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刑警学院图书馆成功举办真人图书馆第四期活动
读一个人,阅一个世界
——图书馆成功举办真人图书馆第四期活动
由中国刑警学院图书馆主办,图管会协办,学院办公室、宣传处、网络信息中心等部门给予大力支持的品牌活动——真人图书馆(第四期)于12月6日晚在学术报告厅如期举行。本次活动的“真人书”是由杨鸣副院长推荐的安徽省公安厅主检法医师、公安作家、我院毕业生秦明。活动前,杨鸣副院长与秦明亲切座谈,就我院毕业生成长和公安题材文学作品的创作交换了看法。活动中,秦明为到场师生做了题为“鬼手佛心——我的法医之路”的报告,通过对其书中所述故事案件原型的阐述,反映一个热爱公安工作的法医的成长史,以激励我院学子奋发成才。活动还邀请了秦明在校期间的队长、学院办公室赵冰副主任,法医系杜宇副教授和一线公安作家、我国悬疑类小说翘楚、法律部刘鹏老师(笔名“雷米”)等三人做真人“参考文献”,对在校时期的秦明、法医工作、公安创作及成长成才等方面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并与现场读者互动。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秦明:法医,公安作家,警院人
本期活动的“真人书”——安徽省公安厅物证鉴定管理处法医科副科长、主检法医师秦明,是我院法医系2003级双学士学位学生,毕业至今一直从事一线法医工作,同时也是安徽省法医学会理事,公安部刑事技术青年人才库成员。除了法医身份外,他还以“法医秦明”为笔名,创作了《尸语者》、《无声的证词》两部带有工作纪实性质的小说并形成系列,属国内刑侦悬疑类小说创作中“专业写作”的杰出代表,其认证微博也吸引了10万余粉丝关注。该系列第三部小说《第11根手指》也已截稿,进入出版周期。其作品通过专业的法医知识和对案件的梳理,向公众揭示了神秘的法医世界,让大众了解了法医乃至刑警的高强度工作、强烈的事业心和职业自豪感,以刑警身份传递社会正能量。此次受邀,他也是带着回馈母校的目的,希望通过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切身感受,帮助学弟学妹们树立职业信心和自豪感,在学院快速发展中奋发成才。
现场:读者爆棚,传递正能量
为了调查和引导我院学生对学术报告的关注度和自主参与性,图书馆提前三天对学术报告厅的固定座位进行免费门票派发,结果4个小时就全部发完,此后仍有大量学生咨询票务,甚至有校外读者咨询活动情况,有一位秦明的书迷还特地从外地赶来参加活动,秦明的号召力和读者热情可见一斑。虽增加了几十个固定座位,仍有大量读者站着将报告听完。报告中,秦明从自己实习阶段的认识和体会开始讲述,用鲜活而详实的案例、专业的法医学知识,从法医对法案人的刻画、案件性质的判定、现场重建和行为证据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做了详实阐述,将自己的法医之路、从警之路,向读者娓娓道来,其间渗透着其对警院和刑警职业的热爱,也将这份真挚的情感传递给每一位警院人。其幽默的表述,令全场不断响起笑声。在活动的互动阶段,有同学就求学期间因理想与现实的反差而感到迷茫的心境提出问题,情到处更是潸然泪下,向老师们寻求帮助,“真人书”秦明和“参考文献”们分别用自己的切身经历和看法,对职业发展与理想的实现等作出精彩的表述,引发现场一次次热烈的掌声。
保障:优秀的组织,精彩的创意
真人图书馆此前已成功举办三期活动,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肯定,杨鸣副院长曾表示要将该活动打造成通识教育的品牌系列活动,本期真人书也是由他推荐的。同时,图书馆领导高度重视,班子成员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以保证活动各项细节的落实,从先期策划、“真人书”与主题确定、任务分配、活动流程设计、应急预案、活动收尾及总结等各方面均经过详细研究和充分落实,保证活动成功举办。同时图书馆也一直在探索适合我院特色的最优模式。本期活动有三大创新:首先是第一次引入真人“参考文献”,选取与“真人书”相关的专家、教师等,全方位地为读者提供第一手信息;其次活动前发放座票,保证读者参与的自主性,用读者参与度衡量活动质量,着重树立品牌,引导学院文化风向;再次是第一次邀请我院毕业生做“真人书”,活动更具警院特色,依靠对毕业生的公安成长经历,引导学生奋发成才。
真人图书馆将是我院图书馆长期坚持的品牌特色活动,目前2014年的活动正处于“真人书”普选阶段,公安行业及通识教育领域的5位专家已经进入图书馆的考察范围。图书馆也正在根据学院建设方向和学生成长需求进行论证,以确保将自身的教育职能落到实处。
杨鸣副院长(左)与秦明(中)畅谈警察大学生的成长和公安写作之路(梁泽程 摄)
雷米正在与其他真人书和现场读者互动(米天歌 摄)
秦明为本次活动海报签名,签名的海报将被图书馆收藏(米天歌 摄)
活动结束,众多读者排队等待秦明的签名(米天歌 摄)
尽管加了40多个座位,很多读者还是站着参加了两个小时的活动(米天歌 摄)
张文娟馆长为真人书法医秦明赠送馆藏纪念卡(米天歌 摄)
张文娟馆长向秦明赠送真人图书馆第四期活动海报留念(米天歌 摄)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