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安全>安全防范>详细内容

安全防范

市民注意防范:“假警察”常用的几招行骗术

来源:南宁晚报 作者:黄沁琛 发布时间:2009-04-21 18:53:07 浏览次数: 【字体:

 

    如今,越来越多的不法分子盯上警察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借助各种道具把自己装扮成警察进行诈骗。虽然骗子的手段层出不穷,但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财”。市民只要多加留心,即可发现破绽。

  类型一:假冒警察开口借钱

  去年11月,家住新阳路的覃小姐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男子宫某。朋友介绍称,宫某是自治区公安厅十二处的民警。

  两人认识后,经常在一起玩。有一次,宫某亮出自己的警官证、身份证、驾驶证。覃小姐看到证件上的名字是安XX,觉得很奇怪。宫某解释称,自己以前的名字叫宫XX,现在才改名叫安XX。覃小姐信以为真,两人很快确定了恋爱关系。

  去年12月,宫某开口向覃小姐借钱,理由是自己要买车但缺1万元。覃小姐爽快地答应了。此后,宫某又以各种理由先后向覃小姐“借”了7000多元。

  宫某老是借钱,覃小姐开始对他的身份产生了怀疑。今年2月份,覃小姐偷偷来到自治区公安厅,结果查无此人。

  2月26日,宫某被警方刑事拘留。经查,宫某是柳州市人,根本不是什么自治区公安厅十二处的民警。

  ■骗术起底:

  假借警察的身份与受骗者拉上关系,等交往一段时间后再开始行骗,这是不法分子最常用的一种手段。警察这个职业在一般人眼里的可信度极高,这也给了不法分子行骗的机会。此外,还有的人假冒警察,自称人脉广,认识领导,可以帮忙办事,并以疏通关系为由行骗。

  类型二:声称办案要求配合

  3月10日上午,一个上身穿黑色外套,下身穿黑色西裤的男子来到星湖路一家器材维修店里。男子自称是星湖派出所的民警,在古城路口开展行动,抓了十几个人。但相机不够用,要店员带相机去帮忙拍照。

  当时,店里只有一名员工,走不开。男子就让员工开个单子,先把相机借去用,回头再还。说完,男子还露出外套里面的蓝色衬衣,让员工看到衣领绣的警用领花,随后又拿出警官证。店员查看证件时,男子用手盖住名字和单位,只露出照片和警号。员工相信了,让男子拿走一台数码相机。

  店老板回来听说这事后,觉得男子有点可疑,就到星湖派出所查问,发现男子的警察身份是假的。巧的是,3月12日上午,店员在人民路送货时发现了这名男子,对方正拿着骗来的相机跟人交易。被抓后,男子蒋某承认自己穿假警服、用假警官证进行诈骗。

  ■骗术起底:

  乍看起来,市民会觉得这种骗术比较难防范。其实,真警察在执法时会主动出示证件。假警察尽管也有证,但因为是假证,所以会故意让你看不清。最重要的一点,假警察行骗,口口声声不离钱和物,而且骗到手后急于离开。
在现实中,也会出现民警请市民配合的情况。市民在感到可疑时,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打电话到对方所称的单位,确认其身份后再配合工作。

  类型三:隐身在电话骗局里

  有一天,南宁市的陈女士在家中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称有人用她的资料在外地开户,电话欠费5000元。罗女士很紧张,表示要报警。对方安慰她不要着急,并称让公安局的人打过来。

  很快,电话响起,一名男子自称是某地公安局的民警。“受理”完“案情”,男子说罗女士的资料已经外泄,需要把银行卡里的钱尽快转移,并安排另外的民警来电处理。

  几番电话下来,陈女士对电话里“民警”的身份深信不疑。就在她准备出门把、卡里的钱转移到“民警”给的“保护账号”时,家人回来了。一分析,陈女士才清醒过来。

  ■骗术起底:

  这是典型的利用固定电话进行诈骗的案件。不法分子利用发短信、打电话的方式,以“信用卡消费、家中电话欠下高额话费”为由进行诈骗。为了演得逼真,还请同伙打着“协助办案”的幌子在电话中扮演民警。实际上,即便公安机关办案,也不会让市民把钱汇到自己提供的账户。

  总而言之,市民要牢记一点,碰上涉及到钱的问题,而对方又自称是民警的,一定要向对方自称的所属单位进行核实。

注意防范 假警察 行骗术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