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安全>女性安全>详细内容

女性安全

爱情防恐,警惕约会暴力应急白皮书

来源:家庭周末报 作者:未知 发布时间:2005-07-01 18:28:35 浏览次数: 【字体:
  根据加拿大安大略华人家庭专业辅导中心的定义:约会暴力是指有恋爱关系但不同住的两个人,由一方向另一方施加暴力。这些暴力行为包括性、精神或肉体方面的虐待。虽然这些情况在男性身上也会发生,但发生在女性身上的情况则较为普遍。

  爱情防恐,警惕约会暴力应急白皮书

  暴力案件:北京理工大学在读博士高楼抛下女友

  6月24日,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殷兆辉涉嫌故意杀人一案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检察机关指控:殷兆辉因欲与女友王某断绝恋爱关系,遭王拒绝后不满。2004年11月29日晚20时许,殷兆辉将王某约到其居住的北京理工大学学生公寓,猛掐王的颈部,致王某机械性窒息死亡,又将王某的尸体从学生宿舍12楼的阳台抛下。

  来自吉林的殷兆辉,今年28岁,是机械设计与理论专业的博士研究生。2003年7月,殷兆辉用QQ聊天时,结识了在某大学搞暖气设计的女孩王某。殷兆辉供述,两人交往一段时间后,他感到王某不适合自己,提出分手,但王某不同意。为了与王某彻底断绝来往,殷兆辉更换了手机号码。去年10月,王某又通过殷兆辉就读的学校找到了他,这使殷兆辉不知怎样处置。据与殷兆辉同宿舍的同学讲,那段时间殷兆辉情绪非常低落,让人感到有些不正常。公诉机关的起诉书认定,被告人殷兆辉经精神病司法鉴定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

  前来出庭作证的殷兆辉的两个同学说,殷兆辉平时与大家关系融洽,是研究生班的班长,学习用功,成绩良好。目前,此案还在审理中。

  警惕暴力:把反约会暴力列入性教育

  广州中山大学妇女性别与文化研究博士生导师艾晓明说,“约会暴力”、“约会强奸”这些概念在中国还很陌生。联合国的有关数据表明,80%的强奸都是熟人强奸。人们对约会强奸远不如对陌生人强奸案件敏感。这种意识往往影响到执法机关的执法行为。司法人员应该有这样的认识,只要女性明确表达了不同意,那么男性实施的性行为就是强奸。艾晓明呼吁人们充分认识到,男性有表达性欲望的权利,女性也有拒绝的权利。男女双方的权利义务是对等的。同时,应把反约会强奸普及到青少年的性教育中,在大学校园进行反强奸教育。

  防止暴力:给即将约会的年轻人的建议

  苏珊·谬森,美国纽约“反性攻击项目”成员,经过多年的研究后,她给那些即将去约会的年轻人提出了防止约会暴力的建议。

  ●不要依赖你的伴侣,对于到哪里去,在哪里碰面等问题,你都可以主动表达意见。

  ●某些特殊情况发生使你觉得奇怪或者不能控制时,要特别注意。如果不能立即察觉,将有可能陷于危险。

  ●相信你的直觉,如果你觉得好像有压力时,就必须立即有所反应。

  ●避免让自己处于危险的地方,如对方的住处。

  ●如果是新认识的朋友,不要单独赴约,约会应尽量在公共场合,时间也不宜太晚,不需他接送最好。

  ●设定好对于性行为的底线,他人无权强迫你做任何你不想做的事,坚决阻止性活动并不代表你有任何错或者不是一个“真正”的女人。

  ●不要给予对方不明确的信息,当你不想的时候,就明确地说“不”。

  ●注意是否在不经意时让对方误解了你的意思,因此必须注意你的姿态、衣着、语调及眼神。

  ●坚定的态度,不要担心自己会被认为不礼貌,男性经常会将女性的“被动”解释成“允许”。

  ●注意酒精,它通常与约会暴力是有关系的。

  ●避免陷入甜蜜的陷阱,事实是,如果他爱你,就必须懂得尊重你。事情的发展总是那么难以预测,万一约会的对象逼迫你发生性行为时,慌张无措的你应该怎么办?

  ●攻击他的重要部位(如眼睛、下体),让他放松对你的控制,趁机逃跑。但如果攻击对方让你处于更危险的情境,那么就应立即停止。

  ●告诉对方你想上洗手间(或其他更好的理由),然后赶快离开。

  ●对外求援,喊“失火”会比喊“救命”有效。

  ●用恐吓的方式,如称家人即将回来,正好月经来了等。

  ●与他谈话,拖延他的动作,试图唤起他的理性。取得他的信任,让他放开你,然后伺机逃离。

  ●试着让他视你为独立的个人,让他了解他对你已造成伤害。

  ●如果所有的努力都不能使你避免暴力的发生,那么你绝不应该默默承受这种痛苦,你应该找信任的朋友、家人谈这件事情。同时应该及时到医院接受诊疗、验伤及取证。当然,最重要的是马上向警察报案。

暴力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