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建校65周年校庆工作总结
凝心聚力 彰显特色 继往开来
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刑事警察院校而努力奋斗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建校65周年校庆工作总结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学院65周年校庆工作圆满落幕。这次突出学者、学术、学科、学风和学生等大学发展的核心要素,没有庆典和文艺演出,不影响正常的教学和工作秩序的校庆,简约而不简单、节俭不失精彩。师生的高度认同和良好的社会影响是对本次校庆工作最好的总结、最充分的肯定和最大的鞭策。65周年校庆,不仅是时间坐标上的一次庆祝和纪念,它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宣示学院求是创新的雄心和勇气,是学院向国际一流的刑事警察院校的目标进军的誓师和动员。回顾总结65周年校庆工作,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予以概括。
一、科学规划,注重顶层设计。
学院65周年校庆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公安部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夏崇源,辽宁省公安厅厅长王大伟,公安部离退休干部局局长毕晓明,公安部人事训练局副局长陈东升,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总工程师朱抚刚等领导出席了学院建校65周年学术活动周暨首届文件检验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启动仪式。夏崇源主任在启动仪式上作重要讲话,希望学院以建校65周年为新起点,准确把握现代教育发展趋势,创新教育理念和手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要坚持服务基层、服务实战,把教学科研与警务实战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注重学思结合,坚持因材施教,努力培养更多符合公安实战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各级领导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为学院办好各项活动提供了前提。
公安部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夏崇源作重要讲话
为了做好65周年校庆工作,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王世全,政委、党委副书记马玉生等学院领导多次听取校庆工作汇报,要求紧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筹备校庆,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并就校庆主题、指导思想、总体方案等关键决策性事项做出明确指示。学院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的号召,最终确定了以学术校庆、文化校庆、活力校庆为主题,以学院建校65周年学术活动周暨首届文件检验国际学术研讨会为主体,以挖掘文化内涵、提升学术水平、提高办学质量为抓手的校庆活动体系。以学术活动周代替庆典,不仅节约了大量开支,将厉行节约、改进作风落到了实处,而且为师生提供了精彩纷呈的学术文化大餐。校庆工作的圆满成功,一是体现了学院党政班子团结一致、真抓实干的核心作用;二是体现了相关单位统筹协调、通力合作的集体智慧;三是体现了全院师生顾全大局、敬业奉献的精神品格。
二、学术为本,深化办学特色。
学术是大学之本,是大学发展的动力之源。学院建校65周年校庆首次以学术为主题,充分利用学院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学科齐全的优势,把学术活动周暨首届文件检验国际学术研讨会作为主体活动。首届文件检验国际学术研讨会以国际文件检验鉴定技术的新进展为主题,围绕文件形成时间检验技术、笔迹检验特征分类与量化技术、证件防伪特征检验技术等当前文件检验领域的国际前沿问题开展学术研讨。来自国内外的21名专家、学者在研讨会期间作大会报告,分享了各自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本届学术研讨会不搞会议旅游,开启节俭办会的新风,回归学术本质,自然会受到师生的喜爱和社会的关注,自然会推动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此外,其他系(部)根据各自的特点,有的开设讲座,有的组织研讨,紧密贴近基层、贴近一线、贴近实战,为提高教育办学质量和理论科研水平提供智力支持。校庆期间,学院举办学术讲座和学术报告50余场,除公安技术和公安学外,还涉及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等多领域。在警院的校园里,不同学术观点交汇碰撞,最新的学术思想、最新的学术成果展示传播,学术活动之密集、学术领域之广泛、学术氛围之浓厚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学术活动成为本次校庆的最大亮点,学术校庆的主题得到了师生的高度认同,特别是在学生中产生了积极、热烈的反响,实现了人人关注校庆、人人参与校庆、人人获益于校庆。
在学术活动周期间,来自美国、德国、荷兰、瑞士、俄罗斯、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等8个国家和香港、澳门等地区的警察组织、友好院校以及国际刑警组织的19名专家、官员来院讲学。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活动,是学院国际化科研合作理念的具体体现。校庆期间,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王世全等学院领导分别会见了来访的专家、官员,在科研合作、教师培训、学生留学、外聘专家等方面与相关警察组织、警察院校达成了多项意向。其中,与新加坡内政团队学院在教师培训资源合作利用方面达成了共识,与韩国国立科学搜查研究院签署了推进双方业务合作和学术交流的意向书。一系列对外交流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开阔视野、拓宽思路,也为实质性科研合作的开展和深化搭建了桥梁。在此期间,学院与澳大利亚查尔斯特大学续签了合作协议,与美国山姆休斯顿州立大学、德国联邦警察大学达成留学项目的初步意向。这些意向落实后,我院本科生将按照“2+1+1”模式在美国山姆休斯顿州立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学习一年,研究生将以“1+1+1”模式赴德留学。经过近10年的发展,学院国际交流合作项目的层次不断扩展、形式不断丰富、成果不断深化、影响不断扩大。
三、以史为鉴,传承警院精神。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的历史,是一部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发展史,是一部与公安事业发展交相辉映的创业史,是历代警院人自强不息、追求卓越、团结拼搏的奋斗史。为了更好地重温校史,铭记校训,增强荣誉感与责任感,激发使命感,学院召开了以“继承光荣传统 创建美好未来”为主题的校史报告会。报告会上,原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张文清,学院首席教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王景翰为师生介绍了警院人创业维艰、负重致远、特色发展、教书育人、科研攻关、服务实战的光辉岁月。作为校庆的献礼,《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校志》和《警院之星》历时一年的编撰在校庆期间问世,并举行了首发仪式。其中,《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校志》全面梳理了自1948年建校以来的发展脉络,《警院之星》对学院部分优秀教师与毕业生的先进事迹进行了全景式的描述。这两部书能够帮助学院师生更好地了解警院的历史,使更多的警院人共同感悟、探讨、守望、实践、提升警院精神。此外,学院还在校庆期间对来院工作满三十年的教职工进行了表彰。其中有已退休多年,为警院建设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老领导、老教师;有刑事侦查和刑事科学技术领域的顶尖专家和资深教授;有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教育管理工作者和工勤技能人员。对他们的表彰,既是对他们在公安教育战线上做出的优异成绩和对公安人才培养做出的重大贡献的肯定,也是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激励新一代警院人传承薪火,再接再厉,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学院建设发展的各项工作中。
校史报告会
四、文化搭台,增加校园活力。
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精神和灵魂,为了更好地展示成果、传承文化,学院拍摄制作了宣传片《中国神探的家园》,从历史、特色、荣誉等三个方面展现建校65年的光荣历程。同时,出版了《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简介》和《铸剑,向世界问道——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对外交流30年》两本中英文对照画册。前者从学院简介、历史沿革、师资队伍、教学科研等30个方面对学院进行了概括性介绍,后者图文并茂地对学院近30年的对外交流成果予以展示。在校庆学术活动周期间,学院还举办了“我们的刑警学院”图片展、大学生科技成果展、“警院,我想对你说”演讲比赛、优秀电影展播等系列文化活动。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中,辽宁省著名画家赵子玉在学院举办了作品展,并通过讲座的形式与师生亲密互动,现场对书画爱好者进行指导。这些活动的举办,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增加了校庆学术活动周的活力,丰富了校庆活动的内涵,对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
五、媒体联动,扩大社会影响。
营造良好的校庆舆论氛围,对校庆至关重要。在立足学院网站、院报做好校内宣传的同时,学院与多家媒体展开联动,打造全方位的宣传体系。纸质媒体方面,《人民日报》在校庆前夕刊文《“东方福尔摩斯”的摇篮》,大篇幅介绍了我院的历史、成就和校风;《人民公安报》发布专版《“东方福尔摩斯摇篮”孕育三大传奇梦》,全面介绍我院办学实录;《辽宁法制报》以特稿《警校生的第一课》,对我院2013级新生军训予以报道。校庆学术活动周启动后,《人民公安报》连续两天在头版对学术活动周进行了报道。电视媒体方面,北京电视台《大家说法》栏目在国庆期间推出两集关于学院的专题节目。该节目立足翔实的史料和生动的案例,对我院的办学历史、办学理念及办学特色进行推介。网络媒体方面,中国警察网对校庆系列活动进行了跟踪报道。在知名媒体、行业相关媒体进行重点宣传、整体宣传,有效提升了学院的知名度与美誉度,达到了内聚精神、外塑形象的目的。
65周年校庆,不仅给我们以鼓舞、激励和振奋,更给我们以思考、启示和收获。
一是进一步挖掘历史,传承精神文脉。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是我国公安教育的源头之一,65年来,一代代警院人把持信念,辗转聚合,历经沧桑,形成了学脉悠长、特色鲜明的品格与风貌。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今天的辉煌是对历史的传承和延续,历史给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们今天能够站稳脚跟、拼搏进取的基石。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在公安工作出现新变化、新特点、新问题的现实条件下,学院以65周年校庆为契机,回顾办学历史,总结办学经验,梳理精神脉络,为更好地以史为鉴、继往开来、传承优秀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进一步明确办学思路、拓展办学资源、推动科学发展。学术校庆、文化校庆、活力校庆是65周年校庆工作的主题,也是贯穿整个校庆工作的灵魂。有了主题,就有了方向,就有了特色,就有了衡量哪些活动应该搞、哪些活动不该搞、哪些活动应该怎么搞的标准和依据。特别是学术校庆的主题,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深刻体现了大学的本质。面对我们具备的条件和困难,学院将积极推进改扩建工程的项目立项和建设工作,在改善硬环境的基础上强化软环境,进一步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加强和各级公安机关的合作,加强与校友的合作,整合资源、拓展空间,继续完善符合我国国情、适应公安工作、具有鲜明公安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继续完善教学、科研、办案三结合的办学模式,继续完善“为打击犯罪熔铸利剑,系国家安危塑造警魂”的办学特色,坚定不移地走科教强警、人才强警之路。
三是进一步认清新形势、明确新任务、坚定新目标、实现新跨越,为创建国际一流的刑事警察院校奠定坚实基础。通过65周年校庆,学院进一步明晰自己所处的历史方位、肩负的责任与使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2008年,时任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学院建校60周年庆祝大会上,提出把学院建成国际一流的刑事警察院校的宏伟目标。随后,学院开展了历时一年的办学思路大讨论活动,奏响了向国际一流的刑事警察院校进军的号角。目前,这一目标对学院来讲虽然还只是一份蓝图,但是经过五年的发展,学院在精神建设、制度建设、物质建设等方面的努力已经初见成果。全院师生在65周年校庆中表现出的文化自觉的精神、坚持学术至上的精神、勇开风气之先的精神、团结协作追求卓越的精神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将在学院向国际一流的刑事警察院校迈进的道路上发挥重要作用。
学院建校65周年校庆虽然已经结束,但校庆取得的一系列成果需要固化、物化和升华。学院将以此为新的起点,抓住机遇,奋力攀越,凝聚全院师生的智慧和力量,把建设国际一流的刑事警察院校的宏伟蓝图融入伟大的中国梦,深入开展忠诚教育,大力加强实战训练,有效提升办学水平,为促进公安事业发展进步提供坚强保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