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刑警学院召开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本科学历教育创办35周年首届校友座谈会
11月18日上午,中国刑警学院举行 “回首峥嵘岁月,共绘美好蓝图”82级校友座谈会,拉开了我院“公安本科教育创办35周年庆祝活动”的序幕。学院党委书记余新民、院长郝宏奎、副院长单大国、副院长孟宪国、总会计师秦锐、副院长袁广林、副院长王册及校友会秘书长马玉山出席座谈会。我院82级校友王毅、张雪林、王军、李学军、张宁、李松、平措次仁、禹锋、张维参加座谈会。座谈会由单大国副院长主持。
余新民书记参加座谈会并与校友交流
1981年11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我院在公安部人民警察干部学校的基础上扩建为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成为我国第一所开展公安本科学历教育的公安院校,开创了公安本科学历教育的先河。35年来,警院人励精图治、艰苦创业,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公安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凝练了“教学、科研、办案”三结合的教学模式,打造了一支具有深厚理论素养和科研实战经验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成为了我国刑事侦查、刑事科学技术当之无愧的“最高学府”。今年正值学院创办公安本科教育35周年,更是学院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学院特邀请首届本科生回校通过座谈为学院改革发展建言献策。
郝宏奎院长在会上发言
座谈会上,郝宏奎院长首先向校友多年来对学院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我院是我国第一所开展公安本科学历教育的公安院校,这对新中国的公安教育事业来说意义重大,而学院能够取得今天的声誉更是离不开首届本科毕业生在公安岗位上的卓越表现。郝宏奎院长向与会校友介绍了学院近年来的发展现状。他从办学空间的攻坚战、申博的攻坚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攻坚战和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攻坚战这“四大战役”入手,具体阐释了学院未来的改革发展规划,并分享了学院在特色发展、打造品牌、加强智库建设等方面的思考。他希望在学院日后的发展中能够进一步与校友形成有效互动,吸收各位校友关于学院发展的有益思路。
在了解了学院的发展思路后,各位校友结合公安工作实际,重点围绕人才需求和实战需要分析了人才培养问题,畅谈了对母校发展的建议。一是人才培养应建立更加宏观的视野,充分培养和挖掘学生的不同潜质以适应未来工作中多变的岗位需求;二是应不断更新培养思路,结合公安一线工作实际及时调整教学重点和培养方案;三是应及时把握相关政策,使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和招录体制相适应;四是加强学院师生与基层的互动交流,不断提升刑警学院师生的实战能力。会上,在高等院校从事学术研究和教育工作的校友,就如何提升我院师生综合素质、学术能力、科研水平提出了建议。座谈中,校友们纷纷感谢母校对自己的培养以及此次学院对返校活动的悉心安排,一致表示作为警院首批本科毕业生,无论工作后身在何处,警院永远是自己的精神家园。
余新民书记、郝宏奎院长在校友的发言过程中,与校友即时进行交流互动,并对校友提出的中肯建议表示赞同。余新民书记表示,校友们的发言让人感动,体现了校友们对刑警学院的大爱。校友的思考切中肯綮,紧贴学院发展实际,对学院未来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启发意义。同时,校友的发言也体现了校友们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的责任感。这些建议不仅体现出对学院发展的关切,更立足公安实际,以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保护人民人身财产安全为出发点,充分体现出一名警院人在公安事业上的理想和使命。余新民书记对各位校友在学术理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为学院开出的“良方”表示感谢,称赞校友的建议是刑警学院提高办学层次、早日实现警院梦的强大助力。
82级本科生是我院培养的第一批本科毕业生,也是我国公安院校培养的第一批公安专业本科毕业生,是创办公安本科教育的亲历者和探索者。本次公安本科教育创办35周年庆祝活动共为期两天,此次活动不仅仅是要追溯历史、回顾过去,更要在历史中汲取养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