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天下无贼
“目中无贼”,后果很严重
生活离不了熙熙攘攘,现实少不了贼来贼往。人流如梭、摩肩接踵的场所是“贼”们心向往的地方,而繁忙的车站、拥挤的列车,不管在哪里,都往往成为小偷施展手脚的活跃舞台。
贼是怎样行动的?贼是怎样看别人的?贼为什么防不胜防?贼又为什么那样猖獗?电影《天下无贼》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好贼”与“坏贼”的故事,很多人会说它不真实。
那么,真实是什么样子呢?今天,请跟随我们一起走进春运,在感受客流高峰的同时看贼、听贼、寻贼、防贼……
2月4日即农历腊月二十六,郑州火车站将迎来春运第一个高峰期。
火车站在迎来一个个客流高峰的同时,旅客在回家途中被偷被骗的事件也大幅增加。可以想见,节日期间的小偷将更加活跃。本报记者几经周折,联系上了一个曾经在火车站地区行窃现已“洗手”的小偷“老牛”,他带着记者在几天的时间里目睹了一些偷盗内幕,我们把它刊登出来,希望能给所有的旅客朋友提个醒。
“目中无贼”教训之一 过道门帘,丢部手机
几天前的一个上午,10时30分,在“老牛”的指点下,记者在德化商业步行街跟踪上了“经常活跃在火车站地区的一个小偷”。此人25岁左右,穿一件黑色羽绒服,很绅士的样子,与记者想象中的“小偷形象”截然不同,唯有那捉摸不定的眼神,才偶尔闪出他的“与众不同”。
他在二七塔南侧友谊国际广场门口停了下来,眼光瞟来瞟去观察来来往往的顾客。这时,一个穿红色羽绒服的女孩子进入记者视线。“老牛”说:“注意!她被盯上了!她的手一直插在上衣兜里,估计里面不是钱包就是手机,这是女孩子的习惯。”果然,小偷盯上了她,跟她一起进入商场,记者随即也跟了上去, “老牛”在门口把守。
进商场时女孩子终于把手伸了出来,去掀塑料门帘……小偷下手了!仅仅一秒钟,他掏出了一部红色手机!女孩子毫无知觉,伸手去掀第二道门帘,小偷趁机转身离去了。当她重新把手伸进兜里时,惊叫起来:“手机呢,我的手机怎么不见了?”
记者上前告诉她,手机被偷了,现在那个小偷就在门外,已经被抓。她随记者一起出来,“老牛”把手机还给了她,说:“手机还你,以后注意点。”“小偷呢?”记者问。“让他走了。”“老牛”说。
“为什么放走小偷?为什么不拉他到派出所?”记者问。“老牛”不好意思地说:“同行,规矩,请原谅。”
“老牛”最后说:“女孩子喜欢把手机、钱包放在兜里用手握着,以为这样就安全了,其实不然,只要你有那么小小的两三秒钟转移了注意力,不幸就可能降临到你的头上。”
中午,记者和“老牛”坐在德化商业步行街闲聊。旁边一个椅子上,坐着一男一女,装有不少东西的塑料提包在身旁偏后的地方放着。“看,小偷看见不掂走才怪。咱去教训他们一下。我敢打赌,我把他们的包掂走两次他们都不会发现。”于是记者和“老牛”商量,去“偷”他们的塑料提包。
记者扮演成过路人从他们前面走过,并使个眼神表示提醒,谁知两个人没理解记者的意图,继续说话。
此时,“老牛”已经猫着腰把包掂走了。旁边有好几个人看见,但没有人吭声。随后,“老牛”又悄悄把包放了回去。这俩人还是照说自己的话。“老牛”溜达了几步,又重新挪到他们身后,再次猫腰掂走了塑料提包,他们还是没有发觉。记者不得不上前对他们说:“你们的包被人拿走了。”
两人扭过头,看塑料提包没有了,十分惊诧。“老牛”拿回来还给了他们,说道:“这次是演戏,下次你们可没这么幸运了。”“老牛”说,如此麻痹大意,不丢才怪。像这么容易得手的机会,即使袋子里没有贵重的东西,小偷也想给你开个“玩笑”,教训你一下。
还有,刚才许多人都看见他偷东西了,其实小偷也很紧张:“一句话就能把他吓跑,但往往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小偷就是这样猖狂起来的!”
“目中无贼”教训之三 手机腕上挂,一剪就蒸发
第二天,上午10时,“老牛”对记者说:“今天是周六,周六周日女孩子逛街买衣服的比较多,因此这两天许多小偷都集中在敦睦路和银基。那里人多,贼多,不过便衣也多。”随后记者和“老牛”一起去敦睦路盯目标。
在敦睦路北边,老牛指着一群半大孩子对记者说:“瞧,这几个小孩子都是马仔,给他们的干爹干活,干爹教他们手艺,管他们吃住。现在才10点多,大人一般下午两三点才上班……”
下午2时,“老牛”说:“目标终于出现了,这是个老贼!跟着他!”记者马上在“老牛”的指点下跟上了一个个子不高但看起来很精明的人。他走到栏杆边时,把目光放在了一个吃甘蔗的女孩子身上。
女孩子拿着甘蔗靠着栏杆大口大口地啃,看起来悠闲得很,挂在右手腕上的手机一晃一晃的。“老牛”说:“这动作会把贼的心勾得痒痒的。”
谁知转瞬间那贼却走开了,记者正疑惑,却见他又回来了,手里多了一把小剪刀。他挪到女孩身边,装作等人的样子,慢慢向她靠近。趁她转头的时候,贼下手了!他一只手在下面接着手机,另一只手迅速用剪刀剪断了绳子,转手把手机递给栏杆那边一个小孩子。仅仅两三秒钟,女孩子发现手机不见了。
◆与贼对话 和警察斗智斗勇
记者:你什么时候“洗手”了?
老牛:都快半年了。
记者:为什么“洗手”?
老牛:被抓了,出来仔细想想,都干了10多年了,也该找个正经的工作了,这样下去毕竟不是长事。老婆孩子也想稳定一点,再说我也有经商的头脑,做点小生意,虽然来钱慢,毕竟安全。
记者:没“洗手”的时候,生活规律吗?
老牛:每日早出晚归,和警察斗智斗勇。你(警察)上班我下班,你下班我上班;你吃饭我不吃饭,你不吃饭我去吃饭;你去厕所我不去厕所,你不去厕所我再去厕所;你睡觉我不睡觉,你不睡觉我睡觉……
记者:你知道谁是警察?
老牛:哈哈,小偷和警察一对眼,警察就知道你是小偷,小偷也知道他是警察啦。眼神不一样,小偷盯的是顾客的口袋和钱包,警察盯的是我们。
记者:警察会不会因为认识而不抓你们?
老牛:那倒不会。该抓的时候肯定抓。要是我们当时没有偷东西,也不怕他们,他们也不敢怎么样。
没人愿意管闲事
记者:你自己怎么看小偷这个“职业”?
老牛:小偷都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你说小偷可恨吗?可恨!因此被抓住了谁也别怪,怪自己手艺不高,怪自己运气不好。
记者:偷东西的时候紧张吗?不怕人看见报警吗?
老牛:俗话说,当小偷要“两分手艺七分胆,再加一分不要脸”。受害者最快也要有两分钟的时间来报警,等警察来到现场,小偷早溜之大吉了。现在这个社会,也没有几个人报警管闲事。他们有的怕惹事,有的人甚至是幸灾乐祸。其实小偷有几个带凶器的?都不带!
不过有老头老太太在旁边我们一般不偷,他们太缠人,好管闲事,很不好对付,被他们发现了就拉着你不让走,非等警察来了不可,我们一般不惹他们。
里兜的钱包不好掏
记者:你们怎么知道谁有钱?
老牛:观察、跟踪、分析。比如他去买东西,看他盯上什么样的东西,如果是皮衣什么的,那肯定兜里有钱。
记者:一般放哪里不容易丢?
老牛:女孩子把钱包放在牛仔裤兜里一般丢不了,因为裤子太紧了,自己掏还要很长时间才能掏出来,更别说小偷了。男的把东西放胸前的里兜里不好掏。
谁是贼啊,老乡来看看
老刘曾经也是个贼,现在已洗手不干了,“老牛”认识老刘,所以“老牛”把老刘介绍给了记者。记者见到老刘时,他微眯着眼睛,弹了弹手中的烟灰。“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不会没有贼”,他告诉记者这是他对电影《天下无贼》的观后感。他说《天下无贼》是一部毫无真实性可言的艺术作品,最不能让他接受的是这部电影的名字。但碍于“老牛”的面子,他还是结合着电影,给记者“点评”了一些防贼之道。
挤售票厅 贼们总往人堆“扎”
傻根上车时,电影中没有出现火车站售票大厅的场景,老刘说,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贼们往往会在这里下手。“人挤着人,带着行李急着买票,心就不会全放在口袋上了。”这个时候对于贼而言,算得上是下手的黄金时段。他们往人最多的地方扎堆,或切或掏,或摸或钳,只要是看准了机会,总能轻易得手。
“就算那个时候下不了手,也可以摸清‘羊’的肥瘦来。”旅客掏钱买票时,很容易暴露出身上放钱的地方。只要露了财,老刘说,贼那双眼,稍瞟一下就知道该不该“吃”下。如果时机不成熟,在大厅偷不了,就一直跟着,“不怕你一路上不放松警惕”。
转候车厅是贼都喜“疲惫人”
在电影中,喜欢素描的韩老师在候车厅被王薄偷去了钱包,尽管他的真实身份是反扒大队的警察。老刘说,这点倒很真实,候车厅确是贼们下手的“好地方”。特别是那些晚上等车的人,长时间坐在一个地方无事可做,意志力再强也会无聊、疲惫。老刘说,贼们一般会在候车厅里转悠,看到有哪个旅客撑不住了,只要有机会,就开始下手。
他们也会像王薄偷韩老师一样,先坐到猎物的旁边,待旅客放松警惕后就偷。
堵住站口“四眼”偏摸浑水鱼
老刘说,除了售票大厅,进站口和出站口也是贼们比较喜欢的地方。一般来说,下手时他们会叫上一个同伙,通常叫做“托”。整个戏的主角由“托”扮演,真正偷东西的人不会露面。“托”出现在进、出站口,最好是像黎叔那样,扮成一个行动不便的老头,主要目的是堵住站口,引起急于进出的旅客的烦躁不安。
在众人心急火燎,甚至为“托”的行动不利索而开骂时,“偷戏”才开始真正上演。一群人被转移了注意力,贼此时下手就少了很多的顾忌。“托”得到贼得手的暗示,自然会在众人的怨声中走出站口,而旅客再去摸口袋时,就会发现自己的钱包已不翼而飞了。“黎叔扮个老头,那成本太高了,我们一般都不用化装。”老刘笑着说。
争抢座位“黎叔”就吃窝边草
“我年岁大了,腿脚不好,让我挤挤”,电影中贼头黎叔削尖了脑袋想往傻根对面坐,老刘承认,一个贼确实应该那样做,如果换成他,也会那样。他说,这样还是为了偷着方便。
在火车上,如果贼们真要下手,最先考虑的就是身边坐的人。老刘提到了火车上的坐椅和茶几桌,说那是他们最好的掩护和屏障,这也是黎叔要往傻根对面坐的原因。黎叔要是真的坐在了那里,可以先和傻根闲扯,然后手偷偷地从茶几下伸过去摸傻根的包,非常隐蔽,而且对方还可能毫无防范,东西被偷了还乐呵呵地和“黎叔”说笑着。
口中刀片 不割嘴唇偏割包
都说和钢琴师一样,贼的手也总有些特别之处,比如被传说得神乎其神的食指和中指一样长。但老刘这两根手指的长度相差比较大,而他说这并不妨碍他以前的“工作”,因为除了手指,贼用得最多的还有刀片。
谈到电影中众贼玩弄刀片的手法,老刘直言自己没那么厉害。老刘说,贼们的刀片主要用于切割,为方便携带和避免被人发现,他们并不会使用像电影中显现的那么大的刀片,通常只会截取一个刀片的四分之一。一般的老贼都会把刀片平放着含在嘴里,等到要下手时,用手摸摸嘴,吐出刀片夹在食指与中指之间。记者担心这样会不会割破了嘴,老刘说那还叫贼吗。
老刘说,如果自己盯上了傻根,不会像“四眼”一样用手去拿包中的钱,而是直接用刀片拉破包底,既省事又方便。而不会像他们一样把刀片拿在手中,成为打架的武器。除了刀片,贼们还会使用剪刀,老刘打了个比方说,有些人把手机用带子挂在脖子上自认为很安全,其实一不注意,就会被贼用剪刀剪断带子轻松偷走。
造成混乱 专偷“长脖子”看客
从两贼把开水故意洒在傻根身上,到后面的艳贼小叶点燃“唇膏”扔到旅客衣服中,直至最后贼头黎叔的“托”弄下行李架上的水瓶,众贼每次下手前都会人为地先制造点混乱,这一点深得老刘的认同。
制造混乱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在相对平静的环境下,下手成功的几率将会大大降低。
在列车上,贼们往往会制造一些混乱,最多的手法就是“打架”。三个人谋划好,先让两人在车厢中打架,事先安排好,让外人看起来打得挺厉害,但都不会受伤。等到众人伸长脖子张望时,另一个人则选择对象下手。得手后,打架的两人也就会按事先的安排,各自散去。
专业贼托 制造混乱拿“提成”
老刘说,很少有贼是单独行动的,不是为了壮胆,而是为了提高得手的可能性。所以,若不是顶级的“高手”或是太次的笨贼,大都会选择一个搭档共同行动,也就是通常说的“托”。当问到老刘以前有没有托时,他笑了笑,“黎叔那样的高手偷傻根时都还得有一个,我这个水平就更不用说了。”
当一个老态龙钟的男子把水瓶弄下,王薄把目光从黎叔身上移到水瓶上时,老刘说他第一时间就明白过来,那个老头是个“贼托”,傻根的钱要被偷了。
老 刘说,在整个行窃过程中“贼托”没别的事,就是尽最大可能吸引别人的注意力,为其他的贼创造下手的时机。老刘说,一般得手后,他们会按3∶7来分成所窃财物,“托”会得到3份。
贼眼特别 四处张望只盯钱
当傻根在上车时大喊“你们谁是贼啊?站出来给俺老乡看看”时,王薄和黎叔的眼神碰到了一起。老刘猜测,也许正是那个时候,他们两个知道了彼此的身份。老刘说,和正常人不同,贼是有自己独特的眼神的,凭感觉他也能判断出来。正常人的眼中关心的是与旅途相关的东西,而贼眼中则只有一个目标——钱。“所以贼眼会四处张望,而不是关注开车的时间,贼会满眼透着机警,而正常人却不会。”
老刘说在火车上,确实有像韩老师那样的便衣警察,警察也有自己特有的眼神。和贼一样,他们的眼中也有猎物,只不过他们的猎物是贼。
卧铺有贼 白天“探营”晚上偷
电影中很少出现卧铺车厢的镜头,黎叔和他的手下也一直只在硬座车厢里转悠,老刘对这一点充满怀疑,他说,要真是贼就不可能不往卧铺车厢去,那里才是能捞到大鱼的地方。
贼们一般不会知道别人的身份和底细,在谁身上下手,他们只能通过一些细节来判断。通常他们会坚定不移地认为卧铺车厢的乘客比其他乘客富有,毕竟票价要比普通车厢高,因此他们会选择混到卧铺车厢中。老刘说,他们一般不会在白天动手,白天只会四处走动,把各人所带的东西和存放地点摸清,等到晚上人大多熟睡时,他们就开始下手。
“无贼号”,仍有“队伍”出没
已经金盆洗手的“老牛”和老刘,让记者见识了一个真实的贼的世界,在火车站地区采访的过程中,他们都向记者谈到了电影《天下无贼》,并且告诉记者,火车上的一切其实并不像电影里演的那样,记者如果不相信可以去亲自体验一下。于是,1月17日下午,本报记者与乘警一起登上了开往乌鲁木齐方向的1045次列车。
再见,乌鲁木齐
1月19日晚上,列车提前停靠在乌鲁木齐南站,返程的1046次列车等待着21时23分发车驶往郑州,空荡荡的车厢中反复播放着刀郎的歌。
乘务员王锐缓缓打开车门,如潮的人群已经从进站口涌了过来。乘警长张凯和两个同事也下了车,跑前跑后帮忙维持秩序。车上1400多个座位很快被乘客占满。
拥挤人流把并不宽的过道堵得严严实实,身体发福的列车长司俊虎费了好大劲才挤到餐车里。因为他要在那里向他的“弟兄”们分派工作,确保列车平安到达目的地。21时23分,在汽笛声中王锐关上了车门,火车开动了。
甘肃永登站贼情严重
1046次列车是普快车,票价比较便宜,从乌鲁木齐到郑州的硬座票才154元,相当于特快车票价的一半。也正因为便宜,回家的农民工大多选择了这趟车。
坐在7号车厢尽头的小姚和表弟在石河子的一个建筑工地打了四年工,每年都要坐这趟车回河南老家。20日9时30分,列车停在敦煌站,乘务员下车用锤子敲掉列车卫生间下水管道口上的冰坨。乒乒乓乓的声音吵醒了刚合上眼的小姚,因为怕再遇到贼他一个晚上都没敢睡。因为经常坐这趟车,每次遇到贼的时间他都记得很清楚,他笑着说是被偷得多了,就对贼印象深刻了。最惨的一次是贼用刀片把他的口袋割开,拿走了他身上所有的钱和车票。小姚说,有好几次他都是在列车行驶到甘肃永登时遇到贼的。“贼一般凌晨1点后出来,偷完东西就下车,今晚可要小心了。”
小姚的说法得到了张凯的印证,当了15年乘警的张凯每个月有3次往返于郑州与乌鲁木齐之间,他把沿途的贼情与贼性摸得一清二楚。“列车经过永登、兰州、定西3站时,恰好是凌晨时分,此时是人最易疲劳的时候。贼一般3个人一伙,在列车快到站时,一个人盯着巡车的乘警,另外两个人就瞅准机会向乘客下手,得手后立即下车。”张凯说,车上总共3名乘警,人太少总顾不过来,以前列车经过永登时他们根本不敢睡,就这样还不时有人被偷。从2004年12月20日开始,全国铁路公安开始进行百车百站治安专项整治,1046次列车属于部局重点整治车。整治开始后,情况比以前好多了。
杜书展的90元钱被偷了
1月20日中午列车停靠在玉门镇站时,7号车厢上来3个人,其中有个青年叫杜书展,在列车上睡了一觉睁开眼后,他发现上衣内口袋里面的90元钱不见了。
小姚的表弟回忆说,列车快到兰州站时,有个左腮有痣、背着挎包的男子从8号车厢过来,在附近转了几圈后就往杜书展那边去了。
几分钟后列车到站,那个人就下车了,现在想起来钱可能就是他偷的。
身上仅剩下这90元钱的杜书展原本打算到郑州后买一张到商丘的火车票,然后再买5元钱的汽车票回河南永城老家,但现在他仅有的90元钱一分都不剩了。
乘警20个小时未合眼
张凯得知车上有人被偷的消息时,正在餐车里打着盹儿,从列车过敦煌起,他已有20个小时没合眼了。他到各节车厢问了问,得知除了杜书展外再没有其他人丢东西了。
张凯上车时带的一条红山茶烟只剩下了最后一包,他拆开烟抽出一支埋头猛吸起来。
他刚刚和另一名乘警魏鑫把列车仔细查了一遍,也没有找到小姚的表弟描述的那个人。“厕所都看过了,估计真是下车了。”张凯叹了口气,说两天没睡觉,费了那么大的劲,没想到车上还是有人被偷了。
被盗的钱没办法追回
张凯一脸懊恼,他有点不甘心,自己独自又在车厢转了一遍,顺便问乘务员是否看见左腮有痣的人上车。在问到11号车厢时,乘务员回忆说,车到永登时确实有个穿着西服、左腮有痣的人上车。当时是3个人一起上的车,他们都没有票,是上车后才补的。
这个线索更让张凯确定了自己的判断,通常小偷上车很少会买车票,偷完就走。乘务员说,因为那3个人是在永登上的车,他就多留了个心,3个人补完票后他就一直跟着他们。车快到兰州站时,3个人向不同的车厢走去。当时他跟着其中的两个人到了13号车厢,随后两个人下了车,但另外一个他没办法跟,看着那个人朝10号车厢方向去了。
抓住小偷有点难
张凯让魏鑫联系兰州站的站台民警,民警告诉他,的确有个左腮有痣的男子在这一段沿线列车上偷窃。前段时间在列车上行窃时,还曾被乘警抓住,最后因为证据不足把他给放了。
挂断电话,张凯说:“钱估计是追不回来了。有时在车上碰到小偷,只要不是被抓到现行,小偷都不会承认。车上的乘客不愿意作证,钱上又没做记号,他说没偷,你还真拿他没办法。大多数时候只能让他们快点下车完事。”
忙了一天,没办法替乘客把被偷的钱追回来,张凯心里不太好受。简单地扒拉了两口饭后,他盯着窗外又点燃了一支烟。
21日21时,晚点半个小时的1046次列车抵达了终点站郑州站。
张凯从车上下来后来到站台旁的乘警大队,办理完退乘手续后他来到了乘警大队的宣传栏前。在百车百站整治中,他所属的六中队共查处了治安案件22起,拘留2人,处罚42人。
■记者手记
虽然和电影《天下无贼》中的镜头所展现的场景几乎一样,在一列从偏远荒芜的西部开过来的“绿皮列车”里,记者根本没有见到一个“黎叔”那样的贼。但一路上,从疲惫不堪抽烟解乏的乘警到老实巴交回家过年的农民工,从工作繁杂重复的乘务员到整日提心吊胆捂着口袋的打工者,从他们的言语谈吐和交织的神情中,我清晰地感觉到了,车厢内有贼。
电影终归讲述的是故事,不同于真真切切的现实,但在人生的舞台上,戏里戏外也都是由一张张鲜活的面孔在表演。没有傻根的“傻”,没有黎叔的“贼”,没有纷繁复杂、凌乱眼花的情节,简单的一列火车里,也平静地上演着每个人的故事。
没有观众,只有乘客能感受到其中的味道;贼在哪里,贼长什么样,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在火车上颠簸了5天,下车后的第一个晚上在床上辗转难眠,也许是习惯了列车里晃荡的感觉。每天都有列车往返于郑州与乌鲁木齐之间,换的只是不同的乘客,列车依然会按时开。贼不会因谁而出现,也不会因谁而消失,但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贼的“故事”。
骗术之1 骗子数钱 越数越少
1月11日上午12点左右,王涛(化名)在郑州市二马路长途汽车站附近站了约半小时,终于等到了女友。
一见面女友就说想吃水果,王涛赶忙跑到附近的一个水果摊上,称了3块钱的香蕉,因为没带零钱,就顺手递给商贩一张百元钞票。
商贩拿出一把零钱,当着王涛的面数了几遍,而王涛在旁边也看得真真切切,确实是97元钱。
没想到王涛接过钱自己又数的时候,竟然只剩67块钱了,王涛纳了闷,将钱递给商贩,“你少找我30块钱”。
“那我再数一遍,”小商贩好像不相信,“你看好了。”王涛眼盯着商贩又数了三遍,还是97块钱,一分不少。迷茫的王涛再次接过钱,一数,更少了,只剩37块钱,“你耍诈,骗我的钱……”
“小伙子,你说清楚,谁骗你钱了?”小商贩放下生意,迎了上来,“不说清楚,今天你就别走。”
王涛还要争辩,女友见势将他拉到了一边。“愣头青,再让我数一遍,你连37块钱都落不下。”盯着王涛的背影,小商贩很是得意。
●骗局分析:这些骗子一般都选择外地人下手,数钱时速度极快,让被骗人很难看清楚,并趁机从中抽掉钞票,将剩余的钞票折叠,重复数。
●提醒:还有一些骗子利用整钱换零钱、零钱换整钱或者换给旅客假币等手段,骗取钱财。旅客上车前最好准备好零钱,实在急需,可以到一些正规的超市换些零钱。
骗术之2 看似分财 实则骗财
1月12日下午4点多,李老太走出火车站没多远,一男子从她身后超了过去,男子走到她前面时从地上拾起一个看似装着钱的纸包。
两分钟后,一名提着手提包的男子神色慌张地追上来,问有没有看到谁捡钱了,并自称丢了1000美元。原本一直走在李老太身边的一位中年妇女插上了话:“没见。”丢钱男子失望地走开了。
捡钱男子这时凑了上来,对李老太和中年妇女说:“只要你俩替我保密,我分给你俩每人300块钱。”
“他捡了1000美元,能兑换近1万块人民币,得让他分给咱们每人2000块钱。”中年妇女鼓动李老太,李老太也没有表示反对。
捡钱男子称身上现金不够得去银行取,并掏出两枚银戒、一枚金戒,用一块黑布包好,塞给中年妇女作为抵押。同时又提出:“你俩也得押给我一点东西。”
见中年妇女爽快地摘下戒指、拿出身份证,李老太也摘下了自己的金戒指,递给了捡钱男子。
捡钱男子刚走,中年妇女将小黑布包递给李老太:“你在这里等我,我去盯着他,别让他跑了。”
可中年妇女、捡钱男子再也没有回来。等到李老太回到家中揭开布包最后一层,发现里面只是三个铁环。
●骗局分析:这种骗术,要先有一个人假装捡到钱物,然后以分钱物为条件要求保密,在被骗人不经意间调包行骗。这些骗子一般选择老年人和农民工下手,一伙至少三个人,且一般都有妇女参与。
●提醒:天上掉馅饼,不是圈套就是陷阱。切忌贪小便宜。此种骗术经过发展还有另一种形式,即用“中奖”行骗。骗子们假装不认识,一些人鼓动目标人物买下中奖凭证,另一些人则争相购买,其实这些人都是“托儿”。
骗术之3 快照不快 概念混淆
1月13日中午,到郑州出差的小张刚走到火车站广场,就被一个照快照的中年人拉住,“照张相留个纪念吧,5块4一张,一分钟取相,”老板看小张有点迟疑就接着劝,“怎么样,照两份吧?”
小张遂以火车站为背景摆正了姿势。
可半小时过去了,小张还没见到照片儿,“您耐心点儿,总得等它干了吧!”老板解释道,“来了来了!”顺着老板指的方向,一个十六七岁的男孩跑了过来。
小张早没了耐心,急着掏钱,“老板,多少钱?”“58块。”老板不紧不慢地说。“58块?你不是说5块4一张吗?”小张顿时瞪大了眼睛。
“一张5块4,你照了两份,一份是5张,两份是54块,加上底片6块,一共是60块钱。这还给你优惠两块钱呢!”“我要照两张,不是两份!”“我问你照两份行不行,你说行!想耍赖不是?识相的赶紧走人。”
小张怯了几分,最终掏出了60块钱,扔给老板,骂咧咧地走了。
●骗局分析:所谓“一分钟取相”,是说从你交钱到给你照相这个过程不超过一分钟,冲洗照片则最少要等上半个小时。另外,“张”和“份”可是不同的概念,一份可能是5张,也可能是8张、10张。
●提醒:在火车站地区最好不要照快照,如果遇到骗子,旅客应当报警或者向火车站地区管委会反映。
骗术之4 名为工作 实为陷阱
小李在火车站那片儿算是老“江湖”了,只是现在已经洗手不干了。1月8日下午,小李向记者透露了一些打着介绍工作旗号给黑窑场拉工人的内幕。
据小李介绍,这些拉工的人经常活跃在二马路桥头,每拉成一个人就能提成二三百元。往往四五个人一伙,专找那些看似没有路费回家的、眼光比较迷茫的民工作为目标,声称帮忙找工作。介绍的大都是去郊区种菜、某小厂看门之类的工作,且许诺的工资都很高。
等目标动心了,他们就骑自行车把目标带回“家”,那当然不是真的家,只是一个租来的小院落,然后联系车辆把目标送往目的地。
一旦上了车,目标人物就没自由了。他们一般四五个人押车,如果目标人物不听话、反悔了,他们就抢光目标人物身上所有的东西、打个半死,再丢到路上。很多人禁不住威胁,都会被迫在用工合同上按下手印,然后被拉往郊区的黑窑场。
●骗局分析:这种骗子一般都是四五个人一伙,专找那些看起来像外地的、没有路费回家的、眼光比较迷茫的人下手,承诺给他们找工作,并许以高工资。一旦入了黑窑场,被骗人人身自由受到限制或者人身安全受到威胁,也不敢向相关部门揭发。
●提醒:找工作要到正规的职业介绍所,路遇陌生人帮你找工作,不要轻信。
骗术之5 帮忙买票 拿钱就溜
火 车站售票大厅,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姜彬(化名)拉着女友站在队尾,20分钟过去了,长队只移动了几步远。
“哥们儿,别让你朋友跟着受罪了,我站里有熟人,能弄到车票。”一个西装革履、戴着墨镜的二十五六岁模样的男子拍了拍姜彬。
“不用了。”姜彬不敢轻易相信。
“你不相信我?我也是要出差,刚从朋友那儿拿票出来。”“墨镜”晃了晃手中的密码箱和一张火车票。这时姜彬的女友搭上话了:“我要去昆明,你能不能帮个忙?”
“没问题,10分钟搞定。”“墨镜”接过姜彬女友递来的300块钱,又将密码箱塞给姜彬,“带着它麻烦,你先帮我看着。”这下,姜彬也信以为真了。不知不觉半个小时过去了,“墨镜”没有回来。因为密码箱还在,姜彬和女友都没有多想。
一个小时过去后,姜彬开始犯疑了,在找遍整个售票大厅都没发现“墨镜”的影子时,姜彬用指甲剪很轻易地打开了密码箱,满满一箱的旧报纸。
●骗局分析:这些骗子多选择排队买票的旅客下手,一般都声称站内有熟人或者朋友,可以帮忙弄到车票,待拿到钱后逃之夭夭。
●提醒:火车站地区还有很多骗子跟旅客套近乎,骗取旅客的信任,寻机骗取钱财。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此类利用您的善良心的骗局还有一种。她们往往一副学生打扮、怯生生地出现,想要买票回家但还差三块钱是她们的惯用借口。此类骗局金额较小,但正因如此,易上当的人也更多。
敲诈是指逼迫被害人陷于精神上的恐惧而交出财物或出让其他财产性利益的违法行为,这不但给受害者造成物质上的损失,而且造成精神上的伤害。但是这些敲诈术其实很简单,只要多个心眼,一般能避免。
春运前夕,本报记者探访了郑州火车站附近敲诈案件多发的场所,在执法人员的配合下,揭开了几种敲诈术的面具。
敲诈之一 色情服务:小姐是敲诈用的
时间:1月10日夜晚
地点:郑州火车站外广场,大同宾馆附近,福寿街小发廊
20点30分,记者装扮成一名醉汉,在火车站广场上转悠,一名30多岁穿粉色上衣的妇女以“住宿有小姐”游说记者来到福寿街上的一家发廊。
在发廊的里间,记者在同一女孩搭了10分钟左右的话后,借口不满意准备离开时,却被要求必须付30元才能离开,有人还威胁记者:“你是不是想让我找人打你?”
最终,记者付了30元钱后,才得以脱身。
提醒:“粉上衣”这类妇女集中在火车站广场东侧、大同路和一马路,以小姐年轻漂亮对目标加以游说,将目标带到小旅馆或者小发廊后再实施敲诈。
敲诈之二 黑车:商定的价格还会涨
时间:1月11日上午
地点:火车站华欣广场地下停车场,红珊瑚大酒店旁边停车场,郑州长途汽车中心站南出站口以及对面的过道里
记者在郑州长途汽车中心站南出站口,与一名30岁左右身穿深色棉衣的男子商定90元去位于新郑的西亚斯学院。
可驶出市区不到10分钟,这名男子就开始要求记者加倍支付车费。记者坚持事先商定的价格,这名男子横了起来:“识相点儿,别找不自在。”一副要武力解决的架势。
最终,记者身上仅有的130元钱全部进了这名男子的钱包。
提醒:这些黑车司机一般在火车站北出站口、长途汽车中心站售票处和出站口附近活动,司机为男性。
打车时,旅客一定要记住索取发票,并记下车牌号,以便向郑州市客运管理处火车站出租车管理站反映。
敲诈之三 小饭摊:吆喝的都是不值钱的
时间:1月11日中午
地点:二马路桥头
1月11日12时30分左右,记者在桥头一小饭摊要了一碗卤面。不一会儿,女摊主端来一碗稀饭,之后又送上一张鸡蛋煎饼。记者说自己并没要煎饼,女摊主一脸笑容:“这都是配套的,不贵。”结账时,记者才知道,煎饼九元钱一个。
记者当然提出抗议,男摊主就喊开了:“喂,朋友们,这个年轻人要耍赖,过来帮个忙。”五六个30多岁的男子马上围了过来。记者只得掏出10元钱递了过去。
提醒:这种小饭摊主要集中在二马路桥头,大都是流动的。摊主事先不会说明煎饼要9元钱。火车站地区还有很多小饭店,利用一贵一贱两种价格的菜单敲诈欺骗顾客。如要就餐,旅客最好到国营饭店或者大饭店。
敲诈之四 衣服摊:武力强买强卖
时间:1月12日上午10时左右
地点:敦睦路某服装摊
1月12日上午10时左右,在敦睦路一家专卖男装的衣服摊前,记者拿起了一条牛仔裤。在议定45元钱成交之后,记者突然发现拉链底端坏了,就说不要了。衣服摊上的两个男伙计过来,把裤子塞给记者:“45元钱,一分不能少。”
两名男伙计开始动手拉扯记者。无奈,记者掏出45元钱,方得脱身。
提醒:这种现象集中在火车站敦睦路的小商店、小商品城,另外,银基商贸城里也时而出现强买强卖的现象。
旅客在购买商品时,最好看中款式后再讨价还价,以免给对方留下找茬儿的借口。遭遇强买强卖,旅客最好能想办法安全脱身,再报警。如要买东西,旅客最好到大商场或者超市。
敲诈之五 撂“炸弹”:丢失的钱包不能捡
时间:1月13日下午4时30分左右
地点:火车站邮政大楼附近
记者在火车站售票大厅附近邮政大楼前捡到一个女式钱包,打开后发现钱包里一无所有,就顺手扔回原处。突然,一名女子叫住了记者,声称记者刚才所捡的钱包就是她的,打开后惊呼道:“这里面的钱呢?我这钱包里可是放了500元钱呀。”
记者说捡到的时候就没钱,该女子说:“大家来看看,捡我的钱,耍赖不给了。”周围立即出现了四五名20多岁的男子围着记者,不由分说将记者的衣袋翻了一遍。
提醒:撂“炸弹”也称撂“砖头”。所谓“炸弹”、“砖头”,就是指那些不法分子扔在路上的钱包之类的物品。这些“炸弹专家”一般都在一旁隐蔽处盯着,看到有人捡拾后再上前耍横。在火车站广场附近,还有人以看录像、请求帮忙买衣服或布等方式敲诈旅客。
严肃点儿,这些地有贼
反扒民警的一天
一身深蓝色便服、一个略显破旧的黑色挎包,这就是反扒民警刘华云的全部行头,站在人群中毫不显眼。刘淼也是一身便服,将自己打扮得更像一个送水工。两个人都不善言辞。
靠车厢左侧坐
1 月31日早上7时,刘华云和刘淼就登上了32路公交车,开始了一天的反扒行动。一上车,刘华云和刘淼就一前一后靠着车厢左侧坐了下来,因为坐在这个位置,车上车下的情况都能观察到。
“冬季严打使小偷收敛了不少,一天不一定能抓到一个。”刘淼说。
一上午没收获
因为是周一,坐车的人少,小偷活动也少,一直走到郑州客运北站,都没有发现小偷的痕迹。上午只接到一起报警。随后,刘华云和刘淼一连换乘了七八辆公交车,直到中午都没有任何战果。
中午,两位民警回到了火车站。刘华云没有吃饭,坐在公交车调度室里,观察着外面来来往往的行人。用刘华云的话说:“干这一行,上下班都没有准点,饮食也没有规律。乘客失窃,我们抓不到窃贼,就会感到心里发慌,压力大。”
经过短暂休息,13时左右,刘华云又开始在火车站广场转悠。
大同路33路公交站牌处,刘华云故作不经意状,盯着站牌处拥挤着上公交车的人。挤公交车的时候小偷最容易下手,也最不易被人们发觉。13时30分左右,刘华云跟搭档刘淼会合后,又登上了206路公交车。跟上午一样,两人一前一后在车厢左侧靠窗的位置坐了下来,每到一个站点,就向窗外张望,盯着上车的人群。
一趟车跟下来,又是毫无斩获。
目标被吓跑
将近15时,刘华云和刘淼又来到了火车站大同路。“注意那个大肚子妇女”,在33路公交车站牌处,刘华云小声对刘淼说罢,径直向前走去。
大肚子妇女提着一小兜东西,看着等车的人群。几辆公交车停下又开走,大肚子妇女每次都只是向前挤一下,并不上车。似是有所察觉了,大肚子妇女转了几圈,快步登车离去。
逮着一个毛贼
10分钟后,一个十六七岁模样、穿着深蓝色羽绒服的男孩儿进入了视线。每有公交车靠站,这个男孩都会快步跑过去,一个劲儿向前挤,手则试探着伸入在他前面上车的人的口袋。这时,刘华云和刘淼已经一左一右紧盯着这个男孩了。
没公交车靠站时,男孩就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时不时用胳膊碰一下等车的女孩儿,要烟抽,看女孩儿生气,他就嬉笑着跑开,再去骚扰其他女孩儿。
32路车靠站了,男孩赶紧挤了过去,右手试探着要伸进前面一个女孩儿的裤子后兜,没有成功,又试探着伸进女孩儿上衣的口袋,被女孩儿发现,最终没有得手。七八路公交车靠站、开走,男孩跑来跑去,始终没有偷窃成功。
15时40分左右,又一辆32路公交车靠站时,一名提着手提袋、背着背包,学生模样的女孩儿跑向站牌,加入了挤车的人群。男孩儿迅速靠了过去。刘华云和刘淼见状也紧跟着靠了过去。这一次,男孩成功地将右手伸进了女孩儿上衣右口袋里,并掏出了口袋里的钱和车票。
不等男孩转身,刘淼一把将他按倒在地,夺下了他偷来的钱和车票,刘华云则拦住公交车,将遭窃的女孩带了下来。
春运安全保障措施郑州车站公安段:对盗窃、抢劫、诈骗危及行车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集中优势兵力,坚决遏制;刑侦专业队加强重点时间、重点车次、重点部位防控、力争抓获一批现行犯;对现行案件要快速出击,及时侦破,最大限度减少旅客生命财产的损失;执勤民警加强重点车次的巡视防范,坚决杜绝列车在站停留期间发生抢劫等恶性案件。
郑州公安火车站分局:警务保障科崔长松介绍,春运期间,火车站分局将延续在平常治安工作的基础上加大力度。第一,加大巡逻力度,局长带班,全副武装地在易发案的售票点、公交车站牌、出租车上下站等处巡逻,起到威慑不法分子、随时接受求助的作用;第二,火车站广场警厅的三名人员中,一名留守、另两名在广场上巡逻;第三,便衣在易发案点随时巡逻。据了解,元旦过后,火车站广场地区竟连续12天无刑事案件出现,执勤民警每天只接到求助。
郑州市公安局反扒窃支队、城市客运警察大队:主要职责是公交车辆安全管理。春运期间将增派便衣在公交车上、站牌处把守。并告诫乘客,如果随身带有较贵重的物品和现金,尽量打车到火车站。当公交车进站时,不要随着人群去挤车,因为上车的时候小偷最容易下手。
郑州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火车站地区分局: 郑州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火车站地区分局的主要职责是保障旅客出行安全,为营造良好环境,做好协助性、服务性工作,并坚持到春运结束。清理广场上流浪的乞丐,或劝阻或遣送。对需要资助的老年乞丐,尽量和救助站联系资助;对于不符合资助的引导劝解其回乡。在站区,协助执法局对乱停乱放现象进行治理。设置服务台,向乘客提供开水、公交线路卡。
火车站地区安全防范地图火车站地区偷窃多发地点:
1.火车站附近各公交车站牌处
2.长途汽车中心站售票处、候车厅
3.火车站广场、售票大厅、进出站口、候车厅、乘车上下车时
4.敦睦路服装中心
5.银基商贸城
6.德化商业步行街服装店
7.火车站广场IC卡电话处易被盗201卡、301卡
8.火车和长途汽车上
火车站地区欺骗多发地点:
1.火车站广场、售票大厅
2.长途汽车中心站售票处、出站口
3.火车站附近各公交车站牌处
4.火车站广场周围
5.二马路桥头
火车站地区敲诈易发地点:
1.二马路上的个别小饭店和桥头的饭摊
2.福寿街以及火车站广场周围的一些色情场所
3.华欣广场地下停车场的黑车主
4.敦睦路上的服装店和小商品城的个别商户
5.火车站广场以及周围的一些小旅馆
6.火车站周围的公用电话旁边易被人偷听打电话而诈骗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