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安全>网络安全>详细内容

网络安全

全球互联网监管成大势 多方促健康发展

来源:通信信息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1-05-03 10:32:55 浏览次数: 【字体:

 

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得全球的互联网环境更加复杂,各国也逐渐加大了对互联网的监管力度,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日前,有多家媒体报道,苹果公司通过iPhone手机和3G版iPad跟踪并储存用户行踪信息,可能侵犯用户隐私。也有媒体报道,另一互联网巨头谷歌公司也存在类似问题。而这些仅是互联网在高速发展中暴露出诸多问题的“冰山一角”。面对日渐严峻的发展形势,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不约而同地加大了对互联网的管理力度,纷纷通过立法等形式加强对互联网的监管。

互联网成全球经济发展重要驱动力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普及虽然只有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但是其强大的渗透性已引发人类社会的生产模式、生活方式甚至整个社会结构的变革。可以说,互联网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据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0年底,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已达到20亿,接近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国内CNNIC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2月,中国的互联网用户达到4.5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4.3%,较2009年提高5.4个百分点。

还有一组数据更能直观地说明互联网带来的经济效益。国际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估计,2010年基于互联网的全球电子商务收入可能达到10万亿美元,节约近15%的成本。以现在的发展速度,预计到2020年,全球电子商务收入规模将达到24.2万亿美元,直接带动3.8万亿美元的经济总量增长。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使得劳动者的信息化意识增强,生产效率提升。与此同时,互联网的存在也大大增强了企业间各部门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协调能力,提升了各个行业的运行效率。此外,近十几年来围绕互联网衍生出许多技术开发公司、信息服务公司,这类高科技企业以数倍于全球经济发展速度的效率发展,成为了全球经济不可忽视的增长点。因此,对于全球经济的发展形势来讲,互联网的驱动作用不可忽视。

监管难问题掣肘互联网产业发展

虽然近几年互联网快速发展,但是却存在一些难以忽视的问题,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监管难问题。

日前,有媒体报道,苹果公司存在利用智能终端跟踪并储存用户行踪信息的行为。有研究人员称苹果公司此行为是“有意为之”,而有隐私保护法律专家表示,收集此类信息并不违法,主要要看苹果是否将其在使用条款中注明,同时表示,苹果公司经常修改隐私政策,很有可能大多数用户对此毫不知情。苹果公司的行为虽然可能并不违法,但是无疑却是在损害用户的利益。提到损害用户利益,2010年,国内互联网行业发生了一件大事,数以亿计的用户利益遭到损害,那就是著名的“3Q大战”。

以杀毒软件扬名的360和以即时通讯起家的腾讯都是国内的互联网大户,拥有数以亿计的用户。然而,“3Q大战”中,这些用户却成它们较量的筹码。腾讯“言真意切”地发出三封“艰难的决定”,号召广大用户放弃使用360,而360也动员广大用户停用QQ。尽管最终国家工信部出面协调,两个软件恢复兼容,大战得以平息。但这场涉及数亿网民的互联网战争却暴露出监管存在的问题。值得关注的是,苹果公司的事件以及“3Q大战”,这些只是“冰山一角”,是长期存在的互联网市场不正当竞争的集中爆发,并产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这种竞争给互联网企业树立了不好的榜样,也从侧面说明了目前全球互联网监管存在的问题。

各方协力加强互联网监管

“无规矩不成方圆”,互联网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自然引起世界各国的注意,各国纷纷出台法律法规,加强对互联网的监管。

3月11日,日本内阁会议决定向国会提交部分修改刑法的草案,草案内容不仅将制作、传播、拥有电脑病毒纳入刑法处罚的范围,而且还规定政府可以要求网络运营商保存某特定用户最长60天的上网履历和通讯记录。

1月7日,美国商务部部长骆家辉在斯坦福大学经济政策研究院表示,美国政府将通过推出网络身份证,构建一个网络生态系统。

1月份,国内工信部对外公布《互联网信息服务市场秩序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公开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中国互联网协会也公布了《互联网终端软件服务行业规范》征求意见稿。不管征求意见结果如何,这些法律法规的出现至少让国内的互联网发展有法可依。

其实,互联网的健康发展,有法可依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更多的是需要运营商、互联网企业、互联网用户共同出力,维护互联网的发展环境。

互联网监管 移动互联网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