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警院组织开展大模型本地化部署及应用研讨会
3月5日下午,南京警察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江林升组织教务处、信息管理中心、信息技术学院等部门开展大模型本地化部署及应用研讨会。
信息技术学院王新猛首先介绍了人工智能教学与科研团队建设背景,以及算力建设等基本情况;吴育宝、陈俊雹系统介绍了大模型本地化部署及压力测试情况;邱明月就人工智能课程体系、主要内容以及教学实施方案作了详细介绍。随后,与会教师围绕教学辅助、学习支持、科研创新、管理优化及社会服务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展开深入研讨,重点在专业课程体系重构、跨学科科研项目申报、实战场景技术赋能等方面提出诸多建设性意见。信息技术学院学生管理和实验室管理教师还分析从各自管理等维度,分析了人工智能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黄巧兴在技术层面提出三位一体发展建议:一要实现与智慧校园工程的系统对接,构建多模态数据处理中枢;二要在DeepSeek平台建设中预留技术迭代空间,确保架构的前瞻性;三要建立AI使用伦理规范,通过技术监测与制度约束防范学术不端风险。
赵小康从公安教育特色出发,提出公安院校大模型建设必须坚持自主可控原则。在操作层面,针对警务大数据特征,应研发公安专用提示词库,开展涉警语料定向训练,重点培育案件研判、舆情分析等实战型AI应用模块,切实提升公安新质战斗力。
江林升副院长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信息技术学院的创新实践,并提出四个着力点推进AI赋能公安教育:一是强化学院党委统领,构建基础建设-应用开发-制度保障体系,重点打造适用公安教学与一线实战的公安特色大模型应用场景;二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AI赋能学科建设行动,全面推进我院传统专业课程与AI的深度融合;三是完善制度保障,出台南京警察学院“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规范”等相关管理规定,建立全流程监管机制,规范AI工具使用;四是创新品牌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深化与长三角公安机关战略合作,推动人才供给与实战需求精准对接。
他号召教师聚焦三个维度发力:建设AI金课体系、攻关公安大模型关键技术、打造智能警务解决方案,为公安教育数字化提供南警样板。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