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安全>网络安全>详细内容

网络安全

净化网络环境应立法自律并重 国外经验可资借鉴

来源:新华网 作者:未知 发布时间:2006-05-21 18:52:35 浏览次数: 【字体:

  自从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工作委员会发出“提供文明服务,创建和谐网络”的倡议书以来,网络新风扑面而来。这是网络业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举措,也是净化网络环境,抵制不文明行为,形成健康向上的网络文明新风尚的必要步骤。

   5月21日,新华社驻世界各地记者联合发表组稿,介绍了国外在网络建设、管理和安全方面的先进经验。

美国大力保护未成年人网上安全  

新华网华盛顿5月20日电(记者 曲俊雅)据美国官方统计,全美每年有3000万未成年人上网,14岁至19岁青少年中有75%的人常在网上“活动”。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提供的便利进行儿童色情犯罪活动,诱惑身心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保护青少年网上安全遂成为家长和政府的重要任务。

美国有多项立法致力于维护未成年人网上权益、保护他们的网上安全,其中包括儿童互联网保护法、儿童色情内容防止法等。美国国会早在1998年通过的儿童网上隐私保护法,禁止网站未经家长同意擅自获取儿童姓名、住址、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以免给不法分子造成可乘之机。

美国政府部门还成立专门机构保护未成年人网上安全。司法部出资成立打击儿童网络犯罪特种部队,为各州和地方有关行动提供技术、设备和人力支持,帮助培训公诉和调查人员,开展搜查逮捕行动,协助案件侦缉。联邦调查局专门立项辨认网上发布的儿童色情图像,调查有关不法分子,对其进行法律制裁。联邦调查局在几年前的一次大规模行动中,起诉了110多人,其中36人被定罪。美国邮政、海关部门也经常参与和协助执法部门的有关行动,并取得可观成绩。

另外,美国政府敦促家长关注孩子的网上安全问题并给予指导。联邦调查局、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发布指导手册,内容包括家长如何追寻孩子受到网上不法分子诱惑的蛛丝马迹,如何向有关执法部门报告等细则。政府还提供相关网址,及开设网上专页和电话专线,发布有关网上儿童色情活动的最新信息,让家长提高警觉。

为了保障未成年人健康上网、通过安全的途径在网上学习和娱乐,美国联邦政府专门开办了一个网站,域名为KIDS.US。用布什总统的话说,这个网站“功能有如图书馆的儿童部,是家长可以放心让孩子学习、徜徉和探索的地方”。其所有网页内容均受到有关部门核查,不含任何色情内容;不开设聊天室和即时电邮服务;不链接到任何儿童不宜访问的网页等。

韩国多管齐下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新华网首尔5月21日电(记者李拯宇)韩国是世界上互联网最普及的国家之一,上网人口占总人口的近70%。网络的普及使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和使用互联网,为保护青少年,韩国政府从管理、立法、监督和教育几个方面采取行动,加强对网络的管理。

在韩国,各个国内网站都要求申请网站邮箱或聊天账号等的用户填写详细的客户资料,填报真实姓名、住址、身份证号、职业等详细信息。为杜绝虚假信息,网站对每个申请人的姓名和身份证号核实无误后,才提供邮箱或账号。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对上网聊天和发送电子邮件的用户真实资料进行备案,防止不法之徒利用虚假信息从事网络犯罪。

对于17岁以下没有身份证的青少年,网站在获取青少年详细信息后,会通过向手机发送密码的方式确认使用者身份。由于韩国手机在销售时必须有身份证明,网络管理部门在需要时可以通过与手机运营商合作,追查上网者的真实身份,对未成年者加强管理,提供保护。

网络实名制的实行,对企图通过网络从事不法活动的人来说是一种威慑。特别是在不适宜青少年浏览的网站,由于规定使用者浏览前必须填写准确的身份证号码和姓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将这些网站与未成年人隔离,也让那些在网上发布有害信息的网民三思而行。网络实名制是韩国网络管理最大的特点,成为网络安全的基础。

为了健全网络管理法规,韩国政府近年来陆续通过了《促进信息化基本法》、《信息通信基本保护法》、《电信事业法》、《促进信息通信网络使用及信息保护法》等与网络信息有关的法案。其中《电信事业法》明确规定,传播淫秽信息、通过黑客手段攻击电脑和网络、传播电脑病毒等属于非法行为,应严格禁止。

此外,政府还对相关青少年保护的法律进行了修订,增添了与网络有关的内容。如新修改的《青少年保护法》规定,19岁以下及高中以下学生禁止在晚上10点后出入网吧,从而杜绝青少年在网吧彻夜不归的现象。

除了法制保障,政府还积极倡导民间自律和监督行动。为了在青少年中树立正确的网络伦理观,韩国相关部门还在小学、初中的德育教科书和高中的道德、市民伦理、电脑等教科书中增添了有关网络伦理的内容。政府还要求教师必须进修信息通信伦理意识的课程,以在教学中向学生正确传授相关知识。

法律和技术为日本网络管理保驾护航 

新华网东京5月21日电(记者钱铮)日本的上网人数在2005年就已超过7000万,宽带的家庭普及率达36.2%。互联网的迅速扩张引发了网络犯罪、垃圾邮件、非法读取信息等问题,对此,日本主要依靠完善法律和发展技术来为网络管理保驾护航。

日本于1999年通过了《禁止非法读取信息法》,并于2000年2月13日起正式施行。根据这部法律,非法使用他人账户和密码,或利用其他攻击手段读取自己无权访问的计算机资源,都属于犯罪行为,将被判刑或罚款。不论是有偿还是无偿,泄露他人密码均将被处以罚款。

针对电子邮件中“垃圾”成堆的状况,日本于2002年公布了《反垃圾邮件法》,并于2005年进行了部分修正。法律对出于营利目的、未经接收方同意就发送电子邮件的行为进行限制,违反规定者将因为妨碍电子邮件通信而受到惩处。为了防止垃圾邮件影响网络畅通,法律还规定,提供电子邮件服务的电信运营商有义务开发和引进反垃圾邮件的新技术,并有权拒绝为利用虚假邮件地址发送垃圾邮件的人提供通信服务。

此外,日本规范网络行为的法律还包括针对电子商务的《电子契约法》、为防止个人信息被非法利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等。如果说上述各项法律的出台为日本高水平信息社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的话,那么具体为网络安全添砖加瓦则还要依靠技术。

日本约30家从事互联网、手机等服务的企业于2005年共同设立了“日本反滥用电子邮件团体”,致力于从技术层面研讨应对垃圾邮件的具体措施。该机构正在推广的技术中,“发信域名认证”技术可以对每个邮件的发送者和信息的完整性进行验证,帮助过滤来自伪造地址的垃圾邮件;“发送端口阻止”技术则针对服务器发送电子邮件时默认使用的端口,阻止未经网络服务商认证的服务器发送邮件。

日本国内也有不少企业竞相研发新技术,遏制非法读取信息的行为,包括防止特洛伊木马攻击的技术、防止篡改网页的技术以及能够监视非法入侵行为并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发出警告的系统等。


英国网络管理重在保护青少年 

新华网伦敦5月20日电(记者葛秋芳)英国青少年上网的人数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是最多的,达800万人。随着网络色情日益猖獗、对青少年的威胁日益增大,英国在对网络进行管理时将重点放在保护青少年方面,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英国对网络的整体管理主要通过立法保障和行业自律,辅之以政府指导。具体方式主要有:开通网络热线,鼓励举报涉及儿童色情、种族仇恨和其他非法内容的网址;制定并落实行业规则;鼓励服务商自愿对网站内容进行分级和过滤;进行网络安全教育。

英国对互联网内容进行管理时贯彻“监督而非监控”的理念,主要通过英国网络服务商于1996年9月成立的行业自律组织网络观察基金会来实行。半官方性质的网络观察基金会在英国贸工部、内政部和英国城市警察署的支持下开展日常工作,主要解决互联网上日益增多的违法犯罪活动问题,如色情、性虐待、种族歧视等,尤其致力于解决儿童色情问题。

在英国,凡拥有儿童色情图片就是犯罪,无论是否传播。根据英国《儿童保护法案》,如果没有合法理由,故意下载儿童色情图片者最高可判处10年监禁。如果技术上无法确认图片的来源,网络服务提供商须从服务器删除该内容,否则将面临起诉。

英国内政部2001年还设立了儿童网络保护特别工作组,专门为在网上保护儿童安全出谋划策。内政部还开展了名为“如何在网上保护你的孩子”的宣传活动,向家长介绍网络的功能、潜在危险及其对儿童可能造成的危害,提供屏蔽危险信息和网站的途径,帮助家长教育孩子不要沉溺网络。

英国教育和技能培训部也设立了专门网站,向家长提供最新的网络安全信息。政府公布了24小时的儿童热线,家长和孩子可以随时就网络问题寻求帮助。

今年4月,政府又专门设立了保护青少年的“儿童开发与在线保护中心”,建立起公众、执法机构和网络业主间的联系,跟踪并检举嫌疑人,防止犯罪分子以儿童为目标进行网络犯罪。

在采取法律措施的同时,英国警方经常开展针对儿童色情犯罪的严打行动,例如2004年12月,英国警方开展了代号为“矿石行动”的严打行动,3700多名男子因从事色情犯罪活动或因浏览、下载儿童色情图片而被逮捕。

在管理和严打行动并举的作用下,英国网络管理成效显著。据介绍,互联网上源自英国本土的非法内容,特别是与儿童色情有关的内容,已经从1997年的18%下降到目前的1%。

网络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