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警校之窗>详细内容

警校之窗

第三届“侦查学与法庭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刑警学院隆重开幕

来源:中国刑警学院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8-05-27 09:22:55 浏览次数: 【字体:

 

5月26日,由中国刑警学院主办的第三届“侦查学与法庭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隆重开幕。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局长孙劲峰、辽宁省公安厅副厅长刘家铎、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傅利泉、白俄罗斯内务部警察学院院长弗拉基米尔·巴奇拉、突尼斯外交部大使级顾问朗杜尔西、韩国警察搜查研修院院长河相久、俄罗斯内务部圣彼得堡大学副校长亚历山大·卡兹洛夫、铁道警察学院院长管曙光、吉林警察学院党委书记贺电、沈阳市公安局副局长邓万宏、西安市公安局副局长刑侦局局长阎鸿、沈阳海关缉私局政委杨民、俄罗斯萨拉托夫国立法学院第一副院长谢尔盖·图曼诺夫、丹麦驻华使馆警务联络官冯奕博、德国联邦刑警总局总警司多乐多福、新加坡警察培训局副局长李志超、澳门司法警察局副局长杜淑森以及我院党委书记余新民、院长郝宏奎出席开幕式并在主席台就坐。开幕式由学院副院长单大国主持。

开幕式上,我院党委书记余新民、辽宁省公安厅副厅长刘家铎、白俄罗斯内务部警察学院院长、警察少将弗拉基米尔·巴齐拉、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局长孙劲峰先后致辞。

余新民书记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并就此次国际研讨会的背景和意义作了深入解读。他指出,当前在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各国维护社会稳定面临的风险点日益增多,风险面日趋扩大,并逐步呈现出传统风险与新生风险相互渗透,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相互交织的特点。特别是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迅猛发展,引发了一场全球性的深刻变革,犯罪的动态化、职业化、国际化和智能化特点也随之日益凸显,警务工作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此次国际研讨会聚焦新时期侦查学与法庭科学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相信各位代表一定能进一步了解技术前沿、开拓学术思路、启迪学术思想、激发创新思维、促进交流合作。

辽宁省公安厅副厅长刘家铎在致辞中对本次会议的开幕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数据信息掌握的多寡、数据应用水平的高低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于提升公共安全综合治理能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也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强化打防管控效能,特别是提升刑事侦查与法庭科学业务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全新课题。多年来,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与辽宁省公安厅和各级公安机关开展了全面深入的合作,为辽宁公安事业培养和输送了一批又一批高质量的专门人才,在队伍建设、科研攻关、重案侦破等方面给予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希望本次会议取得丰硕成果,为服务公安工作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白俄罗斯内务部警察学院院长、警察少将弗拉基米尔·巴齐拉在致辞中对于中国刑事警察学院70周年校庆以及本次国际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新时期公共安全领域遭遇了新的挑战,大数据、人工智能在侦查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希望本次会议能够加强沟通和探讨,对各国先进的侦查经验进行借鉴,提高犯罪治理的能力和技术,希望开展更多层面的合作。

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局长孙劲峰在致辞中高度肯定了学院多年来在人才培养、智力支持等工作上的努力,并对当前刑事侦查工作的重心和方向作了详细介绍。他强调,刑事侦查部门和刑事技术部门,必须要抓紧抓住新时期新变化带来的新机遇,加强传统技术与信息化的结合实现新的飞跃。同时,必须要积极适应以审判中心主义为核心内容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研究侦查与法庭科学实践中遇到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希望本次会议成果能够积极为全国刑侦工作发展出谋划策,进一步增强业务素质、提升科研水平、强化工作能力,为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作出贡献。

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会期2天,以“新时期侦查学与法庭科学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为主题。研讨内容包括犯罪侦查治理战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侦查中的应用、各国侦查经验介绍、证据审查、毒品问题、信息化侦查、视频侦查等,与会代表将围绕侦查学和法庭科学中疑难和热点问题进行专题研讨和交流。

本次会议邀请了20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包括来自美国、英国、丹麦、德国、意大利、俄罗斯、西班牙、澳大利亚、白俄罗斯、塞尔维亚、韩国、沙特阿拉伯、突尼斯、新加坡和我国澳门等共计40个国家和地区的117名境外专家学者。全国各地公安机关、兄弟院校、科研院所以及知名企业的90名业内专家和知名学者也参加了会议,包括最高人民检察院、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国人民大学、公安大学等有关专家,同时会议也邀请了腾讯、百度、奇虎360、华为、科大讯飞、海康威视、浙江大华、美亚柏科、京东等国内知名企业的嘉宾参会,是我院建校以来层次最高、规模最大、涉及领域最广、参会国家代表最多的一次学术盛会。

(摄影  米天歌  石屹  张栩月  王舒扬)

中国刑警学院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