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至拉萨客运列车乘警是如何产生的
“我们是人民警察,我们是人民公仆------我们庄严承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鲜艳的五星红旗下,从雪域高原进行适应性培训归来的40多名北京乘警,举拳发出铿锵的誓言。
最近,北京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新组建的京拉(北京至拉萨)车队的乘警们,专门到天安门国旗护卫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和军训训练。青藏铁路试运营在即,已经过长时间培训的乘警们,正期盼着从天安门广场出发,陆续登上北京开往拉萨的客运列车进行值乘工作。
值乘人员“百里挑一”
为了做好青藏铁路客运列车的治安工作,北京铁路公安处今年初从全线抽调政治强、业务精和身体素质好的乘警,组建起了平均年龄为31﹒4岁、由40多名乘警组成的京拉车队。这个车队将分为10个乘警组,在北京至拉萨来往开行的5个车体上进行值乘服务。
与此同时,北京铁路局的北京列车段也完成了京拉车队的组建工作。这个经过严格体检,由420多名列车员组成的队伍,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他们多数是复员军人。除了少量的女性之外,其余都是青年男性。显然,青藏铁路沿线的高原气候条件,对列车员的身体素质要求相当高。他们也将分为10个车组进行车厢内的服务。
除了乘警和列车员外,在北京开往拉萨的列车上,还有北京车辆段选拔的26名车辆检修员一同工作。
3月13日至30日、3月28日至4月24日,上述乘警、列车员,以及车辆检修员分两批进藏,进行了高原适应性训练和藏族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岗位培训。
高原训练跃升三级海拔
“上了高原,才感觉到自己的身体还不够强壮。”安学永是3月13日第一批进藏培训的乘警,他告诉记者,“第一天夜里,大家几乎都是想睡睡不着,其感觉是呼吸困难,头痛,两眼发胀。我们23人的反应大小各不相同,坚持两天后就好多了。”
铁道部特意为进藏列车人员安排了三个地点进行适应性训练和测试:西宁、格尔木和青藏铁路线上最高点的唐古拉山口。
西宁市的海拔高度是近2300米,格尔木的海拔高度是近2900米,而唐古拉山口的海拔高度却超过了5000米。三个地点的海拔高度逐渐升高,会使人们渐渐适应,而不至于出现太大的高原反应。
乘警队员们首先在西宁市铁路司机学校进行了为期5天的进藏专业知识培训,主要有藏语、高原知识、高原病防治以及当地群众的宗教信仰、民俗文化、环境保护等六门课程。比如藏语中的“你好”、“早上好”、“欢迎您到西藏旅行”……等等。给乘警们上课的是一位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的藏族老师。
结束专业知识培训课程后,乘警队员们乘坐试验列车来到距离西宁市800公里的格尔木市,进行了7天的高原生存适应训练,还在这里的高原反应病检测中心进行了体检。这次体检,是决定能否上唐古拉山的第一道关卡。参加体检的乘警队员中,只有两人心率跳动稍显过快外,一切正常。
此后,参训队员又分为两批先后由格尔木前往唐古拉山站进行适应训练。
按照测试规定,运行到海拔3000米以上,列车内将自动采取弥散式加氧方法来供氧。第一批上唐古拉山的12名乘警队员和几十名列车员一起在车里坐了一个多小时,进行各种测试。他们只能坐着聊天,不能做太多的活动。后来又到车外待了2个多小时,进一步体验和适应环境。
唐古拉山站5072米的海拔,让乘警队员们体会到了更大的呼吸困难。安永学说自己:“头发胀,耳鸣,脑袋明显感觉大了一圈”。有人实在受不了,就把坐位旁边的氧气插管取下来,插到鼻子上,吸吸氧气。
从唐古拉山返回格尔木时,安永学“两耳嗡嗡响,就好象一下子变聋了。”“大家说话时都特别的大声。”而离开西宁下到平原,“呼吸那个畅快啊,那时候才真切地感受到什么叫舒服。”
第一批落脚拉萨的铁路乘警
3月30日,首批进行适应性训练的乘警们圆满完成培训任务,告别唐古拉的皑皑白雪,告别长江源的矫健雄鹰,告别察尔汗的盐湖之路,回到了北京。
为使乘警们进一步适应北京至拉萨旅客列车艰苦的工作环境,高标准地完成好值乘工作,根据上级的安排,刚从高原参训回来的23名乘警,又全部被分派到北京至温州的K101次、北京到湛江的K157次、北京至成都的K1363次等几条最长的线路上,继续学习站车查缉、安检查危、警卫、案件处理等工作,以进一步熟练掌握值乘的工作技能,为值乘北京至拉萨旅客列车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果说,第一批上高原训练的乘警和列车员是“幸运儿”的话;那么,第二批上去的乘警和列车员更是“幸运儿的幸运儿”了——他们不但翻越了唐古拉山,还沐浴了“日光城”拉萨的明媚阳光。
从3月28日至4月24日,北京铁路公安处抽调的24名乘警在队长谭军、副队长姜东明的带领下进藏进行了同样的培训。他们乘坐试验列车不仅翻越了唐古拉山站,还来到了终点车站的拉萨市,成了第一批落脚拉萨的铁路乘警。
返回北京后,他们同第一批进藏乘警一道,共同奔忙在几条最艰苦的铁路线上,学习站车查缉和安检查危等工作技能,正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良好的工作状态整装待发。
“现在就盼着再上高原”
在青藏高原参训的十多天时间里,作为家中的独生子,安永学每天都要给父母打电话“汇报”自己的情况。有时候,身体不适应、难受时,他也装作没事,而是轻松地打电话,以免父母担心。
一回到家里,父母都说“安子黑了”。“高原强烈的紫外线,十多天就给我抹了一层健康肤色。” 安永学很幽默,“可惜回来时间一长又恢复了原样,现在已不黑了。”
安永学从西安铁路警校毕业五年多。由于工作努力,2003年他就当上了警长,是乘警支队中少有的几个年轻警长之一。现在,被选上第一批进藏乘警,他更是走到哪里都会引来同事们的关注。
“我告诉他们刚进藏回来,他们眼睛里那个羡慕呀,真叫我自豪!” 安永学笑得很开心,他说,“就连我的女朋友,也更加关心我了。通过这次进藏,我们相互的感情都加深了一层。”
“能飞越雪山的神鹰更让人羡慕,我们现在就盼着再上高原。”安永学告诉记者,不久就是他27岁的生日,“等到列车开行的那天,我要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然后值乘到拉萨去过一个有特别意义的生日!”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