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一个双语警察访谈录:学外语就是要拼命
腾讯英语主持人深绿雪人(左)与嘉宾刘文立在访谈室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腾讯嘉宾聊天室,您现在在线收看的是腾讯英语之星访谈,我们这个节目的宗旨是挖掘平民的英语之星,展示自我,推动全民英语。今天我们请到的是北京第一个有双语警察之称的刘文立老师。叫您刘大哥吧。刘老师,您好,欢迎您。您给我们在线网友打声招呼吧。
【刘文立】 大家好。(英文)
10年前,因工作需要开始学英语
【主持人】 们刘大哥在英语方面可是一个奇人,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刘大哥,他是一个警察叔叔,但他可不是一个一般的警察,他在今天,我们现在处于一个全民学习英语的环境里,全民学习外语,能够自由的在生活中和外国朋友交流和沟通,是很多朋友的梦想,我们刘大哥就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实现了这个梦想。熟练掌握英语、法语,而且会11种语言,这算是一种绝活儿了。
【刘文立】 我只要能说英语、法语。咱们可以借着这个机会说一下法语。
(法语)(俄语)。
【主持人】 是不是有俄语呢?您刚才说的是一些什么语言?
【刘文立】 主要是问候性的语言。
【主持人】 这么说两句,他们就特别高兴。
【刘文立】 比如咱们到美国加拿大,走了一个多礼拜了,看电视也是听的英文,但是走到合同有人拍你肩膀,哥们儿,怎么样,玩得挺开心的,你心里肯定听得热乎乎的。
【主持人】 您几年前还是一名普通的警察,是97年开始学习英语的?
【刘文立】 95年,北京市召开世界妇女大会的时候,我们为了工作的需要,在那一年,一个小年轻英语老师,说的英语那么棒,我就觉得都是一样,人家能学,我也可以学。后来就开始学,当时买了<许国璋英语>一二三四册,感觉太难了。听懂第一册,第一课。那个时候后来咬着牙听,后来买的收音机,看了美国的枪战片,后来我想,如果听了半天,再过五年,我手里东西不见得能够看得完。后来想能不能采取一个寓教于乐的方式。那个时候跟大学生瞎聊天,有的逼急了,说中文,在那个时候,后来,我跟他说的时候,说的最多的一句话。那个时候我们有一个交朋友的机会。我第一次去英语角的时候,我说看那么多美国枪战片了,说了几句话,没了。我说,多寒碜,后来,有几个大学生一围,说你是不是外事科的。我说我不是外事科的,我是一个普通的公安民警。他说你有这种精神,肯定会成功的,千万不能扔。从那个时候就开始学。
【主持人】 其实那些到大学学习的大学生,一开始也跟您一样,一开始,谁都说不出口。
【刘文立】 那个时候开始学,学到2001年的时候,我们北京公安局办了英语小教研班,那个时候我任何东西都没有,我想我必须要考第一名,因为我们主要考听和说。有一个外国朋友教我们学生的,在考第一名以后,在那一刻,没有这个大环境,就不能有脱颖而出。后来代表我们参加了英语大赛,我是一个民警,代表一个区,我觉得非常自豪。在那一年,拍了东方时空节目,称我为双语警官,现在我觉得,挺惭愧的,但是是我的动力。
刘文立在腾讯访谈室
除了英语,其他语言也"拼命学"
【刘文立】 你们大伙儿会问,一个普通民警,为什么学了英语之后,还要学其他的语言,我原来在那儿,2001年前,一直是公安局里干活儿的,得了第一名之后,说给你找一个最好的单位,找了一个景山公园办公亭那个位置,我觉得我英语说得确实挺不错的。我还参加过英语比赛,到那儿以后,看到好多老外过去说,说了半天,很多人一看,有的外国朋友说,很抱歉,我是一个法国人,我确实不会说英语。弄得我脸一下子通红。很多人一看,完了。后来觉得,法语有什么可难的。后来买了法语一二三级书,回家听了半天,太难了。因为看学英语的CCTV9,什么都有。但是学法语什么条件都没有。我是为了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我必须得学。后来自个儿拼命学,学了半天,我在最开始,也买了四五本书。买了以后,后来听了三四百页,后来我想,能不能在工作岗位上用英语学法语。最早一个音一个音的练,那个时候练法语练得非常苦。而且法语里好多特绕嘴。非常乱,祝您在中国玩得愉快。一练的时候,非常非常难,我跟老外现在聊天特别棒,都指不定吃多少苦,我就是生背下来的。
【主持人】 问法国游客,然后他们一个单词一个单词教你的?
【刘文立】 我和那个书结合在一起,觉得挺有意思。我想能不能在这个岗位上一边为游客服务,然后能够学点其他的语言。生那么练,后来我把这个范围逐步扩大,今天学一句话,明天学一句话,后天再学一句话。积累下来,受益匪浅。从我个人来说,他们德国旅游团,他们一说英语,我就知道是从德国过来的。在偶尔的时候,比如看他们的外国朋友们,他们不用说一句话,我就知道他们是从德国过来的。我看他长得什么模样,我能看得出来。因为这个并不难,就是一种条件反射。德国过来,法国过来,我在那儿呆了四年半。这是俄国的。外国游客,一听见我说话,吓一抖索,他们说,我没说话,你怎么知道我是哪个国家的人。法语,基本我能写,现在读一些书,能读懂,现在学德语的时候,生背。
【主持人】 等于您俄语口语化。
【刘文立】 我在13门外语能说这些话,老外一听,他们能学,因为在他们堆里学的,在他们堆里说,在他们堆里练。说这些话,老外一听,百分之百懂。
【主持人】 很强的实用性。
您刚才说,一看他们就能看出他们是哪儿的人。比如德国的您怎么能看出是德国人?
【刘文立】 德国人的眼窝比较深,白头发比较多,个头相当高。一般从法国过来的,鼻子是鹰勾鼻子。
【主持人】 在北京这个地方,属于世界各国的人都有。
【刘文立】 学法语,还有挺有意思的一件事,我在想,在工作岗位上学法语可能还不太过,在我们家边上有一个涉外餐馆,那个时候有一个法国游客过来,我听他们说,可能会说一点英文,我想跟他们拉拉关系,我想办法过去以后,哼了段马赛曲,特别特别好。我问他是不是法国人的朋友。我记得那个时候他给我写了四五十个句子,后来,他们正吃着饭,我就先回宾馆吧。
【主持人】 相当于咱们在外国的时候,有一个外国当地的朋友跟咱们唱国歌,那肯定特别高兴,太亲切了。
刘大哥,现在有网友问,您一下子学十多种语言,会不会弄混?
【刘文立】 这个非常非常难,必须得形成条件反射,比如说说的时候,从日语、法语,特别容易混。有的时候见了日本人,说的法语,学语言,这是任何人都能学得好。比如作为我个人讲,我觉得就是用条件反射,咱们到外国以后,一个外国小孩,也没上过学,天天在那个环境里呆着,见了日本朋友以后,本能的在他的环境里,用他的思维,把别的语言全部忘了。如果你到法语圈里,说点法语,把别的语言全都忘了。
【主持人】 等于除了背之外,还要时间长。
【刘文立】 个人看来,学语言,最关键是练一种不害怕的意识,你看那儿多漂亮,咱们说外语往往说,你看那边多漂亮,多好看。没有神态,老外最忌讳。咱们中国人往往去浙江那一块,他们都不一定很清楚。一个外国人从那么老远到中国来,他对这儿也不是特别清楚。可以刹那间,拉近我们中国和世界的距离,我个人感觉很有意思的。
【主持人】 等于说要是咱们去远方的话,马上过来,别的人跟咱们打招呼,如果目的性很明确,肯定会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
【刘文立】 如果说,我跟你交个朋友,真正出于帮你的朋友,这个老外,觉得你是一个朋友。
【主持人】 听说您在一开始,学英语的时候,还有一个动机,您当时遇到一个特尴尬的事?
凭外语参加了奥运会北京火炬接力
【刘文立】 95年世界妇女大会的时候,问了半天,就yes,No,那一刻,我就觉得特别特别别扭,人家外语老师过来说的那么棒。当时我们公安局会英语的人非常非常少。有一些人说,你肯定会成功,有人说,你肯定成功不了。有的朋友,自学外语人能成什么气侯。我刘文立的学位跟别的学位不一样,我并不是考四六级,我也不是为了考一个洋学历,我真正是能在我的本职岗位上能够为奥运服务,这就是成功。正因为这个,所以去年奥林匹克组委会推荐我当奥运火炬接力手。我去年跑雅典奥运会,跑雅典奥运圣火。
【主持人】 您能给我讲讲当时的情况吗
【刘文立】 我记得去年在1月份,当时北京要招手五名普通市民做奥运火炬接力手,我想写一个东西试试看。我说我原来是一个普通的公安民警,在公安局,还是干电工活儿的公安民警,我做梦都没有想到今天能够成为名人,代表一个区参加英语比赛,拍了东方时空节目。我能因为这个,一下子带来了变化,我说你找一个专家、学者,找一个运动员,可能他有他的局限性,让我这么一个普通人参与奥林匹克,可能更具有现实意义。大伙儿就在身边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
【刘文立】 我记得没有过三个月以后,他们来了一个电话,说您的信我看了,您已经入围前十名了。实际上这纯粹是撞的。后来,在那个时候最残酷的是,去年3月17号的时候,最后要10里挑5,我说这个时候被刷下来太可惜了,后来我当时想了一晚上,嗓子都肿了,抽了一晚上烟。我在想明天说什么好,我记得,我说了这么一句话,我说,在我个人看来,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我们首都公安民警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参与奥林匹克是我个人的梦,也是我们北京五万多公安民警的梦,我代表的是最优秀的群体,我今天必须要成功,我一定能成功!后来我说话声比较大,魏先生说,难道你这儿说有一点威胁评委,我说非我不可,我今天没有退路,这些都是奥运给我带来的变化,我要拿我的现身说法,后来魏老说,说了十分钟走了。我这个时候想,威胁评委太不合适了。到下午四点的时候,魏老宣布名单说,刘文立。魏老说,选了他,就是因为他有执着精神,奥运就是要选这样的人。
【主持人】 怀着深刻的愿望,您以英语的形式,实现您对奥运做贡献的梦想。参与奥林匹克,是普通人的事,打乒乓球是为奥林匹克,我学外语,为奥运服务,也是参加奥林匹克。我跟奥组委领导聊天,我拿我的现身说法,说出一个普通民警的奥运故事。
【刘文立】 奥运会也成为您现在学习英语的一个动力。原来北京有一个节目叫通向2008,我上了十期通向2008。那个节目通向2008是每个人的梦,作为一个普通人,给组委会出一个主意,或者是想一个方案,都是参与奥林匹克。如果学不了外语,我就练,一个微笑,也是参与奥林匹克,他们觉得,北京人变得越来越友好了。
【主持人】 确实是,我记得当时咱们入选成为了2008年奥运会举办方的时候,那个时候全北京沸腾了,晚上大家出去狂欢,大学里,大家也是敲锣打鼓,把脸盆全都当成锣那样使劲敲。当然光这样还不够,咱们不能光高兴,还要成为参与者。
【刘文立】 那天晚上听了"中国,北京"觉得一般,后来我看到敲锣打鼓的时候,我正在敲摩托车在外边巡逻。我当时看见他们放炮,我想管,但是我不能管,看一个普普通通的百姓,那个时候看到民族的凝聚力,特别受鼓舞。我说学那么多年外语,没白学,终于有用武之地。那天晚上,特别激动,拿了英语书,重新看了一遍。在2001年考了第一名,从此我成了新闻人物。我到今天为止,并不是刘文立学的好,因为北京2008的大环境,我除了奥林匹克,什么都不知道,但是我对奥林匹克有感激之情,这些都是北京2008给我带来的变化。
【主持人】 我觉得您是能动性很强,无论是练英语也好,还是练其他语言,还是参加火炬候选人也好,您想到了,就去做。而且很努力的去做。
【刘文立】 我觉得什么东西都得有投入精神。我现在因为学外语,得了一身的病,头上得的牛皮藓。见到老外这么开心的一聊,背后没有一个开心的故事。那个时候我见北京外语学院一个本科生,他考托福考了相当高的分,他的同学说,他非常非常苦,背东西,没有时候的背。那个时候晚上11点半了,那个时候看见大学生,还开着灯。我觉得,那一刻特别受鼓舞。我说你们20多岁的人能拼,我们快40岁,也一样能拼。
【主持人】 真的是十年磨炼出来辉煌的感觉。很短时间的成功是隐藏在很长时间的准备后面。
【主持人】 刘大哥,您是得过什么样的英语证书呢?
【刘文立】 我现在唯一有的是口语高级优秀奖通过了。这是第三届全国英语电视大赛的特邀嘉宾、评委。
【主持人】 好,谢谢您。
您学了英语之后,生活有很大变化。这些都是您上的一些报纸、杂志。《中国娱乐信报》、《中国公安报》,《京话时报》、《北京考试报》、《中国画报》。您上过多少种刊物?
【刘文立】 估计有4、50种。这些刊物说来说去,都是同样一个故事,同样一个事。
【主持人】 所有人听到您的报道的时候,都觉得非常新鲜有趣,但是您一直在给大家讲同样一个故事。
【刘文立】 我实际上是一个普普通通一个人,谁通过努力,完全可以跟我刘文立一样,实际上不难。
刘文立(左)与主持人深绿雪人合影
获得外国同行的珍贵礼物
【主持人】 您在学英语的时候,您的生活也改变了,那您能讲讲,在这个过程中,一些难忘的事情吗?
【刘文立】 因为我在7月份的时候,公安局拍了我的一个个人小品,那个事说的是见到一帮外国朋友以后,拿图找了半天,坐了10多分钟,后来他跟我说,想找一下中国餐馆吃饭。我过去给他写了几个字,请带我去王府井商业一条街去中国餐馆说话。我说了几句话,后来转了一圈,穿了一个黄色的风衣,我一看我们俩同行,他说,这个条,是你给我最好的礼物,我也送给你一个礼物,把身上的臂章撕下来,那个色跟我的色一样,这个是作为同行的一个纪念。后来我看那衣服都快撕烂了。我觉得,学语言,真的是人的心的交流,那么多年外语没白学,虽然刘文立没有考过托福GRE,但是高级优秀通过了。我觉得学外语不仅要创造一种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创造很多社会效益,我算是成功了。像他们送给我一些小纪念章,家里存了7、80个。
【主持人】 您能说说,您对英语等级考试的看法吗?
【刘文立】 作为自学英语的人来说,考托福、GRE意义不太大,因为我在本职工作当中,练听和说的机会比较多。做那些题,在我这儿意义不大,把正确答案背下来,变成自己的话这就是成功。做的题做得最高分,做到最后,并不一定好。作为普通官民,把一些文章熟记下来,把正确的背下来,把错误的选择、填空,把那个词写上去,把那句话背下来,就完了。因为他们大学生可能有很多学习机遇,我们工作比较忙,每天加班、值班,只能是生背文章。
【主持人】 您现在在哪儿,做什么样的工作?
【刘文立】 我是一个普通的公安民警,第一,我要干一些公安局的活儿,比如办案子,还有抓人什么的,还有一般的巡逻。第二,我现在负责派出所一些翻译的事,比如老外报案以后,被人抢了或者是被人偷了以后,负责涉外的事,还有景山办公亭治安的一些事。
【主持人】 您说在十年前,您和您的同事很多都不会英语,现在怎么样?
【刘文立】 现在比我强的人相当多,现在一批人学外语,都是为了服务北京2008。在我看来,并不在于考什么东西,而是拿我的事现身说法,这个东西也不是特难学,每个普通人,通过努力,都能学好。而并不是说我考一个什么东西,或者是比一个第一,第二。我觉得这个挺有意思的。
【主持人】 您觉得您现在最大的意义就是一种服务。现在强人比较多,我记得去年大学还没有毕业的时候,在东直门碰见一个老外,我旁边还有一个阿姨,50多岁,穿得比较朴素,当时那个老外问我,我也听得比较糊里糊涂,我大概知道他应该在东直门下一站下车,我不知道怎么说,我说了一个东直门Station,然后那个阿姨就滔滔不绝跟那个外国人说起来,当时我就听傻了。过了一会儿,那个外国人下来,那个阿姨下来说,小姑娘,还不成。
【刘文立】 这种东西就是需要你反反复复背,学外语,老外可能40多岁,他从生出来以后,在那个环境呆着,看新闻,看电视都是他的语言,所以他本能的,进入的骨头缝了,作为中国人没有这种语言环境,需要反复锻炼,比如听收音机,或者是找老外闲聊天,外语学院,研究生毕业的,老外跟你说的,你能听懂70、80%,这就是好。其实,并不是。因为他跟你说的都是最慢的速度,那词怕你不知道,给你挑最一般的词。他们自个儿说的话,你可能只能听懂一半。他们自个儿说得,好的能听懂三分之二。
【主持人】 有的时候听外教两个女老师聊天,一句都听不明白。
【刘文立】 他们那些语言,给你翻译成中文,你也不见得知道。因为有好多事,你跟他说了半天,他跟你说了半天,好多东西沟通起来非常难。学外语非常难,因为你必须各个国家的事知道一点,比如看了一些东西,或者是从网上查一些东西。一说什么,你都不知道,我觉得,跟老外想套词,第二句话最不好说。比如咱们一聊天。把他们那些事编成一些常用的句子,说他们国家最自豪的一些事,他特别愿意跟你聊天。你最尴尬的时候是第二句话。
【主持人】 您现在还怎么继续学呢?
【刘文立】 每天看一下句子,听一些英语新闻之类的,更重要的是,听跟看跟写代替不了说,说是非常非常难的,比如,你要想说会一句话,并不是特别容易。月子里边的病,还要在月子里面养。你要想学好,必须亲自跟老外说,当不害怕之后,像跟别人闲聊天一样,这样才能练好。你看书,没有练过嘴,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一聊天,那么一说,边上一坐,好多人一看,那个时候你就忘了。你说点法语,变成自己的话以后,非常难。如果你光做一些题,做题的同时,嘴千万不能忘了这个,因为练嘴是练肌肉的协调能力,其实还是需要练。
【主持人】 现在推广全民外语,很多人常年在那儿背单词,都没有效果。
【刘文立】 背单词是对的,但是绝对是失败的。因为有许多朋友背中译汉,背完以后,还是不知道怎么说。把那些词变成句子,然后用辩证思维,比如咱们说中文的时候,你这一想的时候,把所有的话都说出来,说20分钟,说一个东西是一挂链子,而不是单个词。一起用形象思维加上链状记忆,把那些长句子变成自己的话。
【主持人】 经常看影碟,会不会有一些作用呢?
【刘文立】 有。那种作用,倒还成,但是那种东西,必须嘴得说。你如果光看,听大美说了半天,我想把口语提高一点,听了7、80遍,结果把收音机关了以后,还是不会说。
【主持人】 你自己脑子里知道这个发音,但是不会说。
【刘文立】 我们往往说英语的时候,老外要发音漂亮,老外说话跟中国人发音不太一样,就像唱歌一样。你如果拿中文这种语调说英文,风格就没有了。我看见老外说,一边这样、那样。甚至我有的时候跟同事练练这个。他说他的话,你的手动,就非常平平常常一件事。
【主持人】 当时外教来的时候一开始觉得外教说得不好听,没有我们的英语课代表说得好听似的。
【刘文立】 听老外说话,觉得非常难听。我学的英国伦敦式的,其实英国调非常不容易,那个弯起码拐七八个弯。美国人说话比较慢,鼻音特别特别重。英国人说话特别特别快,英国伦敦那儿的调最不好学。英国人是轻,说话的速度特别快,大老美说话特别特别慢。
【主持人】 美语相对来说好学一点。英文调特别特别不好发,都特别特别深。这些都是您在跟外国人实际交流,然后帮他们服务这个过程中得到的经验。像很多自学外语的朋友,他想找这种机会,怎么找呢?
【刘文立】 我觉得离北京不太远,人民大学北京英语角,我们家在丰台边上住,我一直骑摩托车过来。我骑差不多得有40多分钟,到那儿就练。学英语,学得比较好的,可以跟别人讲一些事。如果说水平低的,听别人说,你再加上自个儿的话,今儿说一句话,能够把你学的东西卖弄出去,这算成功。今天练一句话,明练一句话。但是千万不能怕寒碜,大大方方的说,学英语并不是偷偷摸摸的说,就是学给别人听的,你往往第一次的时候,刷脸通红。
【主持人】 我也是,有印象。
【刘文立】 慢慢时间长了以后,就好了。
【主持人】 关键是张开嘴说。
谢谢您。
时间快到了,我们的访谈快结束了,谢谢广大网友关注本次访谈,也谢谢您!
您能给我们网友用多种语言说一下再见吗?
【刘文立】 谢谢。
【主持人】 谢谢各位网友!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