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家公安民警心理训练实验中心探访记
| |
面对歹徒,选择迎刃而上的他们,心里并不是没有恐惧;
眼见战友牺牲,坚守岗位的他们,也会为此感伤、情绪低落;
看见血肉模糊的尸体,他们也可能会恶心、吃不下饭;
在人们的心目中,警察应该个个都是钢铁硬汉。其实,由于警察随时可能身处令人窒息的紧张氛围,遇到触目惊心的恐怖场景,使得硬汉们成为心理危机的“易感人群”,他们的内心承受着数倍于常人的压力。警察和普通人一样,也会出现挫折感、心理障碍或心理危机。
几年来,全国公安民警心理训练大连实验中心积极探索、完善民警心理训练机制,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倾力建造起了一个关爱健康、呵护警心的“心理按摩室”。
“心理按摩室”内解心结
2008年11月,辽宁省大连市公安局某分局民警孙某和王某在处警的过程中,遭到犯罪嫌疑人持刀袭击,孙某果断开枪将其击毙。事发后,两位涉案民警均出现了明显的失眠、胸闷、心悸等心理创伤反应。
民警孙某说:“事后的一两天,脑海里总会反复出现开枪时的一幕。”
针对此情况,大连实验中心在48小时内立即对当事民警进行了全封闭的心理干预服务。
在根据对当事人问卷式的心理测评后,中心制定了详尽的心理干预方案。在五天的集中封闭恢复中,心理咨询师先后对二人进行鼓励宣泄、绘画疗法、放松训练、催眠治疗等一系列心理恢复性治疗,并借助高压静电治疗等先进仪器设备的帮助,使其逐渐恢复了事发前的状态。
“那些日子跟心理咨询师说说心里话,让我轻松多了!”坐在记者面前的民警孙某又露出了昔日灿烂的微笑。
大连市公安局一名基层民警,在2001年至2006年期间,先后经历了开枪击毙犯罪嫌疑人、目睹同事坠楼身亡、遭遇醉酒犯罪嫌疑人殴打3次重大危机事件,这3次事件造成该民警心理压力过大,具体表现为严重失眠、食欲不振、体重明显减轻、恐高、情绪易波动、偏激、人际交往能力下降等严重心理问题,影响了他的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
2007年4月实验中心接大连市公安局政治部批示,对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人员为其制定了详细的心理干预方案,利用国内外先进的心理危机干预手段,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其进行干预。在为期四个月,先后十余次的心理治疗中,该民警的心理状况得到了改善。目前,该民警已经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工作半年多了,经过跟踪调查和本人口述,一直适应良好。
心理干预降低巡警压力
自2007年3月份以来,大连实验中心陆续对大连市的特警、巡警、交警、社区民警等几个警种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普查。
“巡警平时接触第一现场比较多,接触到的市民和警情也比较复杂,他们的心理压力也最大,所以对巡警的心理素质要求最高。”大连市公安局训练教育处心理训练部主任王选波对记者说。
2007年3月,大连市公安局曾对全局775名在岗巡警进行心理健康普查时发现,这些基层巡警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精神紧张、焦虑、恐惧、心情压抑、郁闷、情绪易激动、暴躁、难以自控、对工作的热情降低等。
2007年5月份,大连实验中心开办了巡警心理行为训练班,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与恢复。
中心的工作人员、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叶向阳对巡警心理行为训练结果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她将心理压力指数明显偏高的92名巡警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通过前测、心理干预、后测和数据处理四个程序进行跟踪分析。
叶向阳对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实验组在接受心理干预后,除恐惧症状之外的九种症状程度明显减轻,且该九种症状得分显著低于控制组,即心理干预显著提高了大连市巡警的心理健康水平。
随后,中心又对测评中发现的心理压力指数偏高的大连市公安民警集中进行了为期10天的心理训练、心理疏导和心理恢复。
正是这种训练使大连实验中心找到了做好心理工作的突破口,也正是这种训练使全体民警认可了心理训练的重要性。
如今,心理健康测评后的心理恢复工作作为大连实验中心的一个亮点已经在辽宁省范围内推广。这项工作确保了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时干预、有效控制。
民警心理训练五大“瓶颈”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一些受访者在肯定大连实验中心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向记者透露,民警心理训练工作要想长足发展,最终实现提升公安机关整体战斗力的目标,要解决一些制约民警心理训练工作的问题。
记者经过对受访者意见的梳理归纳,初步总结出几个较有代表性的制约民警心理训练工作的“瓶颈”问题。
一是要从上到下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近年来,公安部对民警心理健康工作十分重视,每年都召开不同形式的会议研究部署这一工作,但是在绝大多数基层单位对民警心理健康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有受访者建议应该将民警心理健康训练与民警体能训练、技战术训练等共同列为民警的基本功训练。
二是解决民警心理训练投入问题。许多前来大连实验中心参观的公安机关表示,根本学不了,因为无资金投入无法建立一个功能齐全的心理训练中心,更别提日常进行心理训练的经费了。
三是民警心理训练师资队伍建设问题。记者在大连实验中心采访时了解到,该中心的6人专职人员中有3名心理学专业硕士和1名心理学专业学士,这些人员远远不能满足中心当前的工作需要,而此前已经有3名心理学专业人员相继离开中心从事其他工作。原因是这些人员的编制问题无法解决,工资水平也很低。造成了一方面需要人才,另一方面专业人才却不愿进入的尴尬局面。
四是民警心理训练的制度保障问题。目前,民警心理训练还处于“散兵作战”状态,各地做法也五花八门。有建议认为,应建立起一套统一的民警训练制度,将民警心理训练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如公安机关招收警员、公安院校招生中,应逐步引入心理素质测试内容;对执法中受到重大刺激,及生活有重大变故的民警,应48小时内接受心理专家强制性心理支援服务等等。
五是民警心理训练的方式方法问题。大连实验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虽然全国各地都来我们这里学习考察,其实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目前所使用的心理训练方式方法虽然取得一定效果,但也只是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对警察的针对性训练并不强。有关部门应该加大投入,在研究民警心理训练方式方法上下一定功夫。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