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安全>安全防范>详细内容

安全防范

云南警方通报6类诈骗盗窃案件 市民小心防范

来源:云南信息报 作者:汪艳霞 发布时间:2009-03-07 18:41:00 浏览次数: 【字体:

 

  您是否会无意中收到陌生号码发来的各类短信?您在街头是否会遇到有人冒充朋友进行搭讪或为您进行迷信消灾?您停放在路边的车辆是否经常有物品莫名不见了?云南省公安厅特别提醒,这些都是有人在实施诈骗和进行盗窃。

    近期,云南公安机关刑侦、治安等部门在工作中发现,以下6类侵财案件时有发生,民警提醒市民增强防范意识,保护财产安全。

  1 冒充电信局工作人员

    防范:主动核实咨询

    此类诈骗方法一般2人以上结伙作案,冒充电信局工作人员告知受害人电话欠费要求将欠款汇入指定账户。在受害人疑虑的情况下,作案人将电话转入“公安机关”,“办案民警”称受害人身份信息被盗用,绑定的电话欠费,并涉及洗钱等金融犯罪,其银行账户已不安全或即将被法院冻结,要求受害人将存款转入“安全账户”等等,实施诈骗。

    防范建议:1、涉及欠费、转账等业务时,应主动到电信、银行营业厅进行人工咨询和办理。电信、公安机关工作人员从未要求群众将钱转入所谓的“安全账号”。受到不法侵害时,要注意保存相关证据。同时要公安机关报案。2、可回拨核实有关情况,同时牢记电信、银行等部门的专门客服电话,以便遇到不明情况及时进行咨询、核实。

    2 发布各类虚假短信

    防范:不理会

    此类诈骗案件主要有中奖纳税、银行卡消费、骗取话费、编事故冒名诈财、冒名客户更改银行账号诈骗、购车退税退费、销售廉价违法物品等类型。此外,还有代办各种证件文凭、公章以及发布虚假征友求婚、生意合作、招聘广告、色情迷信赌博信息等诈骗形式。

    防范建议:天上不会掉陷饼,不要理会任何陌生号码发来的信息。

  3 撬保险箱盗窃

    防范:现金不在单位过夜

    近段时间,企、事业单位业务和资金量加大、工资奖金发放集中,现金流量较大。个别单位为图方便,将大量现金放在单位保险箱内过夜,遭窃后往往损失巨大。且此类犯罪多为团伙作案,犯罪分子随身携带撬盗工具,一旦被发现极易转化为暴力恶性案件。

    防范建议:企事业单位对大宗现金应及时解送银行,不要存放在单位过夜,同时应严密重点部位物防、技防措施和夜间巡逻,减少防范漏洞,对可疑人员、车辆要及时报警,并注意收集相关特征信息。

    4 街面扒窃诈骗

    防范:不贪财

    此类案件主要集中在商家营业时段,侵害目标以购物群众随身携带的包内现金、手机为主。此外,在街头路面、车站附近,采取冒充朋友、拾物平分、迷信消灾等方式诈骗中老年人、妇女。

    防范建议:群众要提高警惕,妥善保管个人财物,同时切勿抱有贪财心理,避免上当受骗。

  5 盗窃车内物品

    防范:贵重物品随身携带

    此类案件多发于路边停车带和看管较松的居民小区、饭店宾馆停车场,以内部摆放皮包、笔记本电脑、手机、现金等贵重物品的车辆为主要侵害对象,采取撬、砸车窗玻璃和撬车门、后备厢的方法实施盗窃。

    防范建议:私家车主外出时将车辆停放在有人看管或有监控设施的停车场内,下车后检查车门、车窗是否锁好,不要将贵重物品放在车内。

  6 混进校园盗窃

    防范:现金存银行

    目前,大部分学校开学不久,学生一般带有大量现金和贵重物品进入学校。一些学校的防范力量薄弱,学生的安全意识不强,犯罪分子便将作案目标对准学校,以各种名义趁机潜入学校办公室、教室、微机房、学生宿舍,盗窃电脑CPU芯片、内存条和遗留财物等。

    防范建议:学校要落实值班制度,加强内部防范管理,对进出校园人员、车辆进行登记检查,对多媒体教室、微机房、财务室、实验室、图书馆等重要部位定期巡逻检查。学生要增强防范意识,大量现金要存入银行,贵重物品要妥善保管。

云南警方 诈骗盗窃案件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