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警察培训>详细内容

警察培训

山东公安多种教育培训机制锤炼精兵强将

来源:人民公安报 作者:黄玉敏 孙丽丽 发布时间:2011-01-22 08:57:06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年来,山东省公安机关严格贯彻落实公安部的部署和要求,瞄准训练工作的发展前沿,多维度开启训练工作的改革创新,将教育训练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全方位激发了队伍潜能,强力推动了10万民警训练质量和业务技能的大提升。

  以先进的教育培训理念为指导

  举办各类集中训练班2379期,先后有121586人次受训

  山东省公安机关以先进的教育培训理念为指导,以领导干部大培训为引领,大教育大培训工作蓬勃开展。各级公安机关结合民警岗位职责和警务工作需要,坚持政工部门搭台指导,业务部门唱戏组训,广泛组织开展了各级各类专门业务训练、知识技能更新训练及丰富多彩的岗位练兵活动,有效提升了广大民警的专业素质和技能。去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共举办各类集中训练班2379期,先后有121586人次受训。

  此外,山东公安机关还创新基地建设理念,提出 “训练环境像实战场景、训练场地像实战场所、训练方法是实战用法”的基地建设理念,目前,全省已建成4个省级训练基地、17个市级训练基地和136个县级训练基地,保障了训练工作的开展。同时,倡树警务实战安全理念,组织编写了《警务实战指挥教程》和《警务实战训练教程》,培养组建了一支水平较高的省级警务实战教官队伍,并通过开展骨干教官培训、举办比武竞赛、强化监督检查等形式,推动落实基层和一线民警每年15天的警务实战训练,使安全理念广泛普及,深入人心。

  推出系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将全省公安民警细分为5个层次108个岗位,分岗位开展素质能力训练

  大教育大培训是一项没有上限、永不竣工的工程,训练方式、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训练的质量和水平。山东省公安厅深入挖掘基层单位的首创经验,推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式方法,带动了训练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围绕建立 “系统规范的业务训练机制”,在目前警种划分的基础上,省公安厅将全省公安民警进一步细分为5个层次108个岗位,并组织各警种系统和山东警察学院有关专家教授编写了各岗位的素质能力训练内容及标准,在全体民警中分岗位开展素质能力训练。素质能力训练设政治理论、法律法规、业务规范与标准、岗位技能等内容,领导岗位还增加领导能力的学习训练,突出岗位工作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确保了训练工作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省公安厅统一组织开发建设了包含学习、训练、考试、管理等功能板块的民警训练综合平台,为全省民警提供在线学习服务。同时,依托平台开展网上考试,实行“学分制”管理,将民警取得学分情况与职务晋升、表彰奖励挂钩,激发广大民警参与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山东公安机关全面推行“边值边训”练兵模式,将训练的场所搬到执法、办案的实战第一线,针对工作中遇到的难点、疑点、重点问题,由具备特长、掌握方法的业务骨干现场示范、传授方法、讲解技巧、解答疑难,实现了练与战的紧密结合,取得了短、平、快的良好效果。济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在查处酒后驾驶行动中,组织擅长判断是否有酒驾行为的民警在工作现场传授方法和技巧,有效提高了其他民警查处酒驾行为的准确率。

  创新训练教学管理方式

  实行严格的退训制度,2008年以来,对3名初任训练班学员作出退训处理

  为了提升培训效果,山东公安机关还不断创新训练教学管理方式,以严格有效的组织管理,规范训练行为、提高教育训练质量。

  在各类集中训练班开学之前,对应训民警组织时事政治、法律法规、公安业务以及基本技能和体能的测试,成绩不合格的学员,取消当期训练资格,直至测试合格之后方可参加训练。这一制度的实行,为民警参训设置了一道基本素质的门槛,对民警加强在岗学习训练起到了很好的督促作用。特别是在警衔晋升训练中,因测试不合格不能参训的民警,将直接影响到晋升警衔时间,激励作用尤为明显。

  山东省公安厅引进项目管理的经验做法和培训质量评估机制,广泛推行了教学组管理模式,由任课教师和训练管理人员组成教学组,共同谋划实施教学工作,全程参与训练管理,力求实现训练教学与训练管理的统一,解决管理与教学脱节的问题。

  各级公安机关将学员训练期间遵守训练纪律情况作为一项硬性的考核内容,实行严格的退训制度。每名学员自开学之日起至训练结业时止,训练基地对学员纪律作风进行全程跟踪考评。2008年以来,省公安厅政治部对在训的3名初任训练班学员作出退训处理,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

山东公安 教育培训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