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警校之窗>详细内容

警校之窗

“社会安全应急管理协同创新中心”首届学术委员会暨理事会会议成功举办

来源:中国刑警学院 作者:武西锋 发布时间:2015-01-15 17:28:45 浏览次数: 【字体:

 

月11日,“社会安全应急管理协同创新中心”首届学术委员会暨理事会会议在我院成功举办。中国刑警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王世全教授到会并致辞,副院长单大国教授、袁广林教授出席并主持会议。前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国家减灾委副主任闪淳昌先生,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丁辉研究员,中国警察协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熊一新教授,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陈安研究员,辽宁省公安厅治安管理总队孟冰政委,沈阳市公安局王晓东副局长,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李雪峰教授,学院科研处处长张彦春教授,刑事侦查系主任许昆教授,治安系主任商小平教授、夏保成教授等“社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暨理事会成员出席会议。中心办公室成员列席会议。


  王世全院长在致辞中指出,“社会安全应急管理协同创新中心”是以社会安全应急管理重大需求为导向,按照优势互补、强强合作、资源共享的原则共同培育组建的教学、科研合作组织。希望中心各成员单位众志成城,精诚合作,勇于创新,真正实现联合攻坚克难,力争将“社会安全应急管理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成为公安行业内最具影响力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产学研孵化转化中心,瞄准智库建设、暴恐事件处置等重点国家安全需求,推出一系列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重大标志性成果,为政府应急管理和公安工作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王世全院长为“社会安全应急管理协同创新中心”理事会与学术委员会成员颁发了聘书。

  会上,袁广林副院长详细汇报了《社会安全应急管理协同创新中心发展规划(2014-2017)》。治安学系主任商小平教授汇报了《社会安全应急管理协同创新中心2015年工作计划》。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闪淳昌主持讨论了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各位委员和理事对文件进行了充分讨论。大家对发展规划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规划合理,内容充实,工作计划具有可操作性,同时,提出大量建设性意见。建议中心秉承开放性思维,充实信息化和心理学领域的专家,增加应急产业理事单位;充分依托公安机关实战单位,建立和完善社会安全应急管理案例库,站在科学高度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总结。

  1月11日下午,理事会重点讨论了《社会安全应急管理协同创新中心管理办法》、《2015年中心工作任务分解》、《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协同创新中心人事聘任、评价、考核管理办法(试行)》、《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协同创新中心人才培养工作管理办法(试行)》、《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关于在本科教学中落实“2011计划”的意见》、《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关于在研究生培养中落实“2011计划”的意见》、《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关于在人事管理中落实“2011计划”的意见》等相关文件。

  经过反复研讨,理事会成员单位达成以下七个方面的务实性工作意向:依托中心建设“社会安全风险评估研究中心”智库;建立中心网站,开通微信公众号等公众交流平台;加强国际和国内学术交流活动;完善应急管理学科建设;整合力量,提升科研能力;落实教师互聘、研究生联合培养等人才机制;逐步推动专有期刊建设。

社会安全应急管理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刑警学院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