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警方训练民警实弹练习“射歹徒不得误伤群众”
民警正在实弹练习射击 摄影/本报记者 汪震龙
“以前训练打靶,我们只平射打一个靶子,这次训练,在靶子周围还有三个靶子,代表群众,是不可以伤到的。”16日下午,在北京警察学院市公安局武装巡逻车专项培训中,教官组负责人、刑侦总队第五支队副支队长李强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此次培训重点是人流中合理处置不伤群众,射击训练中与以往不同,主要训练仰角射击和俯角射击,射击时除了要不伤到嫌疑人旁边的群众,如情况允许还要注意不要打到嫌疑人身后的高楼窗户内。
一个嫌疑人靶配三个群众靶
16日在打靶现场,北青报记者看到处突民警分别使用97-2防暴枪和左轮手枪进行射击,而靶位则与以往不同,在嫌疑人两边和身后都还立着一个靶子。
“这代表嫌疑人身边的三名群众,身后的群众距离嫌疑人只有两到三米,我们考核要求是准确击中嫌疑人还不能打中群众。”李强说,这次射击的一个重点就是仰角射击或者俯角射击,这也是为了保证在击发时不会伤到群众。如仰角射击,如果在10米之内半蹲射击,就不会打到周围的群众,这样民警心理负担小了,射击精度就会更高。如果时间充裕,民警就可以选择最合适的射击角度,如两座楼之间的空隙,这样子弹既打不到后面的群众,也不会打到高层建筑的窗户内。
练俯角射击让嫌疑人无法动弹
李强介绍,经过实战调查,如果子弹打到嫌疑人身上,不是致命部位的话,止动效果比较差。俯角射击培训民警打嫌疑人的腿或者胯,如果骨盆挨一枪,嫌疑人最多只能原地站着,不能再行动,在处置时也方便多了。
同时,他还告诉北青报记者,97-2防暴枪有5种子弹,包括布袋弹、杀伤弹、动能弹、催泪弹和痛块弹。此次训练使用的是布袋弹,这种子弹主要用来处理个人极端行为,平时巡逻时防暴枪中使用的一般也是布袋弹,这种子弹不致命,打人以后不会流血,但会痛得动不了,属于非杀伤性武器。他表示,巡逻车上民警配备左轮手枪和防暴枪,可以处理各类突发事件。
另外在武装处突工作中,民警始终处于高度戒备状态,此次培训增加了在高压状态下迅速出枪的实弹射击的培训内容,要求参训民警出枪速度一般控制在1秒至1.5秒之内。
北京警方训练中首次应用彩弹枪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此次训练中北京警方还首次应用了彩蛋枪,在街区培训模拟嫌疑人伤害群众事件中得以应用。据李强介绍,这主要是为了提高训练质量。他介绍,以往训练中,人与人对抗不可能真的开枪,这在训练中就打了折扣,使用了彩弹枪,不仅可以真的开枪,还能看到民警打中部位。他说:“开枪与不开枪处置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压力肯定不同,使用彩蛋枪可以提高民警心理抗压能力和适应性。”(记者 李涛)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