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大学“双代会”工作报告撷要
2005年是学校发展历程中有着承上启下重要意义的一年。在部党委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校党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创新办学理念,突出公大特色,以学校发展为主题,以迎评促建为主线,以实施“政治建校、学科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管理治校”五项工程为重点,团结和带领全校师生员工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全面推进了学校建设与发展。
(一)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面加强学校党建工作
2005年2月至7月,按照中央和公安部党委的统一部署,学校卓有成效地开展了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切实提高了校党委的领导力、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共产党员的影响力,促进了学校党的建设,促进了本科教学迎评促建工作,促进了教学、科研、管理、后勤保障等工作,推动了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工、青、妇组织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开展各项活动,充分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校工会获得北京市教育工会"先进教职工之家"称号。
(二)积极推进迎评促建工作,评建成果显著
本着"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工作方针,全校师生积极开展评建工作。
一是进一步明确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二是部署开展了自评自建阶段工作。三是深入开展评建工作方面的学习和调研。四是积极营造浓厚的评建工作氛围。五是加强对评建工作的指导与检查。六是编制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制定2005培养方案,修订完善30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确定评建材料总体框架,编写系、部的教学一览,复查、整理、归档试卷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建立教师个人业务档案,确立全校的重点课程和各专业的主干课等8项标志性工作进展顺利,学校定位、办学思路、办学特色等内容的专题研究取得了预期成果。
(三)不断深化教学培训改革,教育培训质量进一步提高
研究生教育规模稳步扩大,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2005年研究生净增152人,在校规模为880人,获准增列社会学、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军事情报学等4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本科教学基本建设全面加强,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大力加强公安管理学、公安情报学、犯罪学等三个新增专业建设。制定了《精品(优秀)课程建设实施办法》,对全校开设的课程按照课程性质、重要性和建设水平进行分类建设,并实行了课程首席主讲教师制,制定了学校"十一五"教材建设规划,完成了教学大纲和课程简介的编写、审定工作,实行了"三学期"制,有关系部认真制定了实验室建设五年规划,开展多媒体教学评比,加强案例教学和模拟教学,启动试卷库、试题库建设工作,成立了"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督导团",开展了2005年校级教学研究项目的评审、立项及研究的指导和督查工作,全面修订了《学生手册》;成人学历教育结构不断优化,质量监控工作进一步加强。扩大了专升本学员招收比例,办学层次逐步提高;高级警官培训质量不断提高,培训层次进一步提升。
(四)大力加强科研工作,提高科研工作水平
一是科研立项申报工作成效显著。2005年获准2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1项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实现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零的突破。二是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研究质量不断提高。科研工作量酬金同比增长20%,获公安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北京市哲学社科规划优秀成果奖2项。三是召开了学校第四次科研工作会议,提出了以科研为先导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科研工作的总体思路、具体任务和措施。四是学生参与科研工作全面启动,制定并实施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实施办法》。
(五)提高对外学术交流层次,进一步扩大学校对外学术影响
一是注重深层次学术交流,积极开展与国(境)外司法、警察教育培训机构的交往与合作。全年共派出30批90人次的团组或个人前往美国等14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进行校际交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警察业务培训及考察境外警察教育机构等各种活动。二是接待了来自欧美等多个国家警察机构团组来校访问,为扩大我校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起到了积极作用。三是认真做好文教专家和引智项目专家的聘请工作,全年完成引智项目和文教专家项目共41项,获取资助经费近300万元。四是进一步扩大外警培训规模,提升培训层次。
(六)实施名师工程,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坚持培养、引进、外聘的工作思路,全方位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从校内外遴选新增硕士研究生导师14名,选拔了30名中青年骨干教师,从而形成了我校由博士研究生导师、特聘教授、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构成的学术骨干队伍。二是坚持选拔条件、规范工作程序,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全年选录应届毕业研究生和选调在职人员共61人。三是2005年新聘、续聘客座教授和教官166人,并邀请了多名专家教授承担高级警官培训教学任务,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
(七)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改革
一是为了客观评价教职工年度履职情况,进一步调整完善了年度职绩考核方法,增强了考核的严肃性和公正性。二是为规范学校各类表彰奖励活动,建立适应学校特点且与各级领导机关表彰奖励相配套的工作机制,制订并实施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奖励工作暂行规定》,充分发挥表彰奖励的激励作用。三是后勤服务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木樨地物业小区获得全国物业管理行业优秀品牌称号。四是校务公开工作进一步加强。制定并实施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关于校务公开工作的意见》。
(八)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学校硬件条件进一步改善
一是2005年开工建设高级警官综合楼、团河校区图书馆楼、战训楼、模拟街区等4项工程,建筑面积共16.6万平方米。团河校区两栋学生宿舍楼完工并交付使用,并对团区训练场的地面、攀登楼、攀登塔进行了改造。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实验室建设得到加强。在两个校区新征(租)土地258亩。二是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全部更新并投入使用,完成了办公自动化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科研管理系统、综合网络管理系统、电子邮件系统等系统的集成,为建设数字校园打下了良好的硬件基础。三是图书文献资源硬、软件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2006年是全国公安机关的基层基础建设年,也是学校“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和迎评促建工作的决战之年。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二十公”和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抓基层、打基础、苦练教育教学基本功”为重点,以迎评促建为中心,全面加强学校各项工作,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为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大力加强学校基层基础建设,增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能力
学校基层基础建设要坚决贯彻部党委的要求,一抓三年,务求实效。通过三年基层基础建设,实现"思想要上进、精神要振奋、服务要热情、能力要增强、效率要提高、环境要整洁、秩序要井然、纪律要严明、工作要提升、学校要发展"的总体要求。2006年要通过明确岗位职责、开展岗位培训、进行履职考核、调配岗位人员等四个环节,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努力实现管理制度化、工作规范化、队伍正规化,全面提升学校基层基础建设水平。一是建立基层基础岗位管理体制。二是全面实施岗位培训和开展岗位练兵。三是建立健全并严格实施岗位练兵的考核验收制度。
(二)全力以赴完成迎评促建任务,全面提升教学水平
一是明确任务,狠抓落实,高标准做好攻坚、冲刺和迎接专家组进校等各阶段评建工作。二是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加强教学基本建设。第一,加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提高教学水平。第二,加强实践教学。不断完善三学期制,落实实验室开放管理规定,拓展实训课程内容。第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教师引进和外聘力度,加强学术梯队建设,加强教师参加公安实践管理与考核,加强师德风范建设。第四,加强教学大纲、教材建设,加大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的力度,大力实施"名课"工程,做好公共课、基础课优质教材的选配工作,积极向上级部门申报规划教材和精品教材。第五,加强学风建设,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积极性,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生掌握和运用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水平。第六,加强评建材料建设,高标准做好学校定位、办学思路、教学中心地位等三个论证材料和学校自评报告、校长向专家组的汇报报告、办学特色报告等三个报告撰写工作。三是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提高评建工作的实效性。校领导、评建机构成员和各单位负责人要将评建工作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并严格执行评建责任追究制和激励机制,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好评建工作各项任务。
(三)进一步加大改革和建设力度,整体推进学校发展
一是加强研究生教育。进一步调整与完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加大对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监控力度。二是加强高级警官培训工作,不断增强培训的科学性与针对性。三是加强成人学历教育,建设符合公安队伍建设实际需要、具有一定前瞻性的成人学历教育体系。四是加强科研工作,强化"科研兴校"理念,形成"大科研"氛围。加大科研团队建设力度,积极申报重大科研课题,不断完善学生参与科研工作机制,完善科研管理机制,建立和实行教师科研工作量考核制度,积极开展成果转化工作。五是加强对外学术交流和外警培训,提高办学合作、科研合作、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层次。拓宽我校的教学、科研交流合作的平台。扩大聘请引智专家和文教专家的规模,进一步完善港澳警察培训,扩大对外警察培训,拓展留学生教育,探索选派高年级本科生到国外大学学习的联合培养模式。六是加强学生管理工作。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科学实施警务化管理。进一步完善班主任和辅导员制度,做到既有利于学生管理工作,又有利于青年教师的培养。建立健全学生"助教、助研、助管"工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的作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进一步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七是加强网络信息和图书资料建设。本年度全部完成校园网络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并正式运行,要采取措施提高广大教职工的网络应用能力,全面提升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着力加强特色文献资源建设,积极创造条件提高文献资源利用率。着力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适应网络环境的需要。着力加强各项基础建设,提升图书文献管理水平。八是加强基建和后勤保障等工作。按期完成团河校区的图书馆、战训大楼、模拟街区、学生食堂和在原图书馆改实验楼等工程,以及木樨地校区高级警官综合楼、研究生教育楼、住宅楼三项工程的主体结构建设。着手规划、设计主题突出、公安特色鲜明、具有传统教育意义、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的校园人文景观。
(四)大力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一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坚持用党的指导思想武装广大师生员工的头脑,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永葆党员的先进性。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继续坚持校党委理论中心组和师生员工的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把提高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学校思想建设的中心任务,不断提高广大教职工的政治理论水平。二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探索加强教职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加强师德风范建设,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使广大教师热爱和忠诚于党的公安教育事业。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的各个环节。三是加强党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加强校、处两级领导班子建设,选配好党总支和党支部书记,完善党内民主生活的各项制度。基层党组织建设要紧紧围绕学校的根本任务和中心工作来进行,不断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重视和加强学生和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及时吸收优秀分子入党。进一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形成强有力的监督机制,为学校各项工作提供重要的组织、制度保障。四是加强工、青、妇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基层基础建设、迎评促建和学校各项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推进依法办学、民主办学、科学办学。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