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警校之窗>详细内容

警校之窗

上海公安高专率先实行公安院校改革

来源:新民网 作者:俞慕佳 申恭教 发布时间:2008-01-05 18:51:04 浏览次数: 【字体:

 

      近日,从教育部、财政部传来喜讯: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入选全国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成为全国唯一入选的公安院校,这不仅标志着该校的建设与发展已被列入了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同时也是对该校近年来在深化公安院校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充分肯定和进一步加快发展的鞭策激励……

  “用公安教育托起公安工作的明天”,这是历史的经验传递,更是现实的必然选择。2000年,上海市公安局党委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固本强体”、“科教强警”两大战略和“率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安队伍,率先建立适应国际性大都市特点的警务运作机制,率先走上科教强警之路”的奋斗目标。然而,当时公安民警队伍中却存在“说不过、打不过、跑不过”的“三不过”现象,若想成功驾驭日益严峻的社会治安局势,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公安队伍将难当重任。

  当上海警方在寻找现代警务机制支撑点和主攻方向的时候,毫不犹豫地决定从改革公安教育入手,大力实施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的“三个重心转移”,即公安教育的工作重心从职前教育向职后教育转移,职后教育的工作重心从学历教育向专业培训转移,专业培训的工作重心从注重理论学习向注重技能训练转移。作为上海公安教育训练工作主阵地的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瞄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和世界警察教育先进水平,更新办学理念,改革办学体制,在全国率先创办了第二专科教育,努力培养公安基层一线急需的复合型、应用型警务人才,为推动和加速全国公安院校改革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所公安院校培养什么样的警务人才,是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当全国许多公安院校纷纷走“升本”道路,不断扩大办学规模之际,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却另辟蹊径。2000年,该校在全面分析国家人事、教育、财政政策的基础上,针对公安院校现行办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及时调整了办学定位,放弃了水到渠成的“升本”机会,主动停办了本科学历教育。

  2002年8月,在教育、人事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在全国率先探索创办了第二专科教育,招收全日制高职高专及以上学历的高校毕业生,实行公务员录用考试与高校入学考试同步进行,学员入学后接受为期一年半的公安专业教育,毕业后颁发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第二专科文凭,并由市公安局统一分配工作。

  第二专科教育的创办,开辟了一条“社会培养打基础、行业挑选再加工”的公安人才培养新路,不仅实现了公安院校“招生与招警”的并轨,确保了公开、公平、公正地招录学员,并在毕业后都能录用为公安民警;而且可以充分依托学员入学前的国民教育平台,让公安院校不再承担基础教学任务,集中精力强化公安专业教学,办出公安特色。同时,第二专科学员来源广泛,专业背景多样,如2006级的742名学员来自全国100余所高校、211个专业,这也非常有利于学校培养既熟悉公安业务、又具备某一领域专业知识的复合型警务人才,以应对日趋智能化、多样化、复杂化的违法犯罪活动。

  第二专科教育创办以来,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已招收了五届4000余名第二专科学员,毕业了三届近3000名学员,毕业生入警率100%,第二专科教育已成为上海公安机关录警的主渠道,毕业生“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受到了公安基层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公安部政治部对上海公安教育训练改革予以了高度评价,指出: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走出了一条以公安需要为导向、战训研一体化、具有鲜明公安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新路,已成为全国公安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帜,代表了公安院校教育发展方向,对全国公安院校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上海公安高专 公安院校改革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