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警校之窗>详细内容

警校之窗

中国刑警学院举行“网络安全执法与公安技术信息化协同创新中心”和“社会安全应急管理协同创新中心”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

来源:中国刑警学院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4-03-21 17:26:41 浏览次数: 【字体:

 

 3月21日,“网络安全执法与公安技术信息化协同创新中心”和“社会安全应急管理协同创新中心”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在学院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行。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王世全,公安部人事训练局教育训练一处副处长訾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院副院长汤鹏翔,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院长夏保成出席仪式并致辞,公安部二十三局副局长杨静宏、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处长梁向华、公安部五局六处副处长王海鸥、公安部二十三局一处副处长王卉、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人才交流培训处副处长吴博韬,学院副院长单大国、宋林、袁广林以及10余家协同单位的负责同志参加仪式。仪式由学院党委副书记、政委马玉生主持。

  仪式上,王世全院长发表了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他代表学院党委和全院师生向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致以最诚挚的欢迎和感谢。他指出学院紧紧抓住国家实施“2011计划”,投入专项资金支持高校联合社会各界协同创新的有利契机,瞄准公安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学院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以机制体制改革为重点,联合国内高水平科教单位和实战机关,按照优势互补、强强合作的原则,共同建设“网络安全执法与公安技术信息化”和“社会安全应急管理”两个协同创新中心。“网络安全执法与公安技术信息化协同创新中心”依托学院公安技术和网络犯罪侦查优势学科专业,以国家网络安全和公安技术信息化现实需求为导向,汇集国内外优势资源,将力争在网络安全执法能力、公安技术信息化研究与应用、网络安全软环境建设等方面,实现学科、人才、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社会安全应急管理协同创新中心”依托学院公安学学科优势,瞄准反恐处突、群体性事件处置等社会安全应急管理的前沿问题,激活牵头单位和协同单位的联动效应,搭建“政府—大学—研究机构—公安机关”的协同创新模式,开展情报信息、预警、信息共享等应急管理平台建设。

  王院长强调,组建并培育两个协同创新中心,既是学院贯彻落实国家“2011计划”,服务公安实战、融入公安实战的重大举措,也是学院推动人事制度改革,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加快学科专业建设的难得机遇。学院党委对此高度重视,全力支持协同创新中心的培育、建设和发展,在用人机制、科研任务和分配政策等方面给予充分自主权,对协同创新中心的运行给予引导性经费支持。同时,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打破院内学科、系部,以及学院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充分释放人才、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积极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最后,王院长希望通过整体设计与系统推进,形成学科生长有活力、学术创新有动力、科研转化有平台、服务实战有成效的协同创新机制,为其他公安高校开展协同创新工作提供借鉴。

  马玉生政委作总结讲话,他指出,“网络安全执法与公安技术信息化协同创新中心”和“社会安全应急管理协同创新中心”的建立,是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和各协同单位具体落实“2011计划”的重要举措,也是我们第一次以协同创新这种形式开展合作的有益尝试。建设好、经营好这两个中心,是我们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愿景、共同的责任,是我们共同面对的挑战。作为牵头单位,我们将给予更高的重视、更大的投入、更有力的支持。我们将密切联系各协同单位,按照“2011计划”的精神和要求,瞄准公安工作前沿和国家社会安全的重大需求,创新机制、共享资源、优势互补、攻坚克难,力争将两个中心建设成为公安行业内最具影响力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产学研孵化转化中心,推出一系列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重大标志性成果,为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仪式上,王世全院长、公安部二十三局副局长杨静宏、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科研处处长杨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院副院长汤鹏翔为“网络安全执法于公安信息化协同创新中心”揭牌;马玉生政委、公安部人事训练局教育训练一处副处长訾磊、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院长夏保成等嘉宾为“社会安全应急管理协同创新中心”揭牌。

中国刑警学院 网络安全执法与公安技术信息化协同创新中心 社会安全应急管理协同创新中心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