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警校之窗>详细内容

警校之窗

88级本科生毕业20周年庆祝活动在中国刑警学院隆重举行

来源:中国刑警学院 作者:左富兴 沙江伦 黄豆 高诗琦 郑璨 发布时间:2012-07-10 10:24:11 浏览次数: 【字体:

 

 编者按:20年风雨岁月,自强不息;60载滋兰树蕙,忠诚求是。7月7日, 88级本科生毕业20周年庆祝活动在学院隆重举行。20年前,近300名88级学子圆满完成学业,带着母校的期望和嘱托,奔赴公安战线。20年后,他们以聪明的才智、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对公安事业的无限忠诚,成为各自岗位上的中流砥柱,维护着共和国的长治久安。

  我歆慕至高至上的警院魂,我敬仰至真至性的警院人。警院,其实是一个烙印,从踏进警院的那一刻起,这个烙印就永远打在了所有警院人的每一颗细胞内。

重  逢

  “警院,警院,人民卫士的摇篮……我们有一颗赤诚的心,我们有一双明亮的眼……我们担着重担向前,永远向前。”当88级本科生毕业20周年纪念视频《永远的青春》的片尾响起《警院之歌》熟悉的旋律时,学院学术报告厅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久久未能平息。时光可以带走青春韶华,却带不走深厚的同窗情谊。这份友谊不曾因岁月的流逝、境遇的变迁而退色、淡漠,始终如一首深情的歌,悠远而回味无穷。

  7月7日上午, 88级本科生毕业20周年庆祝大会在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院党委书记、院长王世全,学院副院长张晓东、张书杰、杨鸣、单大国,学院老领导张文清和学院各教学系部、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以及近200名88级本科生欢聚一堂,重温20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王世全院长在致辞中说,24年前,同学们怀着自豪和喜悦的心情,从祖国各地汇集到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成为光荣而骄傲的警院学子。当时正值学院创建初期,教学资金不足、办学条件艰苦,教学设施简陋,但是全院师生团结一心、披荆斩棘、艰苦奋斗,共同谱写了一曲精诚创业之歌,在警院历史上留下了最浓丽的一抹色彩。经过20年的磨炼和打拼,同学们有的已成为我国政法机关各级领导干部,有的已成为侦查和刑事科学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大家都在各自的工作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优异成绩,母校为同学们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王世全院长在讲话中从系部设置、专业建设、师资储备、科研成果、合作办学等方面,向与会同学简要介绍了学院近20年的发展建设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目标。他指出,校友是学院永恒的丰碑,是学院宝贵的财富。他希望同学们继续关心母校、宣传母校,为母校与社会各界的全面合作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母校的建设和发展,为建设“国际一流刑事警察院校”建言献策,同心协力,携手奋进,共创警院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教师代表、法化学系主任张振宇教授在发言中动情地回忆了与88级本科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经历。他说,当年,同学们为了成为除暴安良的好汉,为了做一名英雄虎胆的神探,以优异的成绩从祖国各地考入“东方福尔摩斯的摇篮”。四年间,同学们在课堂上书声朗朗,在图书馆里伏案钻研,在运动场上英姿飒爽,在训练馆里身影矫健。毕业后,同学们的人生道路虽然不尽相同,但是都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耕耘,成为警院的骄傲、社会的精英和国家的栋梁。不论走到哪里,同学们永远是警院的学子,永远是警院的牵挂。他真诚地希望同学们能常回警院看看,看看学校的变化,看看昔日的恩师和伙伴,看看曾经快乐过、痛苦过、迷惘过的菁菁校园,重新拾起尘封的记忆,追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20年重走校园路,20年再叙师生情。88级本科生、安徽省公安厅刑警总队副总队长翟传海和山东省济宁市公安局中区分局副局长周中华在发言中表示,再次回到警院,仿佛回到了20年前。当年,母校像慈母一般,传授他们侦查理论和刑事科学技术知识,锻炼他们的钢铁意志。老师们呕心沥血的付出,为他们的梦想插上了翅膀。如今,他们成长为合格的人民警察,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老师的教育与母校的关怀。今天的重逢是一个新的开始,全体88级本科毕业生将牢记警院忠诚、求是、团结、奋进的校训,为共和国的公安事业努力奋斗。

续  情 

  当下,高考录取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在24年前,不足3%的录取率没有成为88级本科生相遇、相知、相伴的障碍。四年的警院生活,历久弥新。“跑步走!”7月7日早六点,随着口令的响起,同学们开始了每一个警院人都曾想偷懒的跑操。“虽只有几百米,但味道却不减当年。我们原来的宿舍楼是3栋,现在改成综合训练馆了。学校变化真大啊,虽然原来的很多楼都没了,但是我们对学校的感情在20年后更深更浓了。”广东省深圳市公安局罗湖分局经侦大队的陈建忠谈起早晨的跑操神采飞扬。

  88级本科生毕业20周年庆祝大会结束后,其他同学像陈建忠一样,一遍遍地询问警院的一草一木,眼里包含着浓浓的情谊。“训练馆什么时候建的?”、“以前的食堂什么时候拆的?”他们关心着这些陪伴他们四年青春年华的建筑,他们已自觉不自觉地将20年前的警院深深地烙在自己的记忆里。“这校史博物馆真不错,真没想到学院的一些历史资料能保存的这么好……”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警院发展的点点滴滴,欢笑声此起彼伏。“对了,以前给我们带过课的谭家镒老师今天怎么没有看到呢?”“谭老师去世了。”一瞬间,整个校史馆安静了,没有人再去大声地说着什么。或许,警院的老师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每个人四年青春的陪伴者,一生公安工作的引路人。

  88级的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把校园转了一遍,再一次回到出发点——文化广场。“照张相吧!”不知道人群中谁提出了倡议,得到了大家的纷纷响应。“来,胖子你站这儿。”已过不惑之年的他们,仍然喊着饱含同窗之情的绰号。那位被叫的同学笑眯眯地给大家作揖示意,其他人被逗得哈哈大笑。随着照片一起被定格的,还有伫立在文化广场上的景观群。今天,这里又新添一名成员——88级同学送给母校的纪念地砖。作为本次纪念活动的筹备组成员,俞红梅、许士国、薛林、李彪等在沈工作的同学为之花费了不少心血。铜制的纪念地砖由鲁迅美术学院的艺术家设计,在大连制作。画面包括院徽、长城、森林,飞鸟、蓝天、地球等元素,代表警院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人名卫士,铸就了我国的钢铁长城。其中,8棵树代表88级的8个区队在母校的关心和爱护下茁壮成长,成为参天大树;飞鸟代表每个学员大鹏展翅,飞出一片蓝天。

  校园里,随处可见身穿纪念T恤、佩戴区队和姓名胸牌的88级的同学们。重庆市公安局刑警总队的刘奠东一家三口边走边聊,“妻子请假,儿子放假,正好就一起回来了。”在读小学五年级的儿子的眼里,对于爸爸的印象就是忙。这个“忙”字,又是多少公安人一生的写照。比如88级一区队的刘勇,昨天回到母校,今晨又因工作匆匆离开。从事刑侦工作17年,现就职于深圳市福田区福田街道办事处的张红军说,公务员中数警察最累,但也最有成就感。他希望三年后自己的孩子能够报考母校,继续伟大的公安事业。

  为何他们对20年后的重逢这般看重?归根结底,一个“情”字。主持88级本科生毕业20周年庆祝大会的李洪松说:“想与不想,情在这里;念与不念,人在这里。”情到浓时,需要一次机会释放。20年,或许这个等待太久。但也未尝不好,酒是陈的香,情是久的浓。

启  程

  一朝警院人,一生警院情。24年前,88级同学按照警务化管理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无论是在内务上,还是在队列上,或者在警容风纪上,都没有放松。他们在警院学习了最前沿的刑事侦查和刑事科学技术专业知识,开拓了视野,夯实了警务技能,经过一次次的磨砺,在工作中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

  在与88级同学的交流中,听到最多的是他们对母校和老师的感谢。“工作的前十年,我干的是文检,侦破了很多案件,感觉很有成就感。后来由于工作调动去了司法局,慢慢就放下了专业。一个偶然的机会,领导得知我是刑警学院文检专业的毕业生,就让我处理一些文检的案件。毕竟十年不搞了,感觉很吃力,有点啃老本,但咱不能说不行,毕竟是警院人,不能给警院丢脸。学院以后举办文件专业的讲座或者交流会,一定要告诉我一声,我得回来充充电。”88级文检专业的王云芳表达了回校学习的强烈愿望。7月7日下午,88级本科生分专业召开座谈会。座谈会上同学们畅谈四年的警院生活,交流工作经验,并给师弟师妹们提出了建议。

  海南省三亚市公安局机场分局的黄黔渝说:“‘养成教育’顺应了警察警务素质的培养。我院开创了公安院校本科教育警务化管理先河,严格的要求使我院培养的毕业生在各地公安机关的口碑非常好。”。在谈及公务员招录政策改革给我院本科生的就业形势带来的影响时,现就职于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文体旅游局的张杰说到:“虽然现在的就业形势有所改变,但目前各地警力不足,在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公安机关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大,同时各地公安机关都非常注重我们警院学生的基本功是否扎实,所以希望师弟师妹们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加强公务员知识的学习。”“警院的毕业生工作上手快,警务技能也是其他院校学生不能比的。毕业后不管是不是从事原来在校时学习的专业,领导对咱们学校毕业生的评价都比较高。我那里现在就有两个去年毕业的警院学生,他们的工作能力没的说,工作态度严谨,能力突出,经常得到领导的肯定。”广东省珠海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的谢晖在座谈会上对我院毕业生的优势这样说到。

  20年的工作经历让每个人感恩在警院获得的点点滴滴的收获,20年的风雨从警路让当年的青涩少年成长为公安事业的中流砥柱。“在工作当中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老师的辛勤付出,我的脑海里经常涌现出当年在警院的年华。特别想回来再过四年的学习生活,重温老师的谆谆教导,再续昔日的同窗之情。”广东省公安厅国保局的谢仁思动情地说。作为文检专业的毕业生,他对师弟师妹们提出了建议:“刑事科学技术和侦查二者缺一不可,优秀的警院学子必须是个通才,既能熟练掌握自己的专业本领,也能懂得其他公安领域的专业知识,把自己锻造成适应新时期公安工作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谈到警院未来的发展,大家纷纷献言献策。“警院应该牢牢把握住自己的品牌并不断创新,创新才是根本;专业建设应该与时俱进,理论联系实际,切实为公安一线服务;如果警院的老师需要我们地方提供鲜活的案例,我们一定竭尽全力。”辽宁省沈阳市公安局机关党委的俞红梅说道。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毕业20周年纪念活动结束后,88级同学又踏上了返乡的列车,继续自己的警察生活。这次相聚,不仅是20年后的重逢,更是一次新的启程。这次启程,虽已物是人非,但他们同样怀揣着母校殷切的希望,同样怀揣着深厚的师生情与同窗情。

 

 

作者:左富兴 沙江伦 黄豆 高诗琦 郑璨  摄影:天歌

中国刑警学院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