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警察培训>详细内容

警察培训

南昌铁路公安局通过推行“三级考核制”使大练兵走向制度化、经常化和规范化

来源:www.cpd.com.cn 作者:陈晖 叶聿辉 发布时间:2006-02-27 19:02:45 浏览次数: 【字体:

  列车全面提速的同时,铁路民警如何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近年来,南昌铁路公安局以“全面质量建设管理”为载体,以突出铁警特色、建立健全大练兵长效机制为突破口,在全路首创了“培训准入制”、“无纸化考试”,通过推行“三级考核制”使大练兵走向制度化、经常化和规范化,使民警们的综合素质在一系列考核机制下得到全面提升。该局首创的“培训准入制”、“无纸化考试”系统均被铁道部公安局向全路推广。

 “培训准入制”:一道必须跨越的门槛

  不久前,南昌铁路公安局71名即将参加培训的所队干部,在南昌铁路人民警察训练学校接受基本政治理论、法律法规知识、警务实战技能、计算机应用技能、基本体能等五门科目的考试,其中三人因体能不达标被“拒之门外”。

  “培训准入制”是南昌铁路警方的首创。该制度规定,凡公安局组织的培训,参训人员训前必须通过规定的考试科目方可参加培训。对首次参加未能通过准入考试的,允许其参加下一期培训的准入考试,如仍未能通过准入考试,则安排下岗参加公安局组织的强化轮训。“培训准入制”的实施,无疑是给民警以前能“轻松”参加的集中训练设了一道“门槛”。

  自去年开展大练兵活动以来,广大民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体能等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如何既避免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集中训练这些基础科目,又能在继续提高民警的基本素质上打一针“助推剂”?南昌铁路公安局推出了“培训准入制”考试这一基本制度,目的是将岗位练兵活动融入日常工作之中。

  开展大练兵活动后,广大民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体能等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如果再去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训练这些基础科目,无疑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而且也不符合大练兵培养民警“从适应岗位到精通本职、胜任职责、成为行家里手”的由浅入深、从基础到专业的渐进发展的需要。因此,集中训练的重点就应在提高民警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实战技能等方面下功夫,培训的内容就应更加贴近岗位、贴近实战,更加专业化、系统化,但这同时也需要参训民警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体能上都达到一定水平。反之,如果参训民警素质参差不齐,将直接影响训练效果。这就好比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在一个教室上课,教太深,有的学员接受不了,教浅了,有的学员觉得不过瘾。

  近年来,南昌铁路公安局为了提高培训质量,增强培训过程的可控性,先后建立了《南昌铁路公安局培训管理制度》《培训管理一日操行制度》《培训末位淘汰制度》等教育训练制度。但由于在培训中存在“宽进严出”的局限,加上一些所队干部和民警存有“重集中轮训、轻岗位练兵”的错误认识,导致民警在培训期间能全心投入,而培训结束后则将所学所练的逐渐抛之脑后。集中训练没有成为岗位练兵的有益补充,岗位练兵也没有成为集中训练的延伸,更没有形成岗位练兵——集中轮训——岗位练兵——集中轮训的良性互促互动循环机制。而“培训准入制”的建立,不仅填补了公安局现有培训管理制度的“缺口”,而且成为了岗位练兵和集中训练的结合点,促使岗位练兵制度和集中训练制度有机融合。

  2004年培训“千米准入”的成功实施和民警基本素质的调查摸底,为实施“培训准入制”提供了依据。2004年,公安局针对体能练兵这个“弱项”,在公安局第5到6期基层民警集中轮训期间,实施了1000米体能考试准入制。该制度的试行,不仅大大提高了民警体能练兵成绩,而且在全局兴起了体能练兵之风。公安局通过对去年参加集中训练的1800名基层民警的基本素质的考核成绩进行综合分析,发现民警的基本知识、基本体能、基本技能已经取得明显进步,而且以岗位日常练兵代替集中重点训练就可以继续巩固和提高民警的这些“三基”素质。为此,该局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将培训准入考试的科目“扩编”为基本政治理论、法律法规知识、警务实战技能、计算机应用技能、基本体能等5门(其中包括1000米、100米、16动擒敌拳、大练兵300问、计算机应用技能等7项内容),在理论上和实际操作中就有了可行性依据和经验借鉴。

  该制度一经推出,立即在全局民警中特别是在所队干部中引起了强烈震动,正如一位没有通过训前考试的所队干部所说的:“天天说练兵,自己作为所队干部连准入考试都没有通过,怎么去教民警练兵?再说如果民警连参加集中训练的机会都没有,我们当所队干部的也难辞其咎。所以,我们只有在日常练兵上下足功夫。”“培训准入制”的实施不仅检验、促进了基层所队日常学习和训练,而且公安局通过优化教学资源,把培训的重点全部集中在提高参训人员的实战技能、战术以及安全防范意识上,使集中训练与现场实战紧密结合起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无纸化考试”:一个痛并快乐的过程

  按照南昌铁路公安局的相关规定,晋升警长以上的职位均要经过考试,有的民警好不容易有晋升的机会,如果真的未通过考试,不仅自己心里很惋惜,面子上也很难看,还将由此失去来之不易的晋升机会。在以往的考试中,监考人员也因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拉不下来面子。以往考试前,南昌铁路公安局有关领导的电话会被打“爆”,有要求透题的,也有打招呼让他们这些考官监考时“眼下留情”的。这样的考试显然有失公正。

  “无纸化考试”首先要解决的是监考问题。从2000年起,为从根本上解决民警培训、晋升考核中采用传统卷面考试形式容易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由南昌铁路警校组织精干力量研发无纸化考试系统。最初,这套系统的出题范围仅限于南昌铁路公安局的《民警应知应会》。六年来题库不断补充,在2004年大练兵中进一步完善。公安局先后组织90多名业务骨干和“行家里手”三次出题并论证,建立了从单一的基本素质的“大练兵300问”题库到覆盖派出所民警、乘警、刑警等警种共两万多道题目的题库,进一步完善了无纸化考试系统。考生打开电脑后,输入自己的警号,计算机在已有题库中抽取试题并自动生成考卷进行考试,电脑当场自动打分,确保了考试的公正性。为了避免在体能、擒敌拳等一些考试项目中出现“主观”因素导致成绩偏颇的现象,在考试过程中采取“局、处领导亲自监考,各处、分处派员监督,裁判员当场亮分,成绩张榜公布”的方式,杜绝了考试考核过程中的“暗箱操作”。

  “无纸化考试”不仅彻底解决了考试作弊及“感情分”等问题,也彻底堵住了一些想偷巧民警的“路”,考试相关人员也彻底得到“解脱”。起初,仍有民警心存侥幸,但题库中有两万道题,透了题又有什么用呢?

  为了使“无纸化考试”系统进一步完善,南昌铁路警校的老师们动了不少的脑筋。现在,不仅题库中的题多了,题目的类型也多样化,不仅有选择题,还有图形题。在综合类考题方面,设计了类似于足球场上的“瞬间死亡”题,一题共有五问,五问的答案相互关联,但第一问至关重要,涉及基本概念和定性,一旦答错,后四问的答题资格即被取消,此题的五分就拿不到了。“无纸化考试”得到了铁道部公安局的肯定,现正在全路推广。

  

 “三级考核制”:每一次上岗都是一次练兵

  政治部宣教处的领导每次下所队必带的一份文件是《南昌铁路公安局岗位练兵实施办法》,几页纸已经被翻烂。民警每次考核的成绩记入《民警训练考核档案》,作为民警任职、晋升、年度考核和立功受奖的依据。

  南昌铁路公安处九江大桥派出所民警王罡辉是2004年11月18日到警校参加为期15天的轮训的,第一天的课《警察自我安全防范》给他一种全新的感觉。老师对一些流血事件的剖析,使他懂得了一些同行的流血牺牲是可以避免的。讲课的夏兆圣老师的话他一直铭记在心:“在执行任务时你只有一次犯错误的机会,但这一次就足以让你流血牺牲,而你将再不会有汲取教训和改过的机会。”他也深深理解了这一系列的考核机制正是为了让民警们懂得在执行公务时如何保护自己。

  2004年,该局初步建立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上下结合、逐级考核考评的局、处、所队三级考核机制。局、处、所按“三基一专”考核标准,分别实行每季、月、周一考工作制度,随机抽选接受考核人员,实行专业科目现场考、公共科目集中考,层层考核,分级督促整改。同时加大专业考核力度,各警种、各部门负责本系统练兵的组织、检查、督导,大练兵办公室在考核中对发现警种练兵存在问题,则追究对口部门连带责任。

  2004年,公安局对全局3200名民警全部进行了考核,考核成绩记入民警练兵档案,纳入民警全面质量建设管理测评,作为民警晋职、晋升、评先的依据。练兵以来,对成绩突出的15个集体、110名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106名考核不达标的民警进行了处罚。“三级考核制”的建立,从制度上形成了培训与晋升、育人与用人一体化的机制。2005年,公安局对大练兵成绩突出的17个集体、150名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49名考核不达标的民警进行了处罚。

  为了使考核更加人性化,公安局并不要求民警在必须的时间内完成各项考核,而是规定一个时间段,由民警自己进行练习准备,条件成熟后提出申请确定考试的时间。

  

 “大练兵竞赛”:融入日常岗位培训

  岗位练兵是公安机关大练兵的立足点,也是大练兵取得实效的关键。南昌铁路公安局近年来在岗位练兵的教材开发、教员培训,特别是在基层日常岗位练兵的检查考核上下了力气,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公安局、处每月都对基层日常岗位练兵进行检查、监督、考核,但由于受到场地、人员等多方面的限制,更多侧重的是练兵组织、形式的考核,而练兵成效的考核则在考核方式、内容以及人数上都有一定缺陷。此外,由于铁路点多线长人分散,且工学矛盾异常突出,少数基层所队日常岗位练兵逐渐有“出工不出力”等“走过场”的不良倾向,少数所队干部和民警存有“告一段落”、“松一口气”的错误思想。因此,这就需要建立一种考核形式公正、考核内容面广、考核对象量大且能明显反应基层日常岗位练兵成效的考核制度。

  有效的考核方法是确保练兵质量的可持续保障。在确保每周半天集中训练的前提下,该局要求基层所队要在丰富练兵手段上下功夫,提高民警参与练兵的兴趣和热情。如南昌乘警支队的“盘点式”练兵在每次训练结束后,开展一次练兵点评,对练兵开展好的大队和民警给予表扬,对不足的进行批评,并将练兵情况上网公布,促使不足的大队迎头赶上。鹰潭车站派出所的“模拟式”练兵从所领导到每个民警既当学员又当教员的练兵方法,由所领导、业务骨干对具体案例和事件进行“一案一析、一事一议”,通过选择近期查获的典型案件,由查获民警作演示,其他民警在现场学习观摩,演练结束后,由所领导进行现场讲评,然后由民警再进行评议。厦门所“结对式”练兵主要是以老带青、以青帮老,互帮互学,取长补短,组织年轻民警向防控、办案、做群众工作能力较强的老同志学习,同时组织老民警向年轻民警学习电脑操作技术等。

  与此同时,该局还建立健全民警训练档案,推行“训历”纳入制度。根据公安部的要求,逐步建立民警训练电子档案,如实记载民警练兵次数、练兵时间、练兵内容、练兵成绩与鉴定,为掌握民警参训情况,制定练兵规划提供准确依据,以解决当前民警学习训练不均衡的问题,消除练兵盲区,提高练兵效益,实现民警练兵全员化。同时,把“培训经历”和练兵成绩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到民警提职、晋级、奖励、入党等的必备条件之中。每年设置专门的奖励指标用于练兵奖励,对练兵务实、训练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及时给予必要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对练兵考核成绩不合格的民警给予相应的惩罚,这也是建立“训练与晋升、育人与用人一体化机制”的具体体现。

  通过“培训准入制”考试、经过培训后民警发生的变化,从景德镇车站派出所民警杨拴利的抓逃业绩上可见一斑。2002、2003年,杨拴利几乎没查到网上在逃人员,在经过培训后的2004年,杨拴利共查获13名网上在逃人员,在2005年查获9名网上在逃人员,成为全路百名抓逃能手之一。

  说起这一变化,杨拴利本人的感触更深:“以前抓捕一名持枪抢劫犯罪嫌疑人时,不管自己有没有把握就硬往上冲,现在想想这种做法真是很后怕。警务技能的培训,不仅大大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技能,包括站上查缉和识别在逃人员的技巧,还大大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去年国庆节前的一天,杨拴利在走出景德镇站的人流中查获一名涉案60余万元、涉及案件126起的票贩子,杨拴利因此荣立三等功。

  鹰潭铁路公安处景德镇站派出所46岁的民警郁荣春在参加第一期轮训班时曾被“拒之门外”。“因为‘培训准入制’实行的‘无纸化考试’既做不了假,别人也帮不了,我连开机都不会,怎么会考得过?”说起当初的经历,老郁颇为感慨。他想,自己这么大年纪,学电脑哪里学得会?可看到年轻人都会,他心里很难受,如果再考不及格还要在晋级考核中扣分。回到所里后,他利用派出所的电脑埋头苦学,在几个月后的考试中终于通过了。老郁形容说,起初自己简直像得了“电脑恐惧症”,现在虽然会用电脑查询比对在逃人员了,但速度和年轻人相比还是慢些。

  像老郁这样曾被“电脑恐惧症”困扰的民警还有几位,但经过“培训准入制”这一压,所有的人均要过关,压力变成了动力,有的民警利用业余时间自费参加了计算机培训。

  “培训准入制”刚推出时也遇到了阻力,被“拒之门外”的人想不通,竟拦住领导的汽车不让走;也有人采取软磨的方法,请求再给一次补考的机会。如果第一次考试就开口子,以后的十几期轮训前的入门考试就没法考了,领导拒绝了这样的请求。采访中,南昌铁路公安局的有关领导告诉记者:“现在,没人再来找我们求情了。相信我们今年的准入制不会再有阻力了。”

南昌铁路公安局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