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警校之窗>详细内容

警校之窗

中国刑警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正当时

来源:中国刑警学院 作者:黄豆 李雪 李林森 张博律 发布时间:2012-10-09 11:44:07 浏览次数: 【字体:

 

       编者按:今年6月,刑警学院学院下发《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该方案包括物质文化建设、警院精神培育计划、制度建设、师德建设、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设和警院形象塑造等六方面内容,共计37项任务规划。今年年底计划完成10项,其余27项将在明年年底完成。届时,我院的校园文化建设将实现大的飞跃。从本学期开始,本刊将持续关注我院校园文化建设的进程,与您共同见证学院的变化与发展。

  日前,院大学生记者团对学院图书馆、物资处等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了采访,围绕近期学院校园环境的变化展开了讨论。

小试牛刀 图书馆改造初见成效

  随着暑期的结束,回到学校的同学们普遍感受到警院似乎换上了“新装”:校园里的休闲长凳,学生宿舍楼里的LED显示屏,综合训练馆的通风系统。而变化最大的,莫过于图书馆。“这些报刊栏很实用,有《参考消息》、《中国青年报》等我们喜欢的报刊,拿取很方便。”一名在图书馆一楼“学海”旁的沙发上看报纸的同学说。环顾四周,原木色的长条凳、白色小栅栏里沙漠景观、鱼池里的雨花石和锦鲤,将有着“大学心脏”之称的图书馆装扮得焕然一新。采访中我们得知,图书馆的环境改造作为学院文化建设的重头戏,从一开始就得到了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院党委书记、院长王世全,院党委副书记、政委马玉生多次询问图书馆的改建进程,并对方案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学院副院长杨鸣、孟宪国从方案制定到实施一直参与其中,提出了“精品小户型”的概念,确定把图书馆绿化作为全院绿化外包的试点。

  一些细心的同学发现,不仅图书馆的硬件设施得到了改善,“软环境”也在发生变化:借阅室开放时间的延长、LED显示屏上贴心的问候等,这与图书馆以读者为核心的服务理念密不可分。据图书馆副馆长赵康老师介绍,图书馆在“以读者为核心”的服务理念的基础上,尝试着向“体验式服务”的模式发展。图书馆的改造分为两期,现阶段的变化还只是一期工程的一部分,他们还将于近期安装具有文化传播、资源推荐等功能的液晶电视,配备智能广播系统,搭建自动借还书系统平台等;而二期工程则包括设置总服务台、创建自助服务区、建设“儒警沙龙”等。改造后的图书馆将实现由下至上从动到静、功能分区合理、环境高雅舒适的阅读空间。

  说到“体验式阅读”,赵康副馆长说,图书馆文化环境改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不管你是喜欢纸质阅读还是电子阅读,不管你需要获取专业知识还是课外知识,在图书馆你都能找到属于你自己的“愉悦阅读”方式。“愉悦阅读”不是说没有约束和规范,图书馆希望通过营造自觉学习的氛围,把图书馆打造成一个集学习与交流活动于一体的公共空间。

  通力合作 物质利用出新招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庞大的工程,需要全院上下各司其职。物资处作为学院后勤保障部门,在此次文化建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图书馆改造为例,物资处在学生学习设施的添加、馆内环境的改善和优化等方面同图书馆开展了积极而广泛地沟通与合作。物资处在招标、购买、安装等环节严走程序,积极同厂商沟通协调,把好质量关,保障各项工程如期完成。此外,最近两个学期,物资处完成了对部分宿舍楼铁床和窗帘的更换,为新生新增配发了警用水杯、马扎、拉杆箱等,校园内的休闲椅凳、宿舍楼道里的LED屏等项目也逐一落实。接下来,他们还要对教室的多媒体设施进行改造和升级,完成建立刑侦系现场勘察模拟训练仿真系统等工作,力争保障学院的教学管理和生活设施迈向一个新台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学生宿舍楼铁床更换项目中,在学院领导的提议下,物资处一改以往将淘汰下来的旧床按照固定资产进行变卖的处理方式,而是变废为宝,将尚未损毁的1000余套铁床无偿捐献给了位于辽宁省本溪桓仁满族自治县北甸子乡的辽宁桓仁实验学校(该校是辽宁省农村第一所从小学到初中、高中的全寄宿制学校)。这一举措不但提高了物资的利用效率,而且解决了辽宁桓仁实验学校的“燃眉之急”,支持了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今年,我院还将对辽宁喀左县南公营子乡进行对口援助工作,这一做法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

  细节入手 服务理念不谋而合

  服务理念始终贯穿着我院校园文化建设的始终,这是采访过程中我们最为强烈的感受。物资处处长戴悦此前从事学生管理工作18年,对学生有着很深的感情。他说:“育人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无论是一线教师,还是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肩上都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合格公安人才的神圣使命。学生是学院的主体,学院的一切工作都在围绕着‘如何培养学生成才’来进行。我在学管工作岗位上是这样做的,现在到了后勤保障部门,更应该以百倍的努力,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营造一个舒适、温馨、和谐的环境。”这是戴悦处长的工作目标,也是奋战在学院后勤保障工作岗位上的其他老师的共同想法。在已经启动的校园环境建设中,计财处、总务处、保卫处、网络信息中心等服务部门各司其职、群策群力,为阶段性成果的取得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在同图书馆副馆长赵康老师的交谈中也得到了相同的答案,他说:“学院的文化建设在院领导的心中酝酿了很久,作为具体的实施单位,我们只是做了应该做的工作,而不应该当作成绩来讲。”而说到方案的具体制定和实施,图书馆李守杰老师告诉我们,这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图书馆早在两年半前就利用考察数字图书馆的机会调研了国家图书馆、“公大”、“北二外”等实体馆,意在分析建馆的特点和探索形成特有文化的方向。改造启动后,虽然在某些细节上与预期存在一定差距,如在三楼新增的机场椅不够舒适、四楼的桌子偏窄等,但是图书馆方面还是在细节上下了功夫,例如新增座椅电源、清洗天窗提高天井采光度、加强WIFI信号强度、引进绿化和墙廊文化、LED屏文风的亲民化等。而我们在采访中也深切地感受到,这些“便民”措施确实让同学们津津乐道。学生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受益者也是参与者,如果同学们能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其中,说明校园文化建设确实走入了他们的心中。一些同学在对图书馆的改造表示了感谢的同时,也提出了中肯建议,比如一些同学希望分布在每层角落里的自习区域能改善一下照明条件,部分复习公务员的同学希望图书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增加公共存储空间用于存放复习资料等。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校园文化建设将在不久的将来为我们呈现一幅美丽的画卷。

校园文化 中国刑警学院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