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警校之窗>详细内容

警校之窗

中国刑警学院2012级体改生报到日里话给力

来源:中国刑警学院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3-03-12 23:34:27 浏览次数: 【字体:

 

 编者按:2013年,是公安部实行公安民警招录体制改革的第六个年头。五年多来,我院体改生的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到2012年已突破800人。同时,生源地也从西北内陆省份逐步向全国铺开。又是一年迎新时,经过多年的摸索,我院在体改生迎新、入学教育、军训、日常管理等方面形成一套完备的体系。今年,更是开全国公安院校之先河,不再设立单独的体改大队,将体改生同本科生按专业分大队,统一管理。3月9日至10日,院大学生记者团的学生记者深入2012级体改生的报到现场、宿舍、食堂等场所,对2012级体改生入学报到情况进行采访。

改革,给力!

  三月的沈城,仍是春寒料峭的时节,但警院的校园内却是一片火热的景象,来自全国1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800余名2012级体改生在这里开启了他们的从警之路。

报到现场

  我院2012级的800余名体改生分布在侦查、刑事科学技术、法化、法医等16个专业及专业方向,其中部分专业首次出现大区队现象,如法化学专业达到52人,公安情报和计算机侦查专业学生人数均达到47人。同往年相比,本次迎新工作呈现出如下三个特点:1.先期筹备,分工明确。学院领导和学生处等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体改生的入学工作,学院多次召开协调会部署迎新工作,学生处专门安排老师为新生答疑,尽量让学生无后顾之忧。2.权力下放,全校动员。据学生处负责招生工作的刘博老师介绍,我院今年的迎新工作不再由一个大队专门负责,而是六个大队负责各自大队的新生报到工作。各大队的自主权更多,灵活性更大,比如第四大队的志愿者制作了印有大队和专业名称的绶带,新生很容易辨别所属大队;各大队也在宿舍楼门前制作了各具特色的条幅和引导标志。3.建制改革,本体融合。本学期是我院按照专业分大队后的第一个学期,关于同学们关心的大队建制改革问题,走访迎新工作的杨鸣副院长表示:“警院本身就是一个大家庭,按照专业设立大队,实现了体改生与本科生的融合,体现了警院精神。”在迎新现场,杨鸣副院长与2012级体改生亲切攀谈,了解同学们报到途中的情况、专业方向等情况。杨鸣副院长还向我们介绍:“今年迎新工作的模式虽然变成了各大队‘对口迎新’,但迎新工作仍然是全院的节日。相关职能部门比往年更早部署,他们总结了之前的经验,发现了不足,力图使迎新工作一次比一次更加完善。”就我们观察,今年保留了往年许多好的做法,如地标指引、制作清真食堂信息板、开放寝室供部分提前报到的同学入住等。此外,综合训练馆门口增设行李接待处,远道而来的学子的签到环节会更轻松。

公考,给力!

  如今,公务员是个热门职业,每年国考大军都突破百万,一些岗位的竞争比高达几千比一,与高考的录取率相比,“国考”的竞争激烈程度是高考的几十倍。对于经过公考进入警院的2012级体改生来说,每个人的背后都一个属于自己的公考故事。

杨鸣副院长与报到的学生交谈

  来自黑龙江大庆的张一鸣,毕业于湖南科技大学测控仪器专业。“毕业后,我顺利进入了三一重工。当初参加招聘时,只看到它是民营企业的领头羊。进去了,才体会到工作的压力。难得有双休,加班是常态,发展空间小,看不到头。”经过认真考虑,在家人的支持下,他辞职回家,专心备考,经过6个月的等待,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一年半来,我参加了十多次招警考试。也许是因为不擅言谈,前几次都是面试被刷下来。后来慢慢积累经验,最终如愿以偿,真的很幸运!”毕业于山西财经大学法学专业的张鹏鹏感叹道。说到公务员备考经验,来自安徽的李琳琳(当地公考笔试第一名)说到:“辅导班只是快速了解公考程序,获得备考策略、经验的捷径之一,平时积累,多做真题,多反思总结,特别是冲刺阶段的模拟仿真训练非常必要。”在交谈中,我们能感受到,在社会上经过摸爬滚打的他们,面对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选择的勇气与魄力。

杨鸣副院长接受学生记者采访

  历经笔试、面试,最终一锤定音,拥有公务员身份后的他们,在来校前的静静等待中在做些什么?有哪些思考? “全家人都很开心,得到确切消息那天,我们一大家人出去为我‘庆功’。”去年毕业于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的韩纯龙,先后参加了辽宁省大学生村官遴选考试和辽宁省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招录考试,并顺利入围。斟酌再三,他最终决定从警。当被问及为何会选择警察职业时,他说道:“我的两位叔叔都在公安机关工作,从小的耳濡目染对我的影响很大,我也十分热爱警察这个光荣的职业!”当提及重新进入校园的心态时,他笑着回答:“一是幸运,二是珍惜。从一个三本院校有幸来到警界高等学府学习是一种幸运。由于自己的选择和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更要倍加珍惜!”韩纯龙在大学里很上进,通过了英语四六级,担任院学生会干部,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看着他充满期待的目光,我们希望他这股顽强的青春活力能让他在从警之路上走的更加坚定。

启程,给力!

  “警院人真的太热情了!以前上大学时,一个人拖着行满校园跑,这儿处处都充满了人情味儿。”虽然是女生,法化专业的谢小霞独自一人从新疆到学院报到。她说:“一出北站,手上的大包、小包就被穿着制服的同学接过。开始还有些不习惯,从报到、签到到去宿舍,就我手上最清闲。”而当她来到宿舍后,和她同在一个宿舍的三个2012级本科生一起为她收拾床铺,帮忙填满了小小的5号柜。她说虽然仅仅只有一天,但她感受到了在地方大学未曾感受到的老乡情、师哥情。

学生和家长在报到现场拍照留念

  对于新生们普遍关心的近期安排,我们从第一大队大队长佟英林那了解到,同往年一样,体改生将先开始4周的专业课学习,而军训则由往年的3周延长为4周。一旁的教导员李守明向我们介绍,第一大队将以新生入学教育为契机,打造“刑侦文化”,突出专业特色,既要做好各中队的磨合,更要保证新生尽快融入警院这个大家庭。谈到警务化管理,具有15年军营生活经历的汤加兵中队长说到:“我们学校严格的警务化管理并不是冷冰冰的条例,而是浓浓的战友情、师生情。如果光顾着规定,培养出一群缺少人情味的执法者,不是我们想要的,更不是这个社会想要的。

第一次集合

  在励学楼的某寝室里,我们见到了来自江西省九江市的陈淦川同学。陈淦川的母亲向我们介绍道:“淦川这孩子从小就想当警察,他的爷爷,还有我,都是从事公安工作的。他在政法干警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能来刑警学院锻炼、学习两年也算是完成他的梦想了,家人也为他骄傲!”陈母一边向我们热情地介绍,一边麻利地收拾床铺,整理内务,举手投足之间彰显了一名人民警察的干练。当我们得知陈淦川毕业于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时,对他放弃名牌大学以及热门专业感到一丝的不解和惋惜,可是淦川却不以为然:“可能由于家庭的影响,当警察一直是我的梦想。经历了地方大学四年的生活,我仍然坚定这个梦想,并且现在靠着自己的努力实现了!”我们不禁重新审视眼前的这位90后少年,身躯稍显羸弱,可眼神却坚定而又刚毅。闲聊中,我们向淦川母子请教“淦”字的含意,得知是简单、纯净的意思。突然想起一句话:男儿的梦想与富贵无关他这份对警察职业的简单向往、这份对维护社会秩序的纯净追求,使我们在这个刚刚踏入警院校门的新生身上看到了独属警院人的力量。

  “对于警察这个职业,我很熟悉。”同样来自警察世家的宋亚宁,爷爷是老军人,哥哥、姐姐、姐夫都在公检法系统工作。“可以用崇拜和敬仰来形容,我觉得做警察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一警多能’是我努力的方向。”有过西部志愿者经历的段裕结合自身的经历说:“在我做志愿者的那座城市,当地公安机关的宣传口号最初是‘打击、服务、预防’,而如今是‘服务、预防、打击’,更加强调人民警察的服务意识。我希望在警院能完成一次华丽的转身,更好地胜任今后的工作。”他对自己的定位,实现了从法学专业毕业生,到法律实务工作者,再到执法者的转变。服务,这同中央所倡导的“服务型政府”的理念相切合。作为政府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这是《人民警察法》赋予我们的职责,更是我们今后应该担当的责任。

  (学生记者 张博律 秦子钰 赵帅 黄豆 王金荻 刘春彤 王叶 高诗琦 李立然 夏艺轩 鲁兆祥 黄万贵 尤源 文/梁紫剑 冯诗贺 练巧怡 徐伯同 陈龙 摄)

中国刑警学院 体改生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