,在奥运期间,安装在道路上的百台交通事件检测器等,可在第一时间内发现交通事故、路面积水等各种意外事件,自动报警并对事件过程全程录像,在指挥中心实时显现,以便中心指派最近民警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处置。该系统目前已经完成了前期测试,根据测试统计的结果显示,对交通意外事件的处置时间每件平均减少3至5分钟,大大提高了对交通意外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
此外,在奥运期间,固定安装在路面上的1100套电子警察将全部实现联网,对闯红灯、超速等9种路面违法行为进行24小时自动监测,并将违法信息上传中心数据,与42个车辆监测场、车管所、执法站高度共享,所有违规车辆将同时显示在这些管理场所的系统内。
路口信号灯自动关闭开启
同样是路面保障,在实施事故自动报警的同时,北京各环线的路口信号灯将在奥运期间实现智能化管理。
目前,北京市交管部门根据北京路网结构和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混合的交通特点,在城区建成了交通信号区域控制系统,对路口交通信号进行实时优化。所有实现优化的信号灯可以根据流量变化,自动关闭和开启出入口。在快速路主路流量达到拥堵警示标准时,信号灯显示“关闭”,控制进入主路车流,引导司机从辅路通行;当快速路主路出口由于拥堵造成车流不畅时,信号灯也可控制出口前方辅路车流量,方便主路车驶出。
此外,为了保障公共交通的顺利运行,奥运期间,交管部门在已经施划公交车道和奥运专用道的道路上,建设了126个具有公交优先控制的信号灯路口。当公交车辆通过这些路口时,设置在道路上的公交车辆检测器将检测到的公交车辆信息传送给信号控制系统的计算机,计算机根据当前路口的信号放行状态和流量情况,或是缩短另一方向的放行信号时间,或是延长本方向的绿灯放行时间,使公交车辆在路口的延误时间最短,达到优先放行的目的。充分满足大容量、高速度的客运需求,为奥运大家庭成员、观赛人群提供高效、快捷的交通服务。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