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安全>安全防范>详细内容

安全防范

民警与银行联手 半年阻止15起诈骗案电信诈骗迷局大拆招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作者:李木双 发布时间:2013-01-15 10:48:08 浏览次数: 【字体:

 

       记者从南岗警方了解到,临近春节,电信诈骗又有所抬头。目前,南岗警方联手辖区内各个银行窗口,对市民在银行窗口向陌生账户大额汇款进行“拦截”,由民警到场帮助研判是否属于电信诈骗。据悉,实行民警和银行联手把关的半年多时间里,南岗警方在银行内成功阻止15起电信诈骗,帮市民挽回经济损失近两百万元。记者通过警方介绍,将近来最新出现的电信诈骗方式进行总结,并为市民支招如何防范此类诈骗。

  “爸,给我汇款办学位证”

  案例:近日,一市民到银行进行转账汇款。业务员按照规定向他询问19万元汇入的账户是否是熟悉的人,市民陈先生表示,女儿在国外留学,他日前与女儿视频时,女儿向他索要17万元办理学位证,并称自己的账户因为还款不及时被银行冻结,让陈先生将钱存到她朋友的账户。

  拆招:存钱前先确认。近日,一种专门针对家属在海外,通过视频聊天的骗局频频出现。诈骗集团首先查找经常与海外联系的QQ号码,然后通过电脑病毒截取双方的聊天视频及聊天内容。随后冒充在海外的人发送截取的视频,并以各种理由让其向指定账户汇款。民警提醒市民,遇到在海外亲友提出向陌生账户汇款时,应先与对方直接通话确认。

  “您网购的商品中有违禁品”

  案例:赵小姐是网购达人,“双十一”时在网上买了大量商品。不久,她接到一个自称快递公司的电话,称她购买的商品中有违禁品,被警方扣留。让她必须缴纳2000元保证金,否则将追究刑事责任。

  拆招:联系网店卖家。民警表示,通过网络购买一般物品,很少涉及到违禁品问题。市民遇到此类电话,应首先与网店卖家取得联系,查询购买的商品送达的位置。

  “你家的孩子被绑架了”

  案例:近日,两位老人拎着十万现金来到一家银行汇款。银行业务员询问发现,老人儿子被人绑架,要付赎金。民警赶到后了解到,老人在前一天深夜突然接到电话,对方称绑架了他的儿子,电话里还传来一个年轻人的惨叫声。老人的儿子在国外工作,两人赶紧给儿子打电话,但对方始终关机。于是,老人便赶到银行存钱。

  拆招:确定被绑架者身份。民警表示,遇到此类情况,市民应首先要求跟被绑架者通话,询问家人知道的情况,以确认对方身份。同时,应与所谓被绑架者以及其同事、同学取得联系,确认情况。最终,老人确认,儿子正在出差,没有任何危险。

  “老同学,猜猜我是谁”

  案例:“同学”先丢钱包,后又因嫖娼被警方抓获。市民刘先生第三次给“同学”汇款买机票时,被银行工作人员发现。闻讯赶来的民警发现,刘先生日前接到电话,对方以熟人的口气让他猜身份,并抱怨跟刘先生才几年不见就听不出自己的声音。刘先生以为是大学同学,试着猜猜,对方立即确认。寒暄几句后,对方称要来哈尔滨出差。第二天又通话说丢了钱包,跟刘先生借钱。刘先生先后“借”出一万多元。在民警劝说下,刘先生拨通大学同学原来的电话,才知道之前被骗了。

  拆招:先聊家常确认身份。民警提示市民,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确认对方身份,让对方说出要找的人的姓名;其次,向对方“打听”一些双方认识,并跟自己仍有联系的人的情况;第三,提出与对方见面送钱。如果对方不肯见面,则可以判定为诈骗。

  “您家里的电话欠费了”

  案例:南岗区居民王大爷匆匆赶到银行汇款,称接到通信公司电话,家里电话欠费近一万元。在王大爷否认后,对方称其个人信息可能被人盗用,银行存款可能被人以网络购物方式转走,并提供了警方电话。接电话的警察,让王大爷将存款转移到警方的安全账户。

  拆招:拨打客服电话查询。民警提醒市民,通信收费系统日益完善,很难出现大额欠费账单。接到此类电话时,市民不可向对方提供银行账户号码和密码,应在挂断电话后,拨打通信公司的官方客服电话,查询话费余额。最重要的是,警方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更不会索要他人的账户和密码。

诈骗案 电信诈骗 迷局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