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警察”石子坚给无锡警察上课
昨天上午,受市公安局局长张跃进邀请,畅销书《我在美国当警察》一书作者石子坚来到无锡,为数百名公安领导及基层骨干民警授课。
可能是常年习武健身的缘故,52岁的石子坚身材不算壮硕,却十分精悍。若不是常要戴上老花镜,会以为他只有40岁呢。石子坚当过特务连的侦察兵,出国前是天津的一名检察干部。在上世纪80年代末的出国潮中他远赴美国,读的是自己一生梦想的警察专业,后获乔治·华盛顿大学刑侦硕士学位,成为大陆在美国获得此学位的第一人。1998年,他经过两次考试,终于成为美国警察一员,在大陆出版的自传体著作《我在美国当警察》名动一时。
近年频繁在各地警察机构进行警务交流和讲学活动,还担任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特聘教官。
昨天的讲座、交流活动中,石子坚以其在美国担任狱警、普通警察、特警的经历,传授了现代理念下警察的实际操作经验。经历过美国高风险警察生活的他,处处带有美国警察的务实精神。他直指国内警察训练50米打鸡蛋太过“花哨”,而实际肉搏多在3~7米近距,瞬间决定生死。这位已入美国籍的华人,对国内法制的进步十分关注。他不时举出国内的种种案例进行剖析,并高度评价无锡等江南经济发达地区警察思想活跃。
与美籍华人特警“面对面”
他1998年离妻别女,远渡重洋,带着200美元到美国留学,获乔治·华盛顿大学刑侦硕士学位;因为没有美国国籍,他在求职路上屡屡受挫,为实现梦想,他委曲求全,入“虎狼窝”华盛顿监狱当狱警,凭着自己过硬的中国功夫,历尽艰险,遭犯人围攻而大难不死。在监狱工作5年后,他如愿以偿当上美国警察。
他,是第一个成为美国警官及特警的中国大陆留学生;
他,被美国警界誉为“李小龙第二”、“神枪手”;
他,通过艰苦努力成为“美国之音”关注的焦点人物……
这个有着一系列光环的传奇人物就是美籍华人特警石子坚。
昨日上午,石子坚应邀来到无锡市公安局出席“中美警务理念比较专题辅导讲座”,为该市公安干警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辅导课。
在华盛顿最乱的监号遭犯人围攻
讲座以石子坚20分钟的浓缩短片开场。
石子坚原籍天津,曾在海南岛某部特务连当侦探兵。1998年,他离妻别女,远渡重洋,带着200美元只身一人到美国留学。在异国他乡,英文功底很差的石子坚硬是靠过人的毅力和刻苦的学习获得乔治·华盛顿大学刑侦硕士学位,从而也成为第一个获乔治·华盛顿大学刑事司法硕士学位的中国青年。
石子坚还没来得及庆贺,就被他的美国教授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这段经历可谓让石子坚刻骨铭心。他向在座的无锡警察们回忆了当时的情形。
“你打算什么时候回国”教授问他。“哦,我想先找份工作。”教授并不希望石子坚留在美国,“继续打工吗那太可惜了,你是个优秀学生,回到中国会成为优秀的警官或者侦探。美国没有适合你的工作。”
石子坚嘴上没说什么,可心里不服气:“我就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美国警察吗”回到家,石子坚一口气写了三封求职信,分别寄给FBI(联邦调查局)、DEA(联邦缉毒局)和INS(联邦移民局)。结果,因为不是美国公民,他屡屡被拒。
“看来拿了硕士学位不算什么!”石子坚觉得对美国执法部门的了解还是太少了。从走出国门到获得学位,虽说进了一大步,可离美国执法人员的要求还差得很远。虽然以优异成绩获得刑侦硕士学位,但为了圆一个警察梦,他决定重新调整自己的心态,先到华盛顿监狱局当五年狱警。
于是,石子坚就去了华盛顿中心监狱。中心监狱在华盛顿远郊,人烟稀少。他被分到第七监号,这里一多半是判了三四十年的重刑犯,或者背着两三个终身监禁的犯人。
凭着自己过硬的中国功夫,他历尽艰险,遭犯人围攻而大难不死。在监狱工作5年后,他如愿以偿当上美国警察,并通过艰苦努力成为“美国之音”关注的焦点人物。
石子坚先后就职于美国华盛顿监狱局、警察局,协助破获举世瞩目的“华盛顿连环狙击手枪杀案”并受到嘉奖,其上司穆斯局长也因此被评为2002年全美最受欢迎十大新闻人物之首;石子坚是第一个成为美国警官及特警的中国大陆留学生。被美国警界誉为“李小龙第二”、“神枪手”,并获得美国东部特警联赛团体冠军,美国东部及维吉尼亚州自由搏击公开赛冠军。从警期间,多次参与包括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内的政要警卫工作。他应邀回国进行警务及司法交流,并多次组团赴美国进行司法考察、培训。
石子坚比较中美警察的差异
看过了石子坚极富传奇色彩的简介后,不少警察都频频点头,还有人啧啧称奇。
石子坚说:“有不少人问我‘你拿了美国刑侦硕士学位,为什么还要当一名普通的警察呢’我说,‘我从不认为做警察有什么不好,研究生毕业就不能当警察。16年来我的体会是,奋斗和拼搏不是一时冲动,必须要守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只有这样才能一步一步地实现自己的理想’。”
已年过五旬的石子坚高大、威严、稳重而又敏捷。不过,他又不像电影上的特警那么冷酷到底、拒人千里之外,他举止随和,言语简练而富有理性。而且,他的普通话里还明显地带有天津味。
讲座围绕了警察临战心理状态;攻击行为预警;危险现场评估;盘查犯罪嫌疑人;徒步追堵等内容。他提出警察时刻要有防范意识,防范不是一句挂在嘴边的空话,它需要有实质的警务技能的支撑。加强培训:如警察间、警察与群众的沟通能力,夜间训练,对抗射击,还有包括人肺复苏术在内的几大抢救技术等。
石子坚还重点提到了美国的以颜色界定警戒状态。
“9·11”事件后,美国划分了以颜色界定警戒状态。“白色状态”是毫无戒备的放松状态,这种情形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是非常危险的。然后按警戒程度的提升依次是“黄色状态”、“橙色状态”、“红色状态”、“黑色状态”。时时刻刻都要调整好临战心理状态,只有心理准备越充分,受到伤亡可能性就越小。
中美警察有何不同呢?
石子坚说:“美国警察没有这么细的分工,一警多能,什么都得会。比如要管理交通,现场勘察,要作为检方的专家证人出庭,还有家庭暴力、邻里纠纷、未成年人出走、商店向21岁以下的人卖酒、社区里没有路灯(安全隐患)等等,都要管。”
“跟中国警察不同的是,美国警察有滞留权、讯问权、搜查权、逮捕权,我依法逮捕嫌犯,不需要请示任何人,铐上手铐就往监狱送,然后协助检察官把案子一办到底。在法庭上,如果警察与嫌犯各执一词,法官会优先考虑警察的证词,因为警察这个职务就代表一种权威和信誉,任何人不能利用公众的信任欺骗公众。在招募警察时,诚信是一个重要的考察标准,警察必须是一个诚实的人。在美国,有一套严格的制度来维护警察的公信力,如果警察在执行公务时说谎,他将不可饶恕。”
整个讲座进行了3个多小时,但石子坚生动、幽默的讲解、肢体动作的演示让在座的无锡警官们感到意犹未尽。
无锡市公安局局长张跃进在最后的总结发言中表示,石子坚的讲座让大家深受启发,现代警务在依法治国的同时也要借鉴、吸收西方有用的东西,所谓“取其精华”为我所用。他很赞同石子坚对于“临战状态”的理解,要求干警们在以后的执法工作中要尽快地进入工作状态,千万不能“想不到”,杜绝因心理准备不足而让不可逆转的损失产生。同时,他还指出,目前正值“大练兵”期间,要将训练的内容贴近实战。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