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反扒民警练兵“方言手语”也要学精
“大拇指要上翘,手往下。”昨日下午,成都市公安局反扒支队的民警在“小教员”肖乙丹的带领下,练习用手“说话”(下图)。“这是开展‘手语大练兵’来,反扒民警们的第一堂地方手语课。”今年起,地方手语将首次列入一线反扒民警的考核。9月前,每个一线民警掌握和熟练运用的中国手语词汇量必须达到300个以上;地方手语词汇量必须达到200个以上。
小偷“手语”要懂
今年2月,一组反扒民警巡逻时发现警情。缓慢行驶的58路公交车上,一个眼神鬼祟的“背包男”正向靠近车门的同伙做“偷”的手势。他右手横在胸前,左手中指和食指灵活地向下游移。由于公车还没到站,反扒民警一边骑着摩托车跟踪,一边牢牢盯住可疑男子。在“背包男”的掩护下,车门的同伙很快在车窗边比划“胜利”的手势。但喜形于色的他们还没来得及下车,就被提前守候在站台的民警挡获。
2004年,一个轰动全国的26人聋哑盗窃团伙流窜至成都作案,被反扒民警抓获,苦于无法交流,民警们对着嫌疑人只能面面相觑。“自那以后,我们开始联系特殊教育学校,组织一线民警到校进行100课时的脱产学习。”学会手语后,反扒民警不仅利用手语,频频破案,更教育挽救了多名失足聋哑青少年。
“方言”手语也要懂
“其实,支队的一线民警早已是中国手语通。一般就能准确揣摩大意。手语翻译不在场,民警也能交流。”虽然国家一直推广中国手语,但由于语言习惯,民警接触的人仍以用地方手语的居多。肖乙丹用“警察”的手势做起了示范,中国手语的“警察”是弯食指,在额头上做个“J”的手势,而地方手语还需在额头上张开五指做“闪光”状。摄影刘陈平实习生岑速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