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安全>安全防范>详细内容

安全防范

警方提示:高考季警惕七类诈骗

来源:江苏省公安厅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6-06-09 18:21:20 浏览次数: 【字体:

 

 高考来了,骗子们又开始利用考生和家长求学心切的心情进行诈骗。近日,警方结合往年案例梳理了针对高考的几种常见诈骗方式。

  1、卖“高考答案”诈骗

  不法分子向考生、家长兜售考题答案,通常价格在几千到几万元不等,骗取钱财后即失去联系。

  警方提示:在考试前,考题和答案完全是保密的,一旦泄露就是违法。

  2、以“特长生加分优惠”诱骗

  不法分子称能办理艺术、体育、小语种等各类“特长生”加分,骗取钱财。甚至冒充高校招生办工作人员,租用办公地点,私自组织小语种、艺术类提前招生考试,骗取考试费和录取费。

  警方提示:特长生加分一项正不断完善制度,以体育特长为例,只有达到高水平运动员才能有资格,而且需要严格审核。

  3、打“军校”招生幌子诈骗

  不法分子谎称掌握有军事院校或国防生“内部指标”,伪造招生文书、印章,向考生家长诈取钱财。

  警方提示:军校招生无内部指标,不可能计划外扩招,更不会收取上万的高额费用。国防生招生不可能存在“内部招生指标”,也没有“预录”一说。

  4、“特殊招生类型”诈骗

  不法分子利用“自主招生”、“定向招生”、“委培生”等政策,称可以降分录取,甚至不用高考成绩自主选拔学生,骗取几万甚至几十万元钱财。

  警方提示:入选考生高考成绩须达到所在省、区、市确定的与试点高校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自主招生不是“自由招生”,没有提前报名,入选更不可能通过自主招生录取。

  5、“高考志愿填报”APP内置手机病毒

  不法分子向考生和家长发送带有木马链接的短信,或是在网站上设置一个诱骗性的木马链接,只要点进去,木马程序便植入手机,获取关联银行卡等信息,拦截支付验证码,转账提现。

  警方提示:不要在手机论坛、非安全电子市场下载此类手机应用,并定期查杀病毒。

  6、伪造虚假查分网址

  诈骗分子通过诈骗短信发送虚假查分网址,让考生输入个人信息及银行账号后将这些信息记录并贩卖,或者根据这些信息进行精准电信诈骗。

  警方提示:查分认准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查分网址,同时谨防各类涉及查分、录取的相关短信。

  7、提前获知录取结果

  在录取信息正式公布前,以可提前获取录取信息为名,骗取考生及家长钱财。

  警方提示:考生及家长应以本地教育部门官方网站或者报考院校的官网公布的录取信息为准,切勿听信提前获取的谣言。(南京市局)

高考诈骗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