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半数以上市民被窃后不报案 使犯罪分子更猖獗
半数以上市民被窃后不报案
一项调查显示:小偷作案最怕被害人报案
本报讯(记者潘高峰通讯员刘斌)市公安局公交分局今天上午10时召开新闻发布会透露,随着市民对盗窃承受能力的增加,许多市民被盗窃后不报案,经统计,市民的报案率不足50%。 最近破获的一起案值16万元的盗窃案,事先竟然没有失主报案信息,警方通过大量努力才最终将失主找到。市民不报案不仅给侦破工作带来困难,也使犯罪分子更加猖獗。
市公交分局最近针对500名在押的扒窃犯罪分子作了一项调查,对于犯罪分子最害怕什么这一选择题,500人中有300人选了“怕被害人报案”,比选择“怕失手被抓”的还要多。此外,有360多个扒窃作案者透露,他们一般选择案值在200——500元的作案目标,就是考虑到市民的“承受能力”,以避免失主报案。
市公交分局呼吁市民失窃后一定要报案,同时表示将创新接警机制和报案机制,方便市民报案。
市公安局上午宣告,为期10天的“打击剪窃金项链等多发性扒窃犯罪行动”初战告捷。截至今天,警方共抓获33名流窜在市郊公交线路上剪窃乘客项链的犯罪嫌疑人,缴获29件被窃的白金、黄金项链。
据介绍,今年1至5月,公交分局共破获刑事案件468起,相比去年增加5.6%。
经分析,目前公交治安形势有所转变:
■经严厉打击,车扒案件发案得到有效控制,从最近几个月的立案情况来看,呈逐月下降趋势。
■剪窃金饰品案件高发,侵害目标为35——60岁中老年妇女,作案人员多为3——5名外来无业男子结伙互相掩护,实施作案。
警方提醒市民,天气逐渐转热,乘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时,要加强防范意识,尽量避免携带贵重物品或大量现金。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