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留学安全专题--留学生安全守则
![]() |
(在国外时发生紧急事故时,该怎么办?哪儿可求救?) (海外开车的安全守则和法律规范是什么?) (如何避免在海外遭人行抢?保护自己的人财安全?) (在雪地里驾驶要比平时开车更危险。你知道怎么应变吗?) 对负笈异乡的游子来说,安全问题是抵达留学国后重要的课题之一。近年来,远赴异乡求学的留学生,频频传出在学时、或假期旅游期间的各种不幸意外,给留学生的家庭造成巨大伤痛。因此,为了协助我国留学生在海外保障个人的安全,本网站广泛搜集资料,编撰该安全守则,以便海外学子能在海外保障人身安全,学有所成。同时我们建议留学生们抵达留学目的地后,应尽早了解该地治安状况,一旦决定住所之后,要向当地居民请教周围环境,并应主动向校方索阅相关安全信息、手册、紧急联络电话号码。此举除可防患未然外,并有助于生活早日正常化。 以下所列应注意事项,供各位留学生参考。 一、初临异域 1. 留学生到国外大学院校注册后,应立即向指导教授(Academic advisor)及外籍学生顾问室(Office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Scholars)报到,以便列入课程与环境适应辅导及紧急事故协助名单。 2. 进入国外大学后,及时与该校中国同学会和我国驻外使领馆取得联系,以便及时获得各项必要帮助。 3. 勿露钱财;勿将出手阔绰的生活经验带到国外去,以免令歹徒起觊觎之念。出门在外,应以学业第一、谦虚务实、入境问俗,确保人身安全。 4. 课余时间多参加学校举办的课外活动,这样不仅能提升自己的外语能力与文化学习内涵,并可广交国际朋友。 5. 随时注意自己的安全。遇有紧急事故时,立刻与指导教授、外籍学生顾问、同学会及我国驻外使领馆联系。 6. 留学生在海外,无论在学期间或假期中,务必投保医疗健康保险。大部分国外大学规定,未投保健康保险者,不得注册上课。 二、居家安全 1. 在家 1.1 勿随便开门。若为陌生人或自称修理电话...等,即便有约在先,都应要求来者提出身份识别证(ID),确认无误后方可开门。 1.2 若遇推销员,可婉拒。 1.3 勿因来者为女性而减少戒心。. 1.4 若有外人至屋内修理东西,最好有朋友陪伴,或告知邻居、房东。 1.5 外出、夜间就寝前,应检视煤气开关、所有门窗是否上锁。 1.6 遇可疑人物、车子或情况,应通知警方,切勿擅自介入。 1.7 若遗失钥匙,应尽快通知亦有该副钥匙的人,并视情况请房东重新配换新锁。 1.8 重要证件宜留复印件,证件号码、信用卡号码都应另外记录下来。一般信用卡公司都有处理遗失卡片的部门,最好将电话号码抄写下来,若不慎遗失,应立刻以电话挂失。 1.9 养成随身带钥匙、出门即锁门的习惯,即使散步、倒垃圾也不例外。 2. 外出旅游前 2.1 通知邮差暂停送信及报纸,或请朋友、邻居代为处理。 2.2 请邻居帮忙注意房屋内外、互相帮助。 2.3 使用定时器操纵屋内的电灯、音乐,布置出有人在家的样子,减少窃贼光顾的机会。 三、行车安全 1. 乘坐地铁 1.1 出门前即预先记好路线及转车地点,并随身携带地图。切记!此地图乃急需之用,各地铁站及车厢内均有地图张贴,因此,非不得已,勿于车厢及街道上张开地图研究。 1.2 在非高峰时间搭乘地铁时,可于「非高峰时间候车区off hour waiting area」等候。 1.3 候车时勿太靠近边缘,纽约地铁曾有多次乘客被心理不正常者推落站台的不幸事件,所以要注意。 1.4 勿乘坐空车厢,中段车厢通常有随车警察最安全。非高峰时间搭车,找有列车长的车厢乘坐。 1.5 车厢出入口旁的位子较易被歹徒下手抢劫。 1.6 尽量不要太早或太晚搭乘地铁。如不得已,可考虑搭出租车,并记下出租车车号。 1.7 在车厢内应避免与他人眼光接触,以免被认为怀有恶意(如歧视...等)而惹祸上身。 1.8 若搭乘线路有误,可在车厢内查看贴于车厢内的地图。 1.9 时因调度问题或其它因素,会改变行车路线或停开,车上会广播告知乘客,若仍不清楚,可询问列车长。 2. 乘坐公交车 2.1 于照明充足的地方等车为宜。若该公车站灯光不足或无其它乘客,应尽量靠近商家或灯光充足的地方候车。 2.2 上车后,发觉可疑人物,应通知司机。 2.3 若车内乘客稀少,以坐离司机较近位子为宜。 2.4 若遇车内有人骚扰,立即告知司机或下车。 3. 自驾车 3.1 开车时务必随时系上安全带。这是安全措施,也是法律规定(Buckle your seat belt)。 3.2 开车前,注意看是否有人隐藏在车内。一上车,要养成马上锁车门的习惯。 3.3 停车前先观察周围环境,勿把车子停在幽暗、人迹稀少的地方。 3.4 如果在路上遇到汽车轮胎泄气,把车开到较热闹的地方再停留,准备换备胎。 3.5 如果发觉有人跟踪,将车子开到警察局、消防队或加油站。 3.6 物品无论贵重与否,一律勿置于车内,以免引起歹徒觊觎而打破车窗行窃。 3.7 勿接受陌生人搭便车,勿理会陌生人召唤下车,且车上须准备防御武器。 3.8 加油最好至熟悉、安全的加油站。 3.9 最好将车停在有管理员的停车场,若需留下钥匙,只需交予能发动引擎的单一钥匙即可。 3.10 平时须注意车辆的保养。 3.11 高速行驶时须注意维持方向盘的稳定,若遇爆胎,须先镇定、稳住方向盘,再慢慢轻踩刹车;切忌立刻紧踩刹车及猛打方向盘,以免导致车辆倾覆。 3.12 每次计划旅行之前,应彻底检查汽车全部零件及轮胎,汽油也要充足,且事先研究清楚目的地的方向情况(如:夏季到高温地区旅游,必须注意轮胎的胎压减少情形,以免因天热而骤然爆胎)及行车路线。 3.13 万一遇公路警察拦下查问,切勿离开座位;不可与警察在言行上冲突,以免犯法律上的大忌。若不服警察开罚单(Citation),可依法另至法院申诉。 3.14 在雪地上驾驶,其技巧与方法和一般情况不同,须更加小心。有关「雪地驾驶的安全技巧」,请参考其他专业内容。 ※切记下列情况绝不开车:喝酒、心神不宁、疲倦、精神不济(如:期末考后熬夜开车旅游)、情绪沮丧、过度激动或无驾照。 ※必备之随车救急用品:补胎剂、应急及救急之零钱、备用汽油、长手把螺丝起子以便更换备胎、备用汽车钥匙、充电线、手电筒、胎压计、干粮、急救箱、雪地驾驶备用品(水、防寒手套、警示标志、毛毯、雪地用盐等)。 4. 租车 4.1 开车前须先检查车辆的各种状况,若有问题,立刻要求租车公司更换车辆。 4.2 租车时以具有人身及车辆保险为宜。 四、行路安全 初到异地,应及早熟悉经常需要出入的场所及其周围环境,并避免涉及不安全地区。若初次前往某地,应事先了解或向朋友请教该地状况为宜。 1. 日间行走时 1.1 走路要有自信。即使迷路,亦应力求镇静,勿将慌张不安写在脸上。 1.2 以带少许现金为佳,虽然一些紧急电话不需费用,但可备铜板以应不时之需,用电话向友人求救。 1.3 证件则要放在内里口袋等较不易引人注意的地方。现金最好分开放。 1.4 如果到大城市观光,相机、摄影机最好放在背包里,不要一边走,一边查看地图。 2. 夜间行走时 2.1 有同伴同行为最佳,走行人多及照明充足的街道,避免走阴暗的巷道。 2.2 走路时要走在人行道中间,朝与汽车相反方向走。若有人驾车搭讪,可朝与其驾车相反方向迅速离开。 2.3 提防陌生人问路,并与他们保持距离。 2.4 遇陌生人搭讪,可不加理会,伪装听不懂当地语言,从容走开,但以不惹恼对方为原则。 3. 在夜间回到住所 3.1 应在到达住所之前备妥钥匙,于最短时间内进屋,并随时注意是否有人跟踪、或藏匿在住处附近死角。 3.2 若有可疑现象,切勿进屋,通知警方。 五、大楼安全 ※大楼楼梯间通常较为僻静,尽量使用电梯。 ※若需常在某建筑物出入,宜熟悉地形及安全措施的位置。 1. 独自在办公室时 1.1 应于入内后锁好大门,并检视屋内是否有人。并应告知大楼警卫所处楼层、办公室号码及电话号码。 1.2 若需外出,即使在短时间内返回,也应锁门。 2. 电梯 2.1 进入电梯前若发觉乘客可疑,则勿进入。 2.2 女性若单独搭乘电梯,应靠近控制板。 2.3 若遇可疑人物在电梯内,立即离开。 3. 洗手间 3.1 使用前不妨先巡视一遍。于陌生场所时尤应做到此点。 3.2 宜结伴同行,或请男士在门外等候。 六、逛街购物安全 1. 随时注意周围是否有可疑人士跟踪或注意你。 2. 勿露钱财。男士应将小钞及大钞分开放在两个口袋里。 3. 信用卡在使用完后要记得收回,且勿同时携带所有信用卡出门。 4. 提防扒手,尤其在电梯里、旋转门间。歹徒通常二人一组,其中一人试图引你分心,另一人则趁乱下手。窃贼以女性居多,作案目标则以男性占大多数。 5. 与街头小贩交易时要小心,并提防在街上主动为你服务的人。 6. 手提箱、皮包不离身。 七、火灾 1. 预防 1.1 勿堆积易燃物品。勿堵住逃生出口,窗户亦应保持容易开关的程度。 1.2 要事先了解住所附近的逃生路线、楼梯、出口等,并确定没有被用来堆放物品。 1.3 要求房东装设油烟警报器。 1.4 检查家中电器用品的电线有无断裂等现象。 1.5 炉台、炒锅及油烟排气口应防油垢。 1.6 避免使用蜡烛。 1.7 厨房应备有灭火器,并了解使用方法。 1.8 将消防队、警察局电话号码贴在靠近家中电话的地方。 2. 遇到火警时 2.1 触动警报以便惊醒所有住户,并立刻报警。 2.2 由最近的逃生出口尽速离开。 2.3 拉动街上防火警报箱,静候消防人员。 2.4 万一出口被火或烟堵住时,留在房内并把门关紧。确定走廊的门关紧后才可打开房内窗户让新鲜空气流通,并待在靠窗的地方等待救援。 八、其它 1. 观大型露天演出、各种游行或外出旅游等活动时,最好能成群结伴,以减低被下手的机会。 2. 不谙水性的朋友,在游湖、游河或泛舟时,必须按规定穿戴救生衣;游泳池若非开放时间,或无救生员在场时,切勿进入,或贸然下水,以维护生命安全。 3. 打公共电话时,应小心随身物品。 4. 自动提款机分室外与室内两种。但并不表示在室内提款较在室外安全。应避免在夜间提款,若发觉有异,切勿进入并尽速离去。 5. 随身携带紧急电话号码。 6. 应随身带有小额现金,遇歹徒抢劫、勒索,即把金钱交出,勿做抵抗,以免被歹徒加害。 7. 安全第一,建立法治观念,摒弃"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的不正确心态。 |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