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警察培训>详细内容

警察培训

全国首次警务飞行综合演练在郑州举行

来源:www.cpd.com.cn 作者:张弘、秦友友 发布时间:2006-10-20 22:43:03 浏览次数: 【字体:


    10月20日,代号为“警鹰-06”的全国首次警务飞行综合演练在河南郑州举行。来自广东省公安厅,江苏省南京市、河南省郑州市、广东省深圳市、河南省三门峡市公安局的五支警务航空队、八架警用直升机和郑州市公安局部分民警参加了此次演练。图为参加综合演练的八架警用直升机编成规定的队形通过检阅台。

      一辆被劫持的小汽车在路上狂奔,接到指令的警用直升机奉命跟踪和追捕,与此同时,地面警力也紧急赶往事发现场接应,在空、地民警的配合下,被劫小汽车最终被拦停就范。这是记者从今天在河南郑州举行的代号为“警鹰-06”的全国首次警务飞行综合演练上看到的一幕。公安部党委委员、副部长刘德观看演练并慰问了所有参加演练的人员(详细报道请见本报今日四版)。
    刘德在观看演练后讲话指出,这次全国警务飞行综合演练,是落实公安部党委“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统一部署的具体体现,也是警务航空队伍组建以来的第一次合练,在公安机关历史上还是第一次。通过合练,摸索了机动转场的组织方式和保障方法,总结了适应不同警种需要的战术战法,检验了警务航空队的应急机动能力、综合保障能力和与其他警种的协同作战能力,锻炼了队伍,展示了风采,实现了预定目标,达到了预期目的。
    刘德要求,合练结束后,各合练单位要紧密结合实际,认真梳理和总结这次合练所取得的成果,对合练中发现和暴露的问题,认真研究,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和措施。各级公安机关要以此次合练为契机,认真研究警航发展建设的特点规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警航建设工作全局,紧紧抓住当前警航发展的良好机遇,努力学习,更新观念,扎实工作,开拓进取,为建设一支指挥顺畅、反应灵敏、作战能力强的警航队伍,为把新时期警航的各项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而努力,为维护社会稳定和建设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来自广东省公安厅,江苏省南京市、河南省郑州市、广东省深圳市、河南省三门峡市公安局的五支警务航空队、八架警用直升机和郑州市公安局部分民警参加了此次演练。在今天的演练中,五支警务航空队圆满完成了直升机性能演示、着陆机降、空中舱门射击、吊运物品、悬停机降、空中追捕、空中索降、空中救护和编队通场等演练任务。
新闻背景
    1993年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配备了我国第一架警用直升机。2003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和中央军委办公厅正式批准发展警用航空。2004年1月,公安部党委决定成立警用航空管理办公室,统一负责全国警用航空建设和管理工作。2005年9月,公安部下发了《关于“十一五”期间警用航空发展建设的意见》,明确了今后一段时间中国警航建设发展的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和总体思路以及未来达到的建设目标,警用航空器正式列入人民警察装备序列。我国公安机关警务活动范围也由地面走向空地结合。截至目前,我国已有七支警务航空队,各类警用直升机近20架。

  新闻链接:我国首次全国警务飞行综合演练在郑州举行


一架警用直升机在进行悬停机降演练 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摄


进行空中追踪汽车演练。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摄

    新华网郑州10月20日电(记者程红根、卫敏丽)一辆被犯罪分子劫持的白色出租车正惊慌逃窜,警方出动两架警用直升机追捕,一架实施空中监视,另一架实施追击。突然,出租车被机上狙击手击中无法行驶。直升机紧急降落,特警队员包围出租车,地面警车也加入战斗,犯罪分子束手就擒。

    这是记者20日在全国警务飞行综合演练现场看到的一幕。经过精心筹划准备,代号为“警鹰-06”的首次全国警务飞行综合演练在河南郑州举行。

    记者从演练现场了解到,参加本次演练的有广东省公安厅和南京市、郑州市、深圳市、三门峡市公安局的5支警务航空队、8架警用直升机以及郑州市公安局的部分警力。演练课目分为两类:一是直升机各种姿态的特技飞行,如侧飞、后飞、快速急转飞行、急盘旋上升飞行等;二是直升机在警务任务中各种战术动作的演示,如空中舱门射击、空中追捕、空中救护等。

    演练总指挥陶军生表示,这次演练是对警航近几年建设的一次综合性检验,是警航风采的集中展示。通过本次演练,将检验我国警务航空队的应急机动能力、警务飞行综合保障能力以及与其他警种的协同作战能力,为进一步推进警用航空发展建设奠定基础。

    “警用直升机机动速度快、控制范围大、受交通条件影响小,可以充分发挥大范围动态监视、随时跟踪控制、信息实时传输和快速机动投放警力等作用。”陶军生说。

    据了解,作为公安机关的新警种,我国警航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和建设,目前已在追捕逃犯、缉私禁毒、抢险救灾、空中指挥、医疗救护等警务任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警务飞行综合演练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