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警学院:举办数字化校园介绍报告会
4月12日下午,中国刑警学院办公室、网管中心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共同举办了“建数字化校园、迎教学评估”报告会。院领导,各单位副处以上领导及网管员、从事计算机专业教学和实验人员,沈阳部分高校从事校园网建设的专业人员参加了报告会。
报告的主讲人为清华大学计算中心副主任陈怀楚老师。多年来,陈怀楚主要从事数字校园与URP(University Resource Planning,大学资源计划)的高校信息化理论研究和建设工作,承担了清华大学信息门户系统、清华大学综合教务系统、数字迎新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等多项应用系统的研发负责工作。陈怀楚主任的报告主要阐释和介绍了清华大学数字校园建设回顾、清华大学数字校园建设的工作体系、数字校园建设的总结与体会、数字校园与URP(大学资源计划)理论等共六个方面的议题。
从1996年开始,清华大学的数字化校园建设走过了近10年的里程,期间,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2002年,清华大学提出数字校园的概念,即数字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到资源到活动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从而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拓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部信息化,达到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这一概念明晰地区分了传统校园和数字校园在管理以及工作方式上的本质不同。
陈怀楚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清华大学数字校园建设的工作体系。他强调,建数字校园是一个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此,清华从起步开始,形成了一个上至主管校长、书记,其下为信息与计算机基础设施建设委员会(虚体)和网络信息管理委员会(虚体),再下为网络中心、计算中心等实体部门,最下到部、处、院、系、所的四层数字建设组织机构。这个构架发挥了强有力的行政驱动力,保证了数字校园建设的顺畅进行。陈怀楚在报告中反复讲到,无论是信息化还是数字化建设,都不可能单单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更是管理的问题,管理的因素甚至比技术还要多。信息化的过程就是管理科学规范化的过程。例如在应用系统建设过程中,会碰到诸如部门职能转变、管理模式调整、机构调整、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等问题,这种情况下,学校的统一协调就显得非常关键。“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道出了管理在高校数字校园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作用。
陈怀楚精辟地总结了数字校园建设的三点体会:其一,必须提高对数字校园建设在高校长远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地位的认识。在这方面,清华大学领导从校园网技术职能部门是一般行政管理以及后勤服务部门的传统理解中摆脱出来,给出网管等数字建设的技术机构是学校学术支撑机构的新定位。陈怀楚谈到,教育信息化是高校综合水平、核心竞争力的标志之一,也是其它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建设一个完全数字化的校园环境,已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没有先进的数字校园的管理手段,就不能竞争世界一流大学,也很难被其他高校认可。其二,信息化、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个学校的长期目标,需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为此,在近10年数字化建设的坚实基础上,清华又将数字化建设的更高目标写进了“十一五”规划。其三,URP是数字校园建设的核心,是信息化时代先进的大学管理思想,也是大学信息化良好的解决方案。
目前,我院师生正在全力以赴准备2007年本科教学评估。校园网作为教学基本设施和手段的A级标准是“建设水平高,运行良好,在本科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校园网上实现高水平的软硬件建设,并实现教务、教学管理以及网络课堂教学等的应用是达到这一标准的主要方面,而这些正是信息化、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笔庞大的人力、才力投资,陈怀楚主任所介绍的清华的经验或许可以使我们少走一些弯路,并在新的软硬件建设的规划中,尽可能高瞻远瞩,考虑能够支持学院现有和未来规划中必增的各种网络业务。
报告的主讲人为清华大学计算中心副主任陈怀楚老师。多年来,陈怀楚主要从事数字校园与URP(University Resource Planning,大学资源计划)的高校信息化理论研究和建设工作,承担了清华大学信息门户系统、清华大学综合教务系统、数字迎新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等多项应用系统的研发负责工作。陈怀楚主任的报告主要阐释和介绍了清华大学数字校园建设回顾、清华大学数字校园建设的工作体系、数字校园建设的总结与体会、数字校园与URP(大学资源计划)理论等共六个方面的议题。
从1996年开始,清华大学的数字化校园建设走过了近10年的里程,期间,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2002年,清华大学提出数字校园的概念,即数字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到资源到活动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从而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拓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部信息化,达到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这一概念明晰地区分了传统校园和数字校园在管理以及工作方式上的本质不同。
陈怀楚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清华大学数字校园建设的工作体系。他强调,建数字校园是一个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此,清华从起步开始,形成了一个上至主管校长、书记,其下为信息与计算机基础设施建设委员会(虚体)和网络信息管理委员会(虚体),再下为网络中心、计算中心等实体部门,最下到部、处、院、系、所的四层数字建设组织机构。这个构架发挥了强有力的行政驱动力,保证了数字校园建设的顺畅进行。陈怀楚在报告中反复讲到,无论是信息化还是数字化建设,都不可能单单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更是管理的问题,管理的因素甚至比技术还要多。信息化的过程就是管理科学规范化的过程。例如在应用系统建设过程中,会碰到诸如部门职能转变、管理模式调整、机构调整、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等问题,这种情况下,学校的统一协调就显得非常关键。“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道出了管理在高校数字校园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作用。
陈怀楚精辟地总结了数字校园建设的三点体会:其一,必须提高对数字校园建设在高校长远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地位的认识。在这方面,清华大学领导从校园网技术职能部门是一般行政管理以及后勤服务部门的传统理解中摆脱出来,给出网管等数字建设的技术机构是学校学术支撑机构的新定位。陈怀楚谈到,教育信息化是高校综合水平、核心竞争力的标志之一,也是其它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建设一个完全数字化的校园环境,已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没有先进的数字校园的管理手段,就不能竞争世界一流大学,也很难被其他高校认可。其二,信息化、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个学校的长期目标,需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为此,在近10年数字化建设的坚实基础上,清华又将数字化建设的更高目标写进了“十一五”规划。其三,URP是数字校园建设的核心,是信息化时代先进的大学管理思想,也是大学信息化良好的解决方案。
目前,我院师生正在全力以赴准备2007年本科教学评估。校园网作为教学基本设施和手段的A级标准是“建设水平高,运行良好,在本科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校园网上实现高水平的软硬件建设,并实现教务、教学管理以及网络课堂教学等的应用是达到这一标准的主要方面,而这些正是信息化、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笔庞大的人力、才力投资,陈怀楚主任所介绍的清华的经验或许可以使我们少走一些弯路,并在新的软硬件建设的规划中,尽可能高瞻远瞩,考虑能够支持学院现有和未来规划中必增的各种网络业务。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