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吧,警官梦!——记中国刑警学院2015级新生报到入学
2015年9月7日,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又是一年开学季,今年秋天,将有1335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新鲜血液齐聚警院。他们挥别了自己的中学时代,怀着同样的从警信念与梦想,在这东方福尔摩斯的摇篮起航。
警院第一步
9月7日清晨,来自大二年级的迎新志愿者们的身影就已经出现在迎新现场各自的岗位上。在学生处老师与队长的带领下,大家迅速投入到紧张的迎新准备活动中,搬棚子、摆桌子、倒茶水、领取报到表……繁多琐碎的事务在志愿者手中有条不紊地得到执行。
迎新过程中,人性化设计、个性化风采、人文化关怀汇成的暖流流淌在新生之间,使初来乍到的新生切身感受到了警院独特的情谊与文化。学院考虑到在短时间内完成多项注册手续的实际情况,在俱乐部和敏学楼办公室进行双点位报名以分散人流,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迎新注册任务的进程。“警院欢迎您”的红色招牌竖立在我院象征性建筑中华之剑前,别具匠心的现场布置让前来报到的新生在踏进校园南门的那一刻起,就感受到了浓浓的亲切感与归属感。同时,会场的路线和方向“大脚丫”贴纸等贴心措施的出现,让新生及其家长告别了拥挤与迷茫,能够迅速完成学生注册报到工作。各个大队也用各自的迎新特色为新生带来了别样的热情。
一生警院人的开始
虽然每一年的迎新都有志愿者和服务队的身影,但今年他们书写了不一样的警院情。他们绝大部分刚刚完成安保任务,来不及休息,便加入了迎新志愿者的队伍。他们是会场里来得最早,而又走得最晚的人。他们或在报到点为新生们答疑解惑,或带领新生及家长在炎热的秋阳下熟悉警院的道路,或在火车站高举着“警院欢迎你”的牌子。他们的辛勤付出,为长途跋涉的新生和家长送上了第一份警院温暖。今年的迎新改变了以往两天正式接待的规定,将报到时间设定在9月7日一整天。虽然时间缩短了一半,但正是这些志愿者放弃了安保工作后的小假期,为迎新工作的有序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迎新工作开展当日,我院杨鸣副院长,学生处处长宁将军等领导深入进学楼、敏学楼等新生宿舍,实地查看新生宿舍的设施条件和迎新准备情况。杨鸣副院长指出:“一定要保障好新生的住宿条件,像床板、水壶这类与学生亲密接触的物品一定要保证质量,要将学生的后勤保障工作落到实处。”
虽然此次参与迎新的人数有限,但我院多年来的迎新传统却没有中断,比如师兄为师弟扯床单、铺被褥、钉床板等。热情的师哥将新生及其家长带至宿舍,同时备好了图钉、锤子等工具,为新生演示了钉床板这一警院基本功。这让新生们极大消除了初到警院的陌生感。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孩子初次离开家心中总有些放心不下,但学院的关怀和志愿者们的热情服务,已经成为化解家长内心担忧的最温暖的力量,这也成为了2015年秋天踏进校园这一千余名警院人一生警院情的开始。
从警梦的凝聚
由于面向全国各地进行招录,我院集聚了来自祖国各地的拥有警官梦的热血青年,他们向着梦想奔跑的脚步从未停息。
来自重庆的程楙是一名禁毒系新生,在高中时期就立志成为一名警察,为了这一目标他用汗水和心血终于换来了梦寐以求的录取通知书。9月5日,在正式报到的前两天,他和同学乘车奔赴梦想的目的地,他在路途上的欢欣之情难以言表:“二十年来的梦想,终于在这一刻得到了实现。那一份刑警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是我一生从警路上最坚实的基石与梦想出发的起点!”
“警服一直是我梦想的战衣,我觉得我梦想的英雄就是这个样子,为了这个梦,我永远不会停下脚步,我会用我最大的努力为我的警官梦,为我的祖国贡献一份力。”这是来自河北石家庄的新生陈载时的心语,他紧随同乡师哥陈松(2011级本科生)的脚步,来到了梦想的最高学府。
凭着这一份份由来已久、坚定不移的信念,来自五湖四海的新生,拿着闪亮的红色录取通知书,穿过千山万水,相逢在这塔湾之上。
此次迎新工作在学院领导的有效决策、相关部门的周密部署和众多志愿者的辛勤努力下,画上了圆满完成的句号。而对于这相聚在塔湾街83号的一千余名新生而言,他们在警官梦这条道路的起跑线上已经各就各位,准备好了在这藏蓝色跑道上奋勇奔驰! (摄影 天歌)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