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安全>女性安全>详细内容

女性安全

“双抢”案件发生时 公民如何应对

来源:常州晚报 作者:刘毅 发布时间:2006-05-15 16:08:59 浏览次数: 【字体:

  据民警介绍,近期案件以“双抢”较多,在近期的抢夺案件中,侵害对象大都是单身女性,发案时间多为晚6时至次日凌晨零时和早晨5时至7时之间。

  “十招”防范“双抢”

  警方介绍, “双抢”案件发生时,大多数的情况下警察不在旁边。因此公民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侵害,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民警总结以下“十招”,让你有效防范“双抢”。

  一、如果需要提取大额钱款,最好应当有两人以上结伴前往,特别是老年人、女性更应避免单独提取大额现金。有条件的话尽量由家人或朋友陪同,同时要注意观察周围是否有异常情况,比如有某个人总在你的身边来回活动却又无所事事。提完款后最好迅速乘车离开(尽量不要坐公共汽车),同时不要携带着钱款顺路做其他的事,以防给犯罪人以可乘之机。

  二、经常夜晚外出或上下夜班的女性,尽量结伴而行或由家人接送。同时应当时刻注意和警惕身边的情况,尽量避免有人长时间跟在身后不远的地方。

  三、随身带上一两件护身物品(哨子、小型的警报器或喷雾器),以便在紧急时刻保护自己。

  四、驾车时,车门应立即锁上,深夜下车后,如离家有一段距离,应当有家人接或尽量与家人保持电话联系。

  五、避开在空旷的立交桥、地下通道、茂盛的绿化带、街心花园、僻静的小道小巷行走,特别是在时间较晚、人员稀少的情况下。如果不得不经过,应当先观察环境,尽量迅速通过。

  六、过于贵重、惹眼的首饰尽量不佩戴,手机不挂胸前,背包应斜挎肩上,并将背包挎于人行道里侧的肩上,背到远离马路的那一面。

  七、尽量不要走在自行车道上,应走在人行道里侧。注意周围的环境,并与陌生人保持一定的距离。

  八、提包放在自行车篮里可打一个结,或用夹子夹住包带,用环形锁锁住,也可在车篮里加个盖子。

  九、应网友之邀见面要三思,时间过晚、偏僻地段不要贸然前往。见面最好与朋友结伴,并将见面时间、地点、联系方式、所需时间等情况告知另外的朋友,以便及时联系防止不测。特别是一些年轻的女孩,尽量告知家长,即使不愿或不方便告知家长也应当告诉自己的一个朋友以防不测。

  十、在街上行走应当时刻保持警觉,注意自己周围的情况,看是否有在自己身后一段距离非机动车道或自行车道上时快时慢行驶的摩托车,或是过分接近自己的人,或者是长时间与自己保持固定距离的人。要检验这些人是否可疑,可以时快时慢地调节自己的行走速度,如果他们的速度也随自己的改变而改变,就应当警惕了。一旦发现有人跟踪盯梢,可打电话与家人、朋友联系,或到附近商店、超市、报刊亭躲避(地点的选择要把握人多便于求救、方便与外界联系),或及时报警求助。一定不要慌张地贸然赶路,更不要急切地选择偏僻的地方躲藏。

  遭遇“双抢”应冷静处理

  民警说,遭遇“双抢”,惊慌、恐惧是人们正常的反应。应当尽量让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平静下来,记住有利于侦破的线索。

  首先,记住特征,为侦破工作提供有效线索。一是作案人的体貌特征,如头发、身高、脸型,尤其是一些特别的特征;二是作案工具的特征,如车辆颜色、大小、型号、车牌号码;三是发案地点、时间。

  其次,及时报警,为及时侦破案件提供有效时机。“兵贵神速”,公安机关的迅速出警既可以为破案争取时间和证据上的优势,同时还可以提高公众的安全感。公民在遭遇双抢侵害之后,应当在第一时间内拨打110报警。

  其三,勇敢呼救。面对歹徒,如你发现周围有人,一定要大声呼救,以引起人们注意和警觉。绝大多数双抢案件的作案人,特别是抢夺案件的作案人成功作案主要依靠人们的警惕性差,反应速度较慢,在人们措手不及的慌乱之中得手并迅速逃逸。如果人们能够通过及时的求救,引起周围群众的注意,作案人反而会因为慌乱而不知所措。

  其四,树立自警自救和生命第一、财产第二的人本预防理念。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被害人应当尽力反抗自救,但一定应当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某地曾发生被害人在追赶作案歹徒的过程中,匆忙穿越公路被撞身亡的惨剧。我市也发生过因与歹徒争抢财物而受到更为严重的身体伤害的事件。

双抢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