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诈骗盯上银行卡 支招:咋防银行卡诈骗伎俩
今年5月以来,厦门市公安机关陆续接到厦门、泉州、福州等地的群众报案:经常接到这样的短信诈骗钱财。警方提醒,目前短信诈骗花样翻新,希望大家千万不要相信骗子的话。
骗子的四步“连环陷阱”
诈骗分子是怎样一步步“设套”让受害者往里钻的呢?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的刘小姐有意踏进连环陷阱,切身感受了骗子们精心设置的连环陷阱。
连环陷阱第一步:冒充银行卡务部“善意关照”。
刘小姐首先打了手机短信上提供的联系电话,对方一位小姐很诚恳地说:“我帮你查一查,现在没有扣账,但是有可能会在晚上12点扣账,还不能完全确认这张卡没有被人冒用,你自己不妨先查一下卡里的钱少了没有,然后再给我回个电话。”
刘小姐很快回电话说钱没丢。
对方又问:“你这张卡里有多少钱?”
刘小姐回答说有8万元。
对方急忙说:“你卡里有这么多钱,很不安全,近来不少客户的银行卡被人盗刷,现在公安局专门成立了一个伪卡防护中心,我给你一个联系电话你赶紧报案。这件事你先不要到银行柜台去讲,因为我们怀疑是银行个别工作人员把卡号泄露出去的。”
连环陷阱第二步:冒充警察 “提醒报警”。
刘小姐拨打了“卡务部工作人员”提供的“公安局”电话。
“你好,公安局伪卡防护中心,我是王警官。”对方自报“家门”。
刘小姐把情况说了一遍。
“王警官”一本正经地告诉刘小姐:“我给你一个报案号,你记住了是49950,我会把你的报案材料马上传给银联,请他们帮你做一些技术处理,这张卡才会安全,你赶快跟他们联系。”
连环陷阱第三步 :冒充银联部门“技术帮助”。
刘小姐拨通“银联”电话,对方迫不及待地问:“你是刘××吗?”
刘小姐回答:是。
“银联部门工作人员”道:“你的报案材料公安局已发过来了,为了你的账户安全,你要做一下银行卡类码的修改。”
“类码?不是密码?”
“是类码,就是银行卡背面黑黑的那一条。这需要技术人员帮你修改,我给你我们银联机房的电话,你找我们的李主任,她会帮助你。”
连环陷阱第四步:进行“安全转账”。
刘小姐又拨通了所谓的“李主任”的电话。
对方热情地说:“你的卡是建行的,在附近找一台建行的自动柜员机吧,不要到银行柜台讲,因为我们怀疑个别银行柜台人员有泄露卡资料的嫌疑,公安局正在调查中。你找到柜员机以后给我打电话。”
10分钟后,刘小姐又打了电话,称自己在柜员机旁。
“李主任”说:“你把银行卡插进去,接着按‘转账’,我会马上关闭转账交易。”柜员机这时显示的是“请输入转入卡的卡号”,因为“李主任”事先提醒说已关闭了转账交易,持卡人往往丧失了应有的警觉。
“现在你按我报给你的数字进行类码修改。”对方说。其实,他给的数字是一张建行卡的卡号。
“输入刚才公安局给你的报案号。”对方继续操纵。这时屏幕上显示的是“输入转入金额”,刘小姐顿时明白,刚才的报案号49950其实就是转账金额,可一般受害人这时候心乱如麻,哪会注意到这个?由于柜员机上一次转账不能超过5万元,诈骗分子给的“报案号”也不会超过5万元。
对方说:“输入了吗?你按确定。”
刘小姐说,一旦“确定”,你卡里的钱便已易主。
短信“诈骗公司”仍然十分猖獗
就在记者进行采访的时候,福建省某省直部门的一位女士因为相信了短信上的话,导致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十几万元“不翼而飞”。而就在记者发稿时,记者的手机也接到一个这样的“提醒信息”。
对短信诈骗的新趋势,福建警方十分重视,组织专门人员进行跟踪和调查。目前记者在厦门采访时,厦门公安部门刚刚破获了一起这样的“诈骗公司”。5名“股东”组成一个“诈骗公司”,发展了一些“下手”帮忙,疯狂实施银联卡短信诈骗。厦门市公安局陆志成介绍说,这个“诈骗公司”的3名“股东”及5名“下手”已落网,这也是我国迄今为止破获的第一起银联卡短信诈骗团伙案。
据厦门警方查证,这伙人共作案51起,涉及厦门、泉州、龙岩、三明、福州等地,诈骗金额达100多万元。
据了解,犯罪嫌疑人台湾人外号“眼镜”张某某和外号“长脚”黄某及贵州人潘某等人于今年3月初勾结在一起,密谋出资按股份制成立一个诈骗公司。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准备,他们在厦门购置装备了短信发送器、电子网络接传输设备及各类银联卡等,并发展了一些“下手”。骗来的钱由“下手”按“业绩”抽走少部分后,由管账人通过地下钱庄汇到台湾,扣除日常活动费用后,占绝大部分的纯利润按股份被分别存入“股东”们在台湾的账户。
按照分工,犯罪嫌疑人“阿吉”“阿泉”等回到台湾,负责安排诈骗团伙在台湾的诈骗活动;张某某、黄某等人在厦门从事诈骗活动。他们有的负责购买手机卡,有的负责发送诈骗受害人的短信,有的则负责收取骗来的钱并转移。犯罪嫌疑人张某祥是该团伙的“下手”,专门负责发短信,每天要向外群发200至500条的短信,每3秒发一条,短信内容是由台湾的“股东”传过来的。
据介绍,早在两年前,就有一些台湾人在厦门从事银行卡短信诈骗活动,而当时诈骗对象都是台湾人,厦门市公安机关无法对被害人进行调查取证。今年以来,台湾地区加大了对此类诈骗的打击力度,并在媒体上广泛宣传,增加了不法分子的犯罪成本。从5月份起,不法分子开始用同样的手段诈骗大陆居民。
相关链接:
专家支招:持卡人如何防范银行卡诈骗伎俩
新华网厦门9月8日电(记者卢志勇)针对各类银行卡骗术,专家指出只要记住下面几招,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要有最起码的用卡知识和安全意识。认真阅读发卡银行提供的有关使用说明和安全防范要求,树立最基本的安全防范意识。对任何有关银行卡的动作都要三思是否安全可靠,警惕各类骗局,这是有效防范诈骗的最根本的基础。
牢记发卡银行的服务电话和中国银联服务电话,遇见任何有关银行卡的可疑电话、短信、邮件、电话通知、告示等,应直接与发卡银行、银联取得联系和证实,或者亲自到银行柜台办理,切不可与这些可疑信息提供的电话、邮件、网址联系。这是防范银行卡资金风险的最根本的手段。
卡号、密码是打开你账户的钥匙,务必守住,切勿把“金库钥匙”交给别人。在银行柜台、ATM和POS机上用卡,输入卡号和密码要防备陌生人,即便是银行工作人员也无权要求你直接告知密码。这是银行卡安全最根本的保障。
银行有关银行卡的短信、邮件服务,均需要事先申请并有固定和短信服务号码和格式;如收到没有申请的短信和邮件,很可能就是诈骗短信,请务必直接联系银行进行确认。
全国各地目前并未发生银行卡资料泄露的安全事件,即使发生此类事件也会由公安部门、银行监管部门、发卡银行等相关部门发布正式通告。目前有关银行卡资料泄露的电话、短信、邮件、通知均有诈骗嫌疑,也请务必直接联系发卡银行进行确认。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