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安全>安全防范>详细内容

安全防范

武汉警方:诈骗手段刁 多个心眼捂紧钱袋

来源:人民网 作者:张志峰、夏洪波、 吴艳 发布时间:2012-04-23 08:39:14 浏览次数: 【字体:

 

4月21日,武汉市公安局经济保卫处会同全市24家银行单位,在“金融一条街”、大学城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段设立20个宣传点,联合举行全市银行系统防范诈骗“宣传日”活动。

  活动中,先后发放防范诈骗宣传资料5万余份,接受逾万人的咨询,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巡视员邓泽顺来到“宣传日”活动现场,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解答群众提出的相关问题。

  近年来,日趋猖獗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涉及面广,危害者众,许多群众即便没有上当受骗,也是不堪其扰,电信、网络诈骗已成为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一个社会热点和突出治安问题。对此,市公安局领导高度重视,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长赵飞专题研究,要求深化“打抢反盗防骗”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此类犯罪,并会同银行系统落实各项防范措施,筑牢防范诈骗犯罪的“最后一道防线”。

  活动中,警方向广大市民发出呼吁,请不要将资金转入陌生的账户,不要泄露个人银行卡信息,所谓的“安全账户”其实并不安全,在大额汇款时请一定三思。并叮嘱亲朋、邻居提高警惕,千万不要擅自转账、汇款,把财物交给陌生人。警方鼓励群众积极通过拨打110举报电话提供破案线索,对提供线索协助破案的,将给予“一案一奖”。

  诈骗伎俩花样多,提高警惕莫上当

  核心提示:勿轻信汇款转账,勿轻信中奖信息,勿轻易拨打陌生电话,网购尽量货到付款。

  警方提示一:

  尊敬的储户,犯罪分子利用固定电话、手机和互联网等现代资讯平台实施“电信诈骗”犯罪。凡要求将存款汇入所谓“安全账户”的均可能为诈骗行为,请到银行、税务、电信、公安机关等相关部门当面咨询,谨防上当。

  警方提示二:

  谨防有人通过制作“钓鱼” 网站、运用虚假链接,散步“低折机票”、“ 低折商品”、“摇号中奖”等虚假信息,误导网民登录,采取付款后到货等非正规支付行骗。遇此类情况,请及时查看网址,向亲朋好友咨询,或拨打110报警,防止上当受骗。

  警方提示三:

  凡是利用电话、手机短信等方式,以“电信、银行、公安、检察、法院”或熟人、朋友的名义告知您欠费、消费、退税、借钱等,且要求您汇款转账的行为,均可能是诈骗行为,请不要轻信、不要转账、不要向对方泄露您的银行卡和账户信息,谨防被骗。

  警方提示四:

  不要将资金转入陌生的账户,不要泄露个人银行卡信息,“安全账户”不安全,大额汇款请三思。

  警方提示五:

  从发生的诈骗案件看,电信诈骗案件受害人多为中老年人,且以女性居多;网络诈骗案件受害人多为学生和青年女性。请叮嘱亲朋、邻居提高警惕,千万不要擅自转账、汇款,把财物交给陌生人。 

  一、网络诈骗

  主要作案手法:设立虚假网店、网络盗QQ号骗取钱财、网络中奖、网络荐股、冒充知名杂志网站骗刊登费、网上低价卖车、富婆上网征婚、低价出售手机充值卡。

  警方提示:

  1、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轻易相信“中奖”传说。

  2、借助支付宝功能保证买卖双方的利益,正规的网购网站大部分具备此项功能。要仔细辨别网站真伪,谨防克隆网站类似网站。

  3、采用货到付款的形式网上购物。

  4、不要随意泄露自己的地址、姓名、手机号码等信息。

  5、购买商品后,在卖家以“发错货”要求寄回时,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卖家核实情况。

  6、网上系统要时常升级、维护、杀毒,账号、银行卡号、个人身份证件号等重要信息不要通过邮箱和QQ等网上传递。

  二、电信诈骗

  主要作案手法1、冒充公安、检查院、法院、财政等司法、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谎称因为办案需要,通过电话或短信,要求事主将钱转至所谓安全帐户;2、声称事主中了奖,要求交所谓手续费、公证费、税款;3、冒充电信工作人员声称事主电话欠费,要求事主提供帐号、密码或将资金转到指定帐号;4、短信告知事主信用卡透支或消费,声称事主个人信息被盗,要求将资金转到所谓安全帐户;5、声称可以办无抵押贷款,要求先行交手续费和公证费等;6、一招工为名骗抵押金;7冒充熟人以车祸、疾病等急需救助为名,骗取事主汇款;8、冒充税务人员,谎称办理退税,骗事主汇款。

  警方提示:

  1、公、检、法、税务等国家机关办理业务是依照一定程序办理,不会随意通过打电话的方式要求转款。

  2、座机、手机欠费,短信、电话中奖等请拨打电信专用查询号码查询后,再予以付费。

  3、平时要留意所使用银行卡专用客服电话,银行卡有透支消费和被盗用消费情况出现时,请直接到银行挂失或拨打银行专用服务电话查询。

  4、办理贷款业务到银行或有资质的机构办理。

  三、街头诈骗

  主要有:1、 在路边“丢包”让事主看到,然后有好心人对事主称包内钱财见者有份,伺机以假钱换事主真钱;2、一才红蓝铅笔、猜单双的方式骗钱,3、兜售假虎骨、文物、手机;4、 通过算命、测字、看相,以“‘消灾”为名骗钱;6、先购名烟名酒,在中途退货,以假换真;7出售假车船票;8、大额假币换取事主等值零币;9、冒充神医骗钱。

  警方提示:

  1、不要有“贪财”心理。

  2、不轻易与陌生人搭讪。不要将手机、银行卡等物品借给陌生人使用。

  3、不买明显低于商品价值的商品。

  4、看病到有资质的医院就医。

  5、到有资质或有代理资格的售票窗口购买飞机、车、船票。

武汉警方 诈骗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