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警校生活>详细内容

警校生活

母校升起我事业的风帆

来源:中国刑警学院 作者:邹志峰 发布时间:2005-02-04 22:09:02 浏览次数: 【字体:

 

                                     

    岁序吐纳,逝者如斯。时间可以消灭一切,但是不能消灭记忆。20多年过去了,我对自己在母校的大学生活依然记忆犹新。

  在大学的4年学习生活中,我先后担任833区队区队长、侦查系学生会副主席、学生会主席、第二届院学生会主席兼侦查系学生会秘书长。1986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党员。1987年7月毕业后被分配到公安部工作。按照公安部的要求,同年8月被安排到天津市公安局锻炼。1988年12月锻炼结束后,被分配到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工作,先后任办公室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办公室副主任、治安行动处处长,现任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外国人管理处处长。参加工作以来,我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嘉奖6次,并多次被评为年度优秀公务员。



  1983年,经过十几年的苦读,我终于考上了中国“福尔摩斯”的摇篮——中国刑警学院。当杨春华老师把录取通知书送到我家的时候,我的心情无比激动,如果说当时用语言无法表达我的心情的话一点也不夸张。然而,最高兴的还是我的父母,这张录取通知书意味着他们20年来付出的心血没有白费。9月1日,我怀着兴奋的心情,带着父母的期望和亲人嘱托,从长春乘火车来到沈阳,走进了中国刑警学院的大门,我记得当时我们区队40名同学,来自全国各地。在4年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取长补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同时,由于我们区队的同学较其他区队的同学年龄稍大一点,在许多方面表现的个性强一点,许多同学给学院的领导和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入学后,我记得第一堂课是入学教育,校领导说,中国刑警学院是培养共和国高级刑事侦查和刑事技术警官的摇篮,是培养现代公安专门人才的基地。我们就是要教授大家学习先进的刑事侦查理论和刑事技术,这是我们学院的专业特点,要把大家培养成刑侦战线上的现代专业人才。听完入学教育,我心潮澎湃,是啊,接下来的4年在警院怎样度过,这的确是摆在我们每位同学面前的一个很实际的问题。现在已经过去20年了,静下心来,回想起这所中国福尔摩斯的摇篮,摇出了我们多少难以忘怀的日子。


  警院的生活,并不是像中学时代想象的那样美好,也不是像念过大学过来人告诉我的那样温馨。当我从长春乘火车来到沈阳,走出沈阳南站见到警院接我们的老师的时候,又高兴,又兴奋。在接站老师的引导下,我登上了警院的接站车,直奔塔湾——警院的所在地。当车驶进警院大门在校园内行驶的时候,我迷惑了,因为,我没有看到一座象样的楼房,最高的建筑就是现在的办公大楼,当时还没有现在这样高和这样漂亮。整个学院被秋季的枯草覆盖着,没有运动场,没有象样的食堂,没有象样的教学楼,更没有象样的礼堂,只有一座还没有交付使用的实验楼,如果说警院是一座农场一点也不夸张。一个月的军事训练结束后,开始了紧张的学习生活,使我们更没有想到的是,除公共课有正规教材外,公安专业课的教材都是油印的。在这种特殊的艰苦条件下,我们和82届的师兄师姐们一起,上午上课,下午劳动,与老师一起共同改造我们的校园环境,改善我们的学习生活条件。4年来,我们在校的几届同学几乎就是在一边学习、一边劳动的情况下度过了大学生活。


  警院的生活是辛苦的,每天早晨6点钟号响起床,10分钟后列队完毕,然后,就是1000多米的晨跑,出了一身汗之后开始整理内务,被子叠成豆付块,白床单不能有褶,鞋、脸盆、牙具、暖瓶都有固定的位置,绝对不能乱放,否则就要扣分,影响进步。沈阳的冬天,经常是满天飞雪,地上结着厚冰,就这样,我们依然坚持着。警体课上,一拳打过来满眼冒金星,一跤扔出去天旋地转。更有烦心的规定,每天21∶30熄灯,睡不着也得躺着,还不允许说话,更不允许听广播;正课时间必须穿警服,看谁都一个模样;考试前突击恶补,看多少忘多少;不许抽烟、不许喝酒、不许谈恋爱的“三不准”使个别同学受到了处分。我们就是在这种严格管理下生活了整整4年,当时绝大部分同学对学院的严格管理很不理解。然而,现在回想起来,感触很深,就是这样的严格管理,才锻炼了我们坚毅的性格,强健了我们的体魄,为今后走上社会、踏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警院的生活苦中有乐,入党了,拿奖学金了,评为优秀了,立功嘉奖了,还真有不少风光露脸的时候……4年的时光,我们由一群孩子一步步走向成熟,完成了从中学生到大学生、从普通老百姓到一名合格人民警察的转变。是警院的领导、老师们用心血浇灌着一棵棵幼苗,用理念、知识和纪律的氛围塑造了我们的全面素质。


  55年来,母校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提高,不断改革创新,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教育和管理机制,从而为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公安专门人才提供了高效可靠有力的保障:


  她有着严格的日常管理机制,这是专业警察院校的独特优势。在校学习期间培养出的纪律性、吃苦精神是我在以后从事各种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工作的最好“本钱”。警院在日常管理中注重加强对学员纪律作风的培养,坚持“严格训练、严格管理、严格纪律”,实行军事化管理,培养高度严密的组织纪律观念,养成警察气质,学员按规定要求警容严整、纪律严明。经常性的军事拉练、夜间紧急集合给了我强健的体魄,课前列队、整理着装给了我严明的军事作风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教师严以律己,率先垂范。警院特别注重学员的自我管理,而不是被动地受管,把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都纳入到日常管理机制中来,严格考评、兑现奖罚等环节,使学生规范化、秩序化的良好精神风貌和工作学习习惯形成于点滴。四年来,由于我们833区队的同学比较活跃,对学院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具有“独到”的见解,所以,总的看来执行的不太好,让学院领导,尤其是当时任学生处处长的金玉学老师费了不少心血,先后有张庆梅、辛立军、张春江、王浩然、姚廷元、王振启、薛文信、马宝龙、管庆柱等近10位老师任过我们区队的指导员或管我们区队。在校期间,由于我在院学生会工作,与时任的院领导刘恒选书记、张文清院长、刘德丰副院长以及当时的学生处金玉学处长、院团委贾靖书记接触比较多,从这些领导和老师的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为我走上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基础。


  她有着针对性的培养教育机制。警院开设的课程是针对公安业务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在日后岗位所需的业务素质。警院课程教育目标很明确、很具体,这种明确和具体是建立在现实公安工作客观实际需要的基础之上的。课程大纲注重课程的实用性,所开设的课程分为知识和技能两大类,其中知识方面有刑法、刑事诉讼法、刑事侦查学、刑事痕迹检验等;技能方面有枪械训练、警体训练、查缉战术训练、体能训练、机动车驾驶、队列操练等,知识与技能训练相辅相成,并与履行公安实战需要紧密结合。实践证明,警院毕业的同学,参加工作后适应能力比较强,在很短时间内基本上能适应公安工作的需要,进入角色比较快,许多同学在各级公安机关的有关部门都担任了领导职务。但是,有一个问题应引起警院领导的重视,就是要加强在校学生公文写作方面的教学内容,提高写作能力,以使分配到机关工作的同学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她有着经常性的思想教育机制。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使走入警营的青年学生真正确立人民警察的职业操守和信念。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正面灌输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其中包括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关怀,以及对学生学习、工作上的公正评价等等,这也是学生体会组织温暖、集体荣誉感、获得激励的重要方面。据我了解,在警院毕业的历届学生中,受到处分或违法犯罪的寥寥无几,而绝大部分同学都在默默无闻地为党为人民工作着,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赢得了许多荣誉称号,还有的同学为保卫国家安全、社会安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牺牲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献出了年轻的宝贵生命,为警院添光加彩。这些荣誉的取得,与警院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分不开的。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我们的体会就越来越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她有着多样化的学习锻炼机制。警院注重开展多样的学习活动,学校鼓励、支持每个学生实现和展示自身价值,采取多种方式为学生展示能力提供阵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专题辩论会、学术研讨会、对抗赛等,生动活泼的活动富有吸引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指挥能力、协调能力、语言表达交流能力。学院要有重点地选拔一些学生做点社会工作,培养锻炼各方面的能力。从现在情况看,在校期间无论是担任各区队的干部,还是担任学生会、团委的干部,这些同学经过锻炼,各方面能力都很强,适应社会很快。在前几届的毕业生中,已经有一批同学走上了处、局级领导岗位,我个人就是受益者之一。


  1987年7月8日,我完成学业,离开培养、教育我的警院,带着对母校恋恋不舍的感情,踏上了工作岗位,被分配到全国公安机关的最高指挥领导机关——公安部。按照公安部政治部的安排,毕业分配的学生都要先到基层公安机关锻炼。我又背起行囊,带着年轻人对新工作的热情,来到了天津市公安局进行锻炼。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先后在派出所、刑警队、预审科学习、实践,把在学校学到的现场勘查、案件分析、缉捕、审讯犯罪嫌疑人等专业知识在工作中得以充分发挥,与公安工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得到较好的应用,各方面得到了初步锻炼。


  从天津市公安局锻炼结束后回到公安部,我被分配到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办公室材料组工作,主要负责治安管理局有关材料起草、文件核发、调研、编刊等具体工作。从刑事侦查到治安管理,这不能不说是一次大的转变。为了使自己能够尽快地适应新工作,对治安管理的业务工作有较深了解,我再次把在校时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发挥出来,把治安管理局的有关材料找出来,一遍一遍的看,一遍一遍的学习,遇有不懂的就向老同志请教,终于用自己的努力和辛勤的汗水换来工作上的优异成绩,在短短的时间里适应了工作需要,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


  治安管理局在公安部是一个较大的主要业务局,承担着涉及治安管理工作的470多项职能,内设十几个业务处。经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奋发图强,在从警院毕业的第七年即被任命为治安管理局办公室副主任,成为警院本科毕业生中在最短时间内被提拔为副处级的学生。担任办公室副主任后,工作职责发生了变化,主要负责全局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此时,我又把在警院时候担任学生干部练就的组织能力、指挥能力、综合协调能力充分发挥出来,从全局行政工作的统筹规划到各处室之间的工作协调,安排的井井有条,得到治安管理局领导和同志们的充分肯定,为此,我也多次被评为年度优秀公务员。


  上世纪90年代初,为适应对卖淫嫖娼、聚众赌博、制贩淫秽物品等社会丑恶现象查禁工作的需要,广东、福建等地相继成立了扫除社会丑恶现象的专门队伍,并在工作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受到了公安部领导的称赞和关注。根据公安部领导的指示,1996年,公安部治安管理局经有关部门批准,成立了治安行动处,序列为治安管理局第九处,亦称治安工作行动处。其主要职能是办理、指导中央领导同志和公安部领导批办的重大案件。治安管理局领导鉴于我在警院学的是刑事侦查专业,加之10年来对治安管理工作的熟悉了解,研究决定把我从办公室调到治安行动处工作,任副处长,不久任处长。


  1998年,公安部党委明确治安部门管辖95种刑事案件以来,我带领全处同志始终围绕治安行动队队伍建设和办案工作这个中心,积极推动治安部门的办案工作。先后研究起草并以公安部名义下发了《关于治安部门办理刑事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加强治安行动队建设的通知》、《关于切实做好治安行动队专项编制落实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及《公安治安行动队装备配备标准》等,对治安行动队建设、职责任务、办案工作、装备配备标准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了做好治安部门的办案工作,切实提高治安部门的办案能力和执法水平,2000年至2003年间,在学院和有关部门领导、老师的支持配合下,在警院培训中心成功地举办了5期全国治安部门办案科(队)长培训班,《治安部门管辖刑事案件侦查》(治安局组织、彭文教授为主编)一书作为主要的业务培训教材。借此机会,我对警院领导及成教处、侦查系的领导和老师们对我工作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治安部门办案培训教材的编写和办案培训班的举办,架起了警院和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及全国公安机关治安部门相互联系的桥梁,打开了全国公安机关治安部门的领导和民警广泛了解警院的大门,扩大了警院在社会上的影响。


  在治安行动处主持工作期间,我和处里的其他同志一起指导、参与、协调了大量的中央领导同志和公安部领导批办的大案要案,成功查处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有后台保护伞、社会影响恶劣的重大案件。如2002年全国十大案件之一的“07?17”广西南丹矿井透水重大责任事故案,广东深圳市“紫玉兰”号游船开设赌场案,辽宁省葫芦岛市万家灯火俱乐部涉嫌卖淫嫖娼、聚众赌博、贩卖毒品案,云南中缅边境地区公开开设赌场聚众赌博案,沈阳市歌仙大饭店卖淫嫖娼、聚众赌博案等等一批大要案件。


  2003年7月我调入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工作,任外国人管理处处长,主要负责外国人入境、过境、出境、居留、旅行的管理,指导、监督、协调外国人违反出入境管理法律、法规案件的查处,审批加入、恢复、退出中国国籍申请并颁发国籍证书及中国“绿卡”的审批,管理口岸签证,承办设立口岸签证机关审核报批等等涉外工作。


  借母校校庆之机,对母校的发展提几点建议,也算献给母校校庆的礼物吧!


  一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公安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公安专业的教师也应该是一名实战经验丰富的行家里手。应建立教师任现职一段时间后,在一线公安机关轮训锻炼的制度。一方面,来自一线的教师可以把握教育和培训的热点,可以带着问题出去,携着想法和创意回来,带来常教常新的教学内容,最大程度地减少与实际斗争的差距;另一方面,轮训和思维方式的更新使教师在教学手段上较少受到僵化教学模式的影响,容易打破常规和习俗。


  二是进一步强化教学培训内容的实战性。警院的课程设置应注重“实战、实用、实效”,目前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战技能、体能训练,针对性都比较明显,但和目前公安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相比,贴近实战仍显不够。比如,技能课程的比例较低,而且存在标准过低或考核不严而流于形式的现象。另外,面对新形势下犯罪的智能化和高科技化,实战智能的训练,尤其是突发情况下的智能训练尤显不足。这就需要学校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突破思维定势,不满足于现有的一些做法,进一步加大教学内容的改革力度,尤其是突出贴近实战,讲究实用的教学原则。


  三是教学管理和教学方法应有根本性的变革。要加强教学管理的先进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灵活多样、生动有效。相比较地方院校的教学改革,我们的教学方法还较落后,学生活跃性不足。如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明显缺乏,学员的创造性、参与性受到一定限制;学校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的开发利用还远远不够;在实践教学和模拟演练方面,虽然较以往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一方面仿真度不够,应变性也不强,另一方面仍拘泥于在实用技能课程中使用,而在一些理论课中则缺乏应有的重视。因此,应该在对教育培训体制、目标、内容进行改革的同时,加强对教学管理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四是加强法学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公正、文明执法观念。新形势下,公安执法面临诸多挑战,依法治国的发展措施要求公安教育要切实注重加大法学教育的比例,法律课程的学习应当作为公安教育的基石,强化学生的法治观念。没有扎实的法学基础,仅仅把所学课程和将要从事的某一部门或警种的职业完全等同,是不适应日益发展的社会和公安工作需要的。因此建议,在法学课程的设置方面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和法制建设的需要,加大革新力度,建立适合公安工作需要的课程体系;加大法学教育在整个理论课程教育中的比重,使学生具有扎实、宽领域的法学基础,学到能在社会上立得住脚的知识,防止出现用得多、用得新,但学得少、学得旧,工作以后无所适从,还需要重新学习的现象;此外还应加强外语教学,提高学生外语综合水平。随着我国进一步的改革开放,公安工作也要与世界接轨,对外的文化交往和警务合作进一步增多,高水平的外语人才尤其是口语翻译人员就显得更加急需。


  五是要处理好教师队伍与行政管理队伍人员数量的比例关系。学院的本业是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是首位,随着学院规模的扩大和发展,教师队伍应不断壮大,同时,压缩行政人员的数量。


  雏鹰终究要放飞,母校终究要把她的学子交付给社会。转眼,离开母校已经16年了,我也从一名普通的学生成长为一名共和国的警官,成绩的取得,有自己的努力,但在更大程度上得益于在警院学习期间打下的良好基础。警院的师弟师妹们,“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如果说事业上的条件和机遇是东风,那么我们自己就是风帆,应该说这张纵严横密、劲力十足的帆是在母校由领导、老师、同学们为我们织就的,它带着母校的荣誉,带着母校的希望,推动我们一直向前。


  我感谢母校,感谢我的老师!虽然离开母校已16年,但16年来我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母校的发展,母校的一点点变化会使我都感到高兴,我为自己是警院的学子而感到自豪。


  我经常想念着母校,思考她的立校精神,借以鞭策和提升自己。母校升起我事业的风帆,接着,又默默地引领着我,走在前进的路上。

警校 生活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