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警察课堂>详细内容

警察课堂

金华市公安机关推行“以师带徒”制度 警师警徒经验大家谈

来源:金华新闻网 作者:未知 发布时间:2006-09-13 10:58:47 浏览次数: 【字体:

 

编 号: 465792    
摄影作者:   
文件名:ch6968.JPG  
文件大小:45K  
高 X 宽:325 X 450  
说明:ch6968.jpg

编 号: 465787    
摄影作者:   
文件名:ch6967.JPG  
文件大小:36K  
高 X 宽:336 X 450  
说明:ch6967.jpg

全市公安机关开展警师警徒活动一年多以来,通过以老带新、以师带徒的形式,许多刚跨入公安队伍行列的新民警,很快适应了公安工作,成了公安基层一线工作的行家里手;一些公安业务相对比较薄弱的民警,成为了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成为了能带民警、能教民警的基层教官,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有力地推动了“三基”工程建设。8月30日,全市公安机关警师警徒座谈会在金东公安分局召开,会上全市警师警徒代表进行了交流。在此,本报撷选了部分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 编者

以身作则  做过硬警师

 沈玲妙于2005年7月到永康市公安局东城派出所工作,刚开始没有什么工作经验,但有很高的工作热忱和职业荣誉感。由于业务比较生疏,还无法单独承受繁重的工作,为了配合局里推行的“以师带徒”制度,所领导就安排我和她结对。
    一是制定“一带一”计划,按计划带徒。小沈是法学专业学生,对刑事、民事的法律法规比较熟悉,虽对治安、行政类的法律法规接触较少,但接受和理解能力较强及实际经验缺乏,我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为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制定了培训计划,可以说是自助式的培训。第一步,我让她跟组值班,直接面对群众,同时到档案室调取了大量卷宗材料,了解办案的基本程序、办案步骤和应注意的细节问题。第二步,在完成了上述要求后,让她学做笔录,练好基本功。从简单的报案笔录开始,到简单的治安案件的询问笔录,再到刑事案件的笔录。然后我在她做笔录时,适时地告诉她笔录的基本程序、要点和一些基本的询问、讯问技巧。最后,就是让她参与办案了。在办案这点上,我给了她比较大的压力,放手让她办。但是压力加快了她的发展,让她更快地发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开始学会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是通过日常的值班处警跟班作业活动,提高新民警做群众工作的水平。小沈开始时不太了解群众心理,针对这点,平时调处纠纷、处置群体性事件,我和同组的老民警都会带上她。通过上述工作和我们的言传身教,小沈学习到了做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懂得做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积累,丰富自己做群众工作的技能。
    三是在作风纪律上,以身作则,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在警容风纪、内务卫生、请销假上都对小沈严格要求。同时,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在东城派出所“人要精神,物要整洁,说话要和气,办事要公道”的好氛围中,我要求自己以良好的作风带动和影响她。
    四是优势互补,互相学习,做到教学互动,教学相长。结对练兵的另一大特点便是能者为师,互帮互学,我将方法和经验传授给了小沈,发挥执法办案经验丰富的优势,在规范办案流程、规范执法案卷等方面加强指导。同时在警务信息应用的推广中,小沈也充分发挥信息化意识强、计算机应用水平高的优势,手把手教我操作知识,共同研究“网上作战”技巧。
    在“以师带徒”过程中,我们将学习融入工作,学习融于实战。“徒”在工作中好学多问,“师”在工作中传授真经。做到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提高,以增强业务能力,提升综合素质,练就实战尖兵。小沈经常主动提问和请教,这改变了我以往的旧思路,使我的责任心、事业心进一步增强,从以往的各自为政,变为了主动指导。结对过程中,我经常性地检查督促,使问题得到了及时整改。与此同时,也促使我在业务上精益求精,不断学习,实现了我俩业务能力的共同提高。(永康市公安局东城派出所  金仁理)

教学相长 “传帮带”使我受益

   都说警察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庄严的警徽,威武的制服,让多少人为之向往,为之敬慕。从穿上警服的那一刻开始,才明白警察所承受的压力。
    去年,永康市公安局实施了“以师带徒”制度,我很荣幸地与同所的金仁理结为了对子,正式拜师。在“一带一”的一年里,我向师傅学到了很多,也受到很多启迪:
    一是在思想上。面对压力和困难,我一度对是否继续从事这个职业产生了动摇。一次处置群体性事件时,部分情绪激动的群众走在马路上阻拦车辆的行进,激怒了车主,为避免车主与群众发生正面冲突,我上前劝阻群众,但是反而遭到了群众的谩骂和推搡。面对这些,加上繁重的工作量,对业务的不熟悉,我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能够胜任警察这种职业,是师傅及时发现了这个现象,对我进行了开导,以自己在刚参加工作时遇到的各种困难与我分享,帮我打开了心结,坚定了今后工作的态度和决心。
    二是在业务工作上。师徒结对后,师傅的第一个要求不是让我参与办案,而是让我看各类案件的卷宗。看同时进公安的同事都已经参与办案,刚开始我不明白,后来,我才明白,看以前别人办的优质案件的卷宗材料,可以了解办案的基本程序、办案步骤和应注意的细节问题;而看劣质案件卷宗,让我指出其中不足,可以了解办案中经常性出现的问题和缺点,这避免了我以后出现类似错误。
    接着师傅让我学做笔录。笔录是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的,可以说是一个民警的基本功,它体现着民警办案水平的高低。做笔录里边有很多学问,不但要求我们考虑问题要细致全面,而且要有一定的技巧。我从简单的报案笔录开始学习,慢慢地学会了做治安案件、刑事案件的讯问笔录。在这段过程中,师傅让我看卷宗的好处体现了出来,我已记住一些笔录的注意要点和规矩程序。然后师傅在我做笔录过程中,教我如何灵活应用询问和讯问的技巧,如何让证人、嫌疑人放弃对立情绪,开口作证或者交代其罪行,最后,再指出笔录中存在的问题让我改正。师傅的要求严格,经常让我重做笔录,但这让我有了扎实的基本功。
   笔录渐渐熟悉后,我在值班时开始接处警工作,大部分是琐碎的群众性问题,师傅教我要站在群众的角度看待事情,以调解结案为妥。
    2006年初,师傅开始放手让我进行办案,让我从办案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对我办理的简单的案件,师傅花的精力比自己主办的案件还要多,他经常性地看案件材料,要求我不断修正方向、改正问题,尽量在案件实体和程序上都做到最好。
    三是在作风纪律上。在东城派出所,“人要精神,物要整洁,说话要和气,办事要公道”的要求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这种环境下,我在警容风纪、内务卫生、请销假上都不敢放松,严格遵守有关规定,保持了良好的精神面貌。
    四是在学习上。我和师傅两人互相学习,做到了教学互动,教学相长。师傅在处置突发事件、做群众工作的业务本领和实际工作经验上,他对我进行细心指导,并教导我要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进行争论、探讨,共同进步。但是在计算机知识、打防控考核、情报信息的应用上,师傅常对我进行鼓励,还做到了不耻下问,与我进行探讨并有意识地培养我这方面的长处。
    如今,一年已经过去,我调到了另一个单位,虽然形式上的学习期满,但我深感自己还未将本领学到家,还要向师傅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  
    我衷心地感谢师傅在这一年来对我的教导和爱护,我将沿着这条学习道路继续走下去,将公安工作做得更好。
                  (永康市公安局古山派出所 沈玲妙)

当好三“员” 做良师益友

   我于1996年参加公安工作,在婺城公安分局城中派出所工作了10年。2005年10月,根据市公安局、婺城分局关于开展警师警徒活动、深化大练兵的要求,所里安排我与刚刚分配来的新民警吴伟华结对子,开展“一对一”传帮带。回顾一年来的师徒生活,我深深体会到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在推动民警素质提高方面的重要作用,也体会到要当好一名警师,必须要全心全意做好三“员”:
    一是当好“辅导员”,开展有效的思想引导。
    对小吴这样刚入行的新民警来说,在从社会青年到人民警察角色的转换过程中,培养和树立正确的从警意识是最重要的。因此,我在传帮带的安排计划上,把思想引导放在第一位。利用谈心交心的机会,讲人民警察的职责、使命,讲公安机关的纪律作风和优良传统,讲我们这支队伍中的先进事例和模范人物。把我们城中派出所这个荣誉集体多年来勇于创新,拼搏进取的经历告诉他,增强他的荣誉感和归属感。通过这些引导,小吴对“人民警察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当好人民警察”,“人民警察应遵守的纪律规范”等内容都有了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在思想上比较牢固地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观念,以及恪守《五条禁令》、《内务条令》的自觉习惯。
    二是当好“教练员”,帮助尽快提高业务。
    派出所的工作纷繁复杂,经手处理的事情情况各异,这需要民警具有正确的工作方法和恰当的言行艺术。而这种能力,需要实践的积累。我要求小吴做我配手,我值班他也跟着值班,我办案他也跟着办案。从日常警务处理、值班接处警、受理谈话、调查取证开始,到处理每一起纠纷、办理每一起案件均毫无保留地悉心相授,事后进行讲评,并要求他每日记笔记,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由于吴伟华本人的勤奋好学,他很快就适应了基层派出所繁忙、快节奏的工作环境。
    三是当好“战斗员”,以身作则树立表率。
    当好一名警师,我觉得不仅是站会讲、教会做,更主要的是自己扑下身子、干出样子,以行为的力量去感染和激励徒弟。身教重于言传,因此,我的一言一行都必须加以注意。平时,自己在为人师表上时刻提醒自己,带头做好执行规章制度,执法办案的模范。经常抽出时间学习公安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养成善于学习、勤于钻研的习惯。在接待处理群众报警中,做到文明热情、耐心细致,尽量为群众排忧解难。在遇到疑难案件或纠纷时,做到沉着冷静,不急不躁,设法多渠道、多角度去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在面对加班加点、没日没夜工作的时候,始终保持一种达观和清醒,不因工作繁重而喊苦喊累,不因待遇问题牢骚满腹,在默默无闻、安贫乐道中体现基层公安民警的吃苦奉献精神,让徒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从而学会并记牢从事基层公安工作最重要就是敬业爱岗、吃苦奉献。
              (婺城公安分局城中派出所 金智伟) 

师徒结对 加快个人成长

  我是2005年10月经社会招考进入公安机关的新民警。从警之初,所领导经过研究,安排了政治思想过硬、责任心强、熟悉业务的民警金智伟担任我的警师,进行了“一帮一”师徒结对。通过结对,大大缩短了我从警之后的适应期,使我从一名门外汉较快地成长为能适应公安基层工作,并能独立完成基本业务的有用之才。
    一是明确目标、合理计划,保证结帮带活动健康开展。
    为了使我尽快完成从一名社会青年到人民警察的角色转变,师傅仔细分析了我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适合我的计划:第一阶段,是业务接触与熟悉阶段。针对我不熟悉公安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别是派出所工作,让我通过观摩、跟班、实习、配合等方法,尽快适应基层派出所的日常工作;第二阶段,法律和公安业务的理论学习阶段,重点学习各类法律、法规、条例(令)和规章,把实际工作和理论学习结合起来,增强依法办案、办事意识;第三阶段,同师傅一起办案,一起值勤,一起工作,让我苦练基本功及各项警务技能。
    二是意识为先、端正态度,过好从警的“思想关”。
    作为刚从警的学校毕业生,从警第一步,面临的是从警意识和职业观念的培养问题。在师徒结对后,师傅把如何帮助我通过“思想关”放在第一重要位置,在平时的共同值班备勤、出差办案和教育学习的过程中,师傅处处以身作则、对我言传身教。通过一系列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使我真正懂得了“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涵义。
    三是专注业务、教学相长,过好从警的“能力关”。
    如何尽快适应公安工作,从外行到入门,从入门到熟悉,关键是在培养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因此我从做笔录开始,一点一滴地向师傅学习。基层公安工作的许多业务是实践基础上的艺术积累,靠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是不能领会的,如危急事件的现场处置、矛盾纠纷化解、疑难案件办理等等。通过平时跟班作业、办案合作、主辅搭配、专案辅导的形式,师傅潜移默化地将这种日常警务的处理、做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执法办案的经验等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我,使我尽快能熟悉、胜任派出所的工作。在此基础上,师傅加强对我个体知识结构、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经常性分析。所以,回顾结对活动开展之后的这段过程,我从起初的面对警情无所适从到处惊不乱,面对疑难纠纷束手无策到后来能独立调解纠纷,从不会做笔录到能主办案件。
    四是注重全面、综合发展,过好从警的“素质关”。
    新形势下,人民警察的素质能力要求必须是全面的,不论是“大练兵”活动还是“基层基础年”活动,对每个民警的动脑动手与动口的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在师徒结对过程中,我注重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平时,我能从自身实际出发,认真分析自己的缺点和优势,虚心向师傅学习做基础工作的方法,学习做调解工作的方法,学习执法办案的方法,并将学习到的知识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做到每办一起案件、每做一件事情都能不断完善、提高自己的各项能力。
           (婺城公安分局城中派出所  吴伟华)

警师警徒经验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