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警察“轮值轮训”带来新气象
南京市公安局先后组织了全局法律知识竞赛、宪法知识培训、依法行政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公安法律知识培训200场次,基本达到了“人人参加培训,人人受到教育,人人得到提高”的目的。
同时,他们在全局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公安民警体能达标活动,明确要求在编民警(男55周岁以下,女50周岁以下)都必须参加男子1500米或女子800米及三分钟30米往返跑,从最近的达标考核情况看,全局共有4480人参加了考核,绝大多数民警顺利达标。去年底以前,全市公安机关以分县局和有关业务部门为单位,采取个人自学、集中培训、以案析法、模拟演练等形式,对照各自薄弱环节,边干边练,全局4500名45周岁以下基层民警普遍轮训了一遍,使绝大多数民警达到“五会”,即会徒手防卫与控制技术、会使用警械、会搜身带离、会使用武器、会现场急救。
南京市公安局在实际工作中,逐步建立健全了“轮值轮训”机制,突出做到“四个坚持”:
一是坚持个人申报、组织审核制度。要求全局35周岁以下、二级警司以下的所有在编民警,晋升上一级警衔的,必须在当年1月向所在单位政工部门提出书面申请,政工部门进行训前资格审核后,根据本单位总体工作安排,分期分批组织符合条件者参训。
二是坚持训前测试、达标参训制度。各单位要对参训民警进行训前体能测试,男子1500米、女子800米跑成绩合格者方可报名参训。民警参加“轮值轮训”后,特警支队组织参训学员复试,凡体能不达标者一律退回,并由所在单位补足名额,市局定期通报各单位训前体能不达标者退回情况,并在年终目标考核时每退回一人次扣一分。
三是坚持特殊情况,申请另训制度。凡因公致伤、致残或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哮喘病、关节炎及传染性疾病等不宜参加体能训练的民警,应在当年1月向本单位政工部门提出书面申请,所在单位领导审核后,填写“另训申请表”,并在指定时间,经市局指定医院诊断并出具医疗诊断书,报市局政治部审核,经审核同意,由市局政治部适时利用双休日组织有针对性的集中训练。
四是坚持综合考评、末位复训制度。每期培训结束前,组织对所有参训民警的学习、训练情况及日常表现进行综合考评,按考评得分高低列出名次,末位复训率为1%%,末位者不得颁发结业证书,不得晋升警衔,并需重新参加培训。
截至目前,全局先后有四人在综合考评中被评为末位,三人因身体不适被停训,10人训前测试不达标被退回,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参训气氛。
在每一期轮训中,南京市公安局注重科学管理,充分发挥管理工作服务教学、服务学员和管理育人的三大功能,努力做到“四个加强”: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局专门成立由市局党委书记、局长孙文德总负责,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全局“轮值轮训”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建立两个训练大队,负责制定训练计划,开展日常管理。二是加强管理规范。市局分别制定了《学员管理规定》《警务化管理实施细则》《行为规范考核实施办法》《学员量化管理扣分规定》等规章制度,实行封闭式管理,树立24小时都是正规训练时间的意识。三是加强设施设备建设,市局在轮值轮训之初一次性投入资金95万元,对宿舍和食堂进行了改造,并建造了具有转动靶、摄像监控等功能的军用手枪射击场及多媒体教室。四是加强考核激励措施落实。考试考核不合格者必须进行补训、补考,补训补考仍不合格者,当年公务员年度考核评定为不称职,予以离岗培训,同时市局每期按学员总数12%%的比例评选优秀学员,目前已评选了110名优秀学员,有效调动了学员的积极性。
“轮值轮训”队伍实行全天候备勤,一旦接到指令,学员在五分钟之内完成紧急出警。一年多来,训练大队先后参加了400余次急难险重任务,出动警力8000余人次,为完成各项公安保卫任务和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突击队、生力军作用。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