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警校生活>详细内容

警校生活

苹果园轶事

来源:www.ts81.com 作者:真黑子 发布时间:2005-02-01 10:47:02 浏览次数: 【字体:
    (1)青苹果
  来到苹果园是我的第二次失望。
  那天,在校部分的队和班,共分五个队,一二队在校部,三四五队到苹果园,不用说,谁都能看出来校部的各方面环境都很好。很多干部的子弟,领导和老师的熟人的孩子也留在那了,更遗憾的是那些稀有的少得可怜的女同学都分到一队,今后的没有女同学的苦难的日子来临了。
  眼前的苹果园,,无论如何都让我兴奋不起来,这是一个郑州局的教导队,过去用来培训在职铁路警察的基地,同时,院里驻扎一个守卫黄河大桥(公路和铁路两座大桥),高射机枪,高射炮的连队。这是真正意义的军警之家。更为艰苦的是三个队近三百多人在一个食堂里吃大锅饭,同时它也是我们的教室,一个三百人的大教室!
  第一天的晚上我就睡不着了,我从小到大野惯了,在家兄弟多,父母是上班的,没时间照料我们,从来都是自己管自己。可这时我想家了,想我的母亲,我头一次感到了孤独!
  第二天,我利用没课的时间,把苹果园普查了一遍,让我感兴趣的是各种高射机枪,和几门高射炮,这可是头一次零距离的接触,哪有男孩不喜欢刀枪炮的,这是我第一学期的全部的精神生活。
  让我,和我们浪漫起来的是第二年的春天,当那满院的苹果花开的时候,我们都惊奇了!开始时是红的蕾,然后是粉的花,在后来是雪白的花,那满院的香啊,沁人心脾!尤其是你每天都在树下窜来窜去的,轻轻飘落的花瓣,落到你的脸上,那才是温馨啊。不少同学是在这个时候会写诗的,甚至经典的情书也是这一时期诞生的,大自然给你的灵感和男女青春之爱的灵感是永远不同的! 今天看来,苹果园出了很多的浪漫主义诗人是不足为奇的。
  慢慢的清苦就来了,每天的上课训练,总是让我们饥饿,下课就是在书桌里找吃剩的馒头,油条之类的。没有一个人能把在家带来的好吃的能够秘藏很多时间的, 当人人都弹尽粮绝之时,不约而同的发现新大陆了,那就是刚落去花的青苹果。开始是豆粒大,后来是莲子大小,在后来是樱桃般大,在后来就是蛋黄大,鸡蛋大,在后来呢?那就谁也没看见过了!因为根本等不到长那么大就绝迹了! 更没有人在苹果院里的苹果树上看见过大的,红的苹果。所以,我的记忆,我们的记忆就是---青苹果!
  那果子,严格讲是那果粒开始时是苦的,后来有点涩 ,慢慢的有一点点的酸味,等吃到很酸的时候,再找就找不到了 。
  直到今天,我还是忘不了那青苹果。吃再好的苹果,即使是进口的,精品的,也觉得很没味,不好吃.我的女儿总是很疑惑不解,明明是又大又好吃的红苹果,为什么爸爸就说不好吃呢?
  
   (2)田鸡 泥鳅 偷鱼
  北方人是不吃田鸡(青蛙)的,吃也是这几年的事。清苦的日子是不太好打发的,南方的同学开始在泥糖和环绕苹果园的河沟里抓田鸡。看着他们吃着用饭盒在锅炉房炖好的田鸡,又香又得意的样子,真的就很馋,再加上他们不断的诱惑 ,闭上眼就尝了一口,两口.....,很快就没人让你尝了,甚至以后再吃的时候就带有一定的隐蔽性了 。怎么办 ,这田鸡真的是上等的美味呀,于是要好的同学们也开始昼伏夜出的抓田鸡,手电筒,水桶,脸盆,能用的都用上了。寝室里,走廊里,大教室里,到处都有田鸡跑出来,很快,苹果园地区的田鸡绝迹了,它带来的最大的好处是夜晚睡得很香,没有哇鸣的夏夜!
  能抓田鸡就能抓泥鳅,苹果园周围有三多,水塘多(种莲藕),麦田多,红薯地多。虽然泥鳅不好抓,可它四季都有,赶上好的时候,还能碰到鳝鱼。有的人家的塘大一点,种的莲藕多,待到把水放净,挖藕时要来很多人,有帮忙的也有的是雇来的,挖的是莲藕,所以碰到泥鳅时也不太再意。我就买几包氓山牌香烟(当地人很爱抽,劲大,便宜,两角钱一包),和他们拉拉近乎,给他们抽烟在塞到兜里一包,于是挖到泥鳅就都扔到我带来的桶里,不时的,还有大一点的鳝鱼。其中有一个姓张的老哥还和我处的很好,第二天他去那挖藕也会告诉我的!这个老哥我今天还会想起他的。他跟我说过,他很喜欢念书,可家里穷,又没人种地,只好发弃了念书。他告诉我好好念书能当官的。他就去过程维高家(当时的河南省委书记,省长),给他种花和清理草坪,省长还给他们干活的好几包烟抽,留他们吃的饭。当时我真的很羡慕他的。
  正是张老哥告述我的,黄河南岸车站的南边是南阳寨和老鸦陈两个村庄,那的鱼塘很多,可以钓鱼,可以买鱼,于是我就记住了!
  苹果园的食堂里有个师傅叫小二,是佳木斯人,因为都是黑龙江的老乡,在加上他也和我们年龄相差不多,很是合得来。就是北方人讲的“铁哥们”,他的父亲和我的教导员韩书林是过去的同事,都是佳木斯的老乡,总是韩叔叔的叫着,跟亲的叔叔一样的。韩教导爱钓鱼,有很多的鱼杆和渔网。我跟小二说你去借来,我们去网鱼。他就借来了两片渔网。
  上学时有个顺口溜,大意是:星期一是苦期,星期二过的慢,过了星期三,不愁礼拜天,过了星期五,还有一上午(那时是单休日)。终于,到了星期六的下午,我就约了陈琦,孙文华,好像是还有几个人有些记不起来了,加上小二,就拿着鱼杆渔网来到了张老哥说的那儿的鱼塘(养鱼池),可是很快就失望了,鱼塘的主人说钓鱼要交钱,钓上的鱼也要按斤交钱在拿走!这对今天来讲是很公道的,可当年的我们这些学生,那来的钱去钓鱼呀,几个人加一起的钱,也就够买一瓶氓山白,或伏牛白(当地人爱喝的酒,一元钱一瓶),没办法,我们就往回走,走到半路,大家都不甘心这样回去(家里的同学打好菜,买好了酒,刷好锅(大铝饭盒)等着熬鱼吃呢)。看着太阳在慢慢的落下山去,天渐渐的黑了,不约而同的我们就又掉头往鱼塘摸去.......
  下到鱼塘里的人是光着屁股的,怕弄脏衣服,是两个人(是谁我就不说了),一人拉渔网的一头往岸上兜鱼,还没兜到鱼塘的一半,就听到远处有火把,和众多的人的喊声,那俩人赶紧把渔网兜到岸上抱着渔网就跑(还是光着屁股),我们也抱着他俩的衣服往回跑,跑啊跑,军体课也没跑这么快过........跑不动时,也看到了苹果园的灯光,穿好衣服,察看战果,11条白莲鱼,一条鲤鱼,三条昌鱼!
  很多同学吃到了鱼。校部门口学校的小商店里的小女孩有吃到鱼的(小二当时在追其中的一个女孩).渔网刮坏了好几个洞(鱼塘有很多树枝,就是防偷鱼的),至今不知小二是怎么把渔网还给韩教导员的。
警校 生活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