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公安分局闯出练兵新模式
查缉战术演练
擒拿格斗
体能竞技
射击比赛
记者在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采访大练兵活动的几天时间里,浦东分局从领导到民警的精神面貌和一整套务实、完备的长效练兵机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分局将大练兵工作日常化、实战化、实效化,不但提高了队伍综合战斗力,优化了警力资源配置,也让民警尝到了甜头,让人民群众感到了变化。1、“五个一”:带动岗位练兵大热潮
浦东分局的民警们形象地用“五个一训练工程”来概括他们实行的这种长效练兵模式,它包括每日一学、每周一练、每旬一轮、每月一考、每季一赛。
5月18日,记者来到浦东分局采访,正好遇上“每季一赛”活动正在举行。在浦东分局警察训练中心的地下靶场内,124名基层民警正在参加射击比赛,这是五项技能比赛中的第一项比赛,包括武器分解集合和射击。武器分解集合分蒙眼和不蒙眼两种,射击是22秒10发子弹限时限速射击,分立姿、跪姿。浦东分局警察训练中心的韩林伯主任告诉记者,以前,有的岗位上的民警不会用枪,很少打靶,看到枪甚至有些怕的情绪,现在民警的射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5月19日,在浦东的一个临时停车场里进行了五项比赛中驾驶项目的比赛。警务车辆驾驶,分港湾式倒车和快速绕障碍两个科目,要在20到30多秒的时间内完成,这是所有的警种都通用的科目。记者了解到,民警们平时出警时由于任务紧急,出交通事故的事情非常多。浦东分局装财科科长告诉记者,这项科目的训练对车的要求很高,轮胎磨损得厉害,但局长的一句话让他们练得更欢了,他说只要是用于训练,就不怕花钱多。在比赛现场,罗山新村派出所教导员金咏告诉记者,他们派出所有三位同志参加了此次“每季一赛”的五项比赛,其中还有一位女同志,总体成绩还是不错的。大练兵活动开始后,他们每天都有训练,许多的训练活动都利用业余时间,民警们都很有热情,而且大家觉得这些科目对自己的工作、对民警个人的素质都很有好处。
金咏说,这次参加比赛的民警分解安装手枪动作非常熟练,有的仅用了13秒,派出所参赛的女民警也在20秒内就完成了。他们所里转业干部多,通过大练兵活动,提高了他们实际处理工作的能力,执法程序也规范了。像电脑比赛,过去一些民警尤其是年纪大的同志不是很熟练,为了强化这项基本技能,分局规定个人考核不合格的不能评优,给了一些压力,使他们克服了惰性,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2003年,上海市公安局全能大比武评选出了十佳民警,浦东分局交警支队的陶杰和朱震华就是其中的两位。19日在比赛现场,他俩给大家演示特种车辆驾驶项目,刚刚表演完的两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们比画着说,如果驾车技术一般,在处理一些紧急情况时就往往容易仅仅是采取刹车的办法,但刹车有惯性,往往会造成事故或损失,学了特种车辆驾驶就可以及时避开障碍。分局有些派出所的管辖范围是城乡结合部,道路通常都很窄。有一次接到110报警,有个群众服安眠药自杀了,但道路很不好走,要在S形道路上前进倒车,甚至救护车也开不进来,但他们凭着练就的技术在第一时间将群众送到了医院并成功地挽救了其生命。
大练兵也是一个发现人才的好机会。刑侦支队隋剑平告诉记者,他们支队的康剑华在全市刑事技术大比武中名列前茅,随后在资格竞岗中被提拔到了副大队长的位置上。记者了解到,2003年全市大比武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几名民警先后都提拔到了区大队的领导岗位上,康剑华告诉记者,大练兵对他个人的技能上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他走上领导岗位后又把学的东西带到了大队里,帮助民警们在实战中更好地提高。
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浦东分局副局长赵荣根在全市处级干部的比赛中获得汉字输入第一名,大家赞叹佩服不已,局长带头成绩这么优秀,民警们怎么能不高标准要求自己,积极训练呢!
2、四模块:突出练兵操作性
记者在采访中体会到,浦东分局大练兵活动的一个最大特点是操作性强。浦东分局副局长赵荣根说,他们的大练兵活动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运作,切实把操作性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
在横向上,他们按照必训内容,将大练兵的训练模块分为四个基本类:一是基本知识培训模块,突出政治理论、法律法规的学习,以自学为主;二是基本体能训练模块,主要以《公安民警体育达标标准》为基本要求,采取岗位练兵和以赛促练形式,用达标推动;三是基本技能战术、专业知识学习和岗位技能训练模块,依托分局警察训练中心,集中开展警用手枪射击、盘查缉捕战术、警务车辆驾驶、计算机应用和警务外语会话等五项警务实战技能、各条线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的练兵达标活动;四是警察基本素质训练模块,主要通过开展遵守《内务条令》夺标竞赛活动,注重日常养成,重点培养民警良好的文明习惯和个人修养。
在纵向上,按照“点上学、块上练、条上比”训练组织形式,倡导“随时、随事、随地、随人”的练兵理念,将大练兵的训练模式分为三类,即集中强化训练模式、基层实战带教训练模式、岗位分散型练兵模式。他们充实、健全分局警察训练中心的力量,组建由指挥处、治安支队、交巡警支队、刑侦支队、法制办等单位组成的松散型教学研究小组,制定出操作性、技能性和实战性强的教学材料,分层分类分级进行授课;同时,广纳人才,充实兼职教官队伍,组建教官团“送教上门”,并探索完善基层带教制度,开辟网上教学,外延教育领域。
在浦东分局警察训练中心采访时,训练中心韩林伯主任告诉记者,今年第一季度他们培训主要以五项比赛为重点,第二季度则是业务技能的培训。培训课程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订单式”培训,每年训练中心都要到基层调研三个月,切实了解基层民警岗位技能培训的需求,然后确定一年中的培训课程科目,再由各基层单位选择时间、科目进行培训。这种“订单式”培训方法非常有针对性,也很人性化。基层单位和民警个人都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调整时间,这样实际工作和练兵活动都能很好地得到保障,避免了一刀切式练兵的弊端。
在训练中心,正好一个笔录制作的培训班在上课,47名派出所的基层民警将在这里进行为期10天的轮值轮训的培训课程。韩主任告诉记者,笔录制作培训课程还包括英语笔录制作,这对受理涉外案件的能力有直接的提高作用。在查缉动作的练兵培训课程中,他们将实战案例编进去,组织抓捕,看小组配合是否合理,实际效果非常好。廖晓松是浦东分局指挥中心的指挥长,他告诉记者,指挥中心刚从社会上招了一批文职人员,经过大练兵活动,这些新招进来的文职人员掌握业务非常快,一个月就能胜任工作了,充分体现出这种贴近实际的练兵效果非常好。
3、四渠道:开辟练兵保障基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了给大练兵活动创造一个强有力的基础保障,浦东分局立足自身、依托社会,积极开辟练兵保障渠道,有效解决了“强兵无利刃”的问题,有力地夯实了练兵基础。
渠道一:依托社会,落实投入,创造良好的练兵环境。分局舍得在教育训练上进行大投入,大练兵开展以来已先后投入200余万元,用于进一步完善警察训练中心和现代化多媒体实弹射击训练馆,建立民警培训档案、培训手册、管理系统等配套软件建设,连同各基层单位因地制宜设立练兵点;同时,分局充分借助社会力量分别在全区的东、南、西、北各建立了一个警务驾驶和警务外语会话训练点,切实为基层民警构建了良好的练兵环境。
渠道二:精心组织,整合资源,强化练兵组织实施力量。分局及时整合各方资源,落实了从上至下的组织实施机构,形成了由基层练兵责任人、联络人及小教员组成的练兵管理网络;为每个基层单位培训了10名小教员;引入了20名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和理论素养的民警为兼职教官;聘请了20余名局内外具有专业特长的专职教官和老师,充实师资力量;同时还认真落实专职教师与实战部门业务骨干双向交流制度。
渠道三:挖掘内潜,开拓创新,创建全新的练兵模式。大练兵关键是要面向实战、贴近实际、注重实用、追求实效。他们运用课堂传授、技能培训和实战演练等方法,形成链式互动的以教引路、以训促战、练以致用、交叉融合的“战训合一”练兵模式,并深化了“五个一”训练工程,进一步拓展教学模式,扎实开展“四随”常态训练。在大练兵活动中不断完善多媒体教学、讨论教学、案例教学等直观化、互动化、实战化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掘网络资源,开展远程教学练兵。
渠道四:打破陈规,锐意进取,拓展训练方式方法改革新方向。固定呆板的机制不能保证大练兵活动的持久活力和引力,必须因时因事,动态跟进。在2005年的大练兵活动中,浦东分局结合构建现代勤务机制的需要,又在训练机制上大胆尝试,积极拓展训练方式方法改革措施。一是权力下移,组建了自下而上、条块结合的一体化教育训练组织领导体系,将自主权下放到基层一线,根据基层实战反馈需要调整培训组织形式。同时启动“订单式”教育,各基层单位结合业务与队伍实际,根据分局每月发放的学习配档表,由单位自主调配学习内容、训练进度和参训人员,形成“自选时段、自选项目、选派结合、逐一过关”的培训方式。从而实现了四个转变:培训组织由指令性向自主性转化,培训课程由混合型向专业型转变,培训形式由说教灌输式向引导互动式转变,民警参训由被动性向主动性转变;二是开展教学形式改革。包括建立民警“学分制”培训档案的个人综合评估系统;丰富网络电教内容,增设网络答疑解惑专栏;建立各专业岗位的试题库,分层分类分级专项业务培训;实行“训考分离”和实战考核等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从而使大练兵活动由追求“声势型”向重视“实效型”转变,由被动“指令型”向主动“自主型”转变,由传统单向“灌输型”向双向交流“吸收型”转变,由纯粹理论“应试考”向实战模拟“应用考”转变。三是实施集约型轮训模式。采取短、平、快的方式,分期分批分类别地对各岗位民警进行集中轮训,避免“多头开花、成效不大”的现象,既解决了基层单位的工学矛盾,也增强了岗位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构建“能力为本”的练兵机制
在采访中,赵荣根副局长告诉记者:“在推进大练兵活动中,浦东分局着力于努力构建一种培养‘能力为本’的练兵机制,建立全方位的人力资源评估及素质测评体系。以现代警务运作机制需要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构筑人力资源供给衔接机制。”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浦东分局把民警的大练兵实绩纳入人事管理制度和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范畴,直接将大练兵成绩与个人立功受奖、晋职晋衔、创先评优等相挂钩,并不断完善民警教育训练及岗位练兵的综合达标考评体系。根据不同的年龄层次和岗位职责明确民警教育训练考核(评)档次,分层分类设定公共岗位、专业岗位和特殊技能岗位的训练达标线。同时浦东分局将大练兵工作与考(核)察各级领导干部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在大练兵中的率先垂范作用。在干部综合考核(察)与管理中,将练兵训练内容突出、专设,把领导干部个人的大练兵成绩和组织本单位大练兵的总体情况纳入其考(核)察范畴,与其单位评优创优和个人立功受奖、职衔晋升等挂钩,促使单位领导切实将大练兵工作抓真、抓实、抓出成效。
浦东分局把民警参加大练兵的情况和考试考核结果计入训练手册和电子档案,实行跟踪管理,实行奖优罚劣,对成绩优异的单位和个人拨专款进行奖励,对不达标的民警不予晋升警衔和职务、不得立功受奖,并限期调离相关工作岗位。
此外,分局还根据各警种各岗位对民警素质要求的不同,实行岗位等级与岗位薪酬挂钩的岗位责任制。在完成全部警种的首次任职资格考试的基础上,将主要警种的任职资格考试向全体民警开放,定期组织各警种任职资格自学考试,鼓励民警通过考试取得其他警种(岗位)的任职资格;逐步将取得任职资格作为岗位流动、薪酬多少的必要条件。将育人与用人、报酬等紧密衔接起来,将民警实现自我价值与公安队伍实现战斗力提升的目标统一起来,使民警参加大练兵既有压力又有动力。
2004年,分局以优异成绩被公安部首期评为“全国十家大练兵先进单位和联系单位”;并且在这一年里分局创下了建局12年来的四个记录:一是分局完成市局下达的目标任务总体情况最好;二是分局案件侦破率工作同比上升,全区盗窃、“两抢”案件破案率最高;三是新区刑事立案占全市刑事立案比重最少;四是分局政风行风测评总分和群众满意度在新区政府部门和公共服务行业中排名最靠前。这四个记录,展示出分局无论在业务质量、队伍形象还是综合管理水平上,都有新的突破、新的提高。同时,在2004年里,因受益于教育训练成效的民警中就有两人提前晋升职级,九人走上了领导岗位,还有一名民警荣立二等功、13名民警荣立三等功、45名民警受到嘉奖、86名民警获得业务标兵称号。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