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安大学教授支招学生如何防范人身伤害
遇歹徒转身跑 跑到老师身后好
近几个月来,校园暴力事件频发,师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一项在全国十省市开展的校园安全状况调查表明,溺水、交通事故、建筑物倒塌、踩踏、食物中毒等仍是校园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随着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校园安全建设,此类事情的发生率呈下降趋势。但不容忽视的是,社会人士对校园的伤害在抬头。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公安大学教授王大伟,请他为学生如何防范人身伤害支招。
王大伟认为,春夏之交是校园安全事故的多发期。他总结出一句顺口溜,“较为平安三月三,四月五月往上蹿”。我国有个节气叫惊蛰,一打雷害虫就醒了,犯罪分子也像害虫一样跟着蠢蠢欲动。所以,这是一年的第一个犯罪高峰期。
王大伟表示,孩子要学会逃脱、高喊、躲避,家长和孩子应学会自救自护自助,警察、家长、学校要联手教会孩子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而现在学校为做好安全工作,总是加强保安、警察力量,对孩子的自护自救教育仍然滞后。
提示一:遇到歹徒怎么办
【支招】上学放学别扎堆,送进校园再转身。遇到歹徒转身跑,跑到老师身后好。
王大伟解释说,第一句话,上学、放学的时候,家长要心防。学校门口有好多人的时候,应注意让孩子往远处走,因为歹徒是伺机报复社会,人越多,他才下手。学生离人群远一点儿就相对安全一些。
第二句话,送进校门再转身。送孩子要送到学校门口,要把孩子交到老师那里再走。很多案件都是家长只把孩子送到学校门口,然后眼看着孩子就突然出事了。“家长与老师手递手”能把危险的几率降到最低。
第三句话,遇到歹徒转身跑。为什么叫转身跑呢?现在的孩子不会转身跑,他是迎着歹徒跑,结果发生了惨剧。父母一定要对孩子说,遇到歹徒转身跑,你掉个个儿再跑,不能迎着跑,这叫操作性的技能。
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跑向老师或警卫。哪儿有老师你往哪儿跑,哪儿有警卫你往哪儿跑,不能乱跑。王大伟告诉记者,如果早在半年前,教材里有这四句话的话,悲剧发生几率就会降低到最低点。
提示二:别只把学校当安全岛
【支招】学校不是安全岛,大灰狼要细查找。安全距离十五米,发现危险拔腿跑。
许多家长都把校园当成了最安全的地方,认为只要交给学校,孩子的安全就有了保障。
有关专家调查表明,学生安全事故60%发生在校外,38%的事件发生在校内。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一次死亡4人以上的安全事故基本发生在城乡接合部和乡镇农村学校。
王大伟强调,学校与周边地区是侵害孩子的高发区域,必须高度戒备。同时,中小学生要注意安全距离,天黑人少时要与人保持15米至30米距离,平时也要与陌生人保持距离,同时尽量靠近父母与老师。
提示三:多方联动方能保平安
【支招】家长组成志愿队,发现隐患要敏锐。平安童谣送孩子,防范要诀先背会。
很多专家提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学校安全工作的复杂化程度加深,学校及其周边的安全问题并不是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一家就能解决的,需要政府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配合,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王大伟认为,要保障校园安全,关键离不开公安机关、学校、家长及孩子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配合,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家长和孩子。
王大伟指出,现在世界进入第四次警务革命,第四次警务革命的核心词是社区警务。
社区警务的理念是:产生犯罪的根源在社会,抑制犯罪的主力军是人民群众。王大伟说,在我们国家,学校安全的主力军是家长、孩子。因此,必须建立起公安机关、学校、家长及孩子多方联动的机制,校园内外的安全才能得到根本保障。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