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安全>安全防范>详细内容

安全防范

公安部:警惕汽车租赁诈骗犯罪

来源:新华网 作者:张景勇 发布时间:2007-06-14 17:47:16 浏览次数: 【字体:

 

记者14日从公安部获悉,近年来汽车租赁市场合同诈骗犯罪多发,严重损害了汽车租赁公司及相关人员的财产安全。公安部提醒有关单位及个人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根据各地公安机关的情况反映分析,现在汽车租赁市场合同诈骗犯罪手法多样。犯罪分子从汽车租赁公司骗租汽车,将车辆转让、抵押,所得赃款用于还债或挥霍。除利用伪造的身份证、驾驶证、户口本等证件作担保骗租外,还有使用他人财产证明抵押骗租、伪造单位证件骗租、以个人真实身份骗租、自己成立租赁公司诈骗加盟车辆等方法。

    公安机关还提醒,要注意汽车租赁市场合同诈骗犯罪的以下特点:系列案件多发,犯罪分子通常利用汽车租赁公司之间信息交流不畅的漏洞,同时对多家租赁公司行骗;向有计划、有组织犯罪发展,犯罪分子作案前进行预谋,选择作案时间、对象和销赃地点,制定周密作案计划;涉众型案件增多,一些汽车租赁公司采取从社会招募私家车的方法进行营运,一旦车辆被骗,往往殃及公众利益;犯罪分子重复作案现象严重,犯罪分子多是欠债无业人员,为偿还高额赌债等债务,陷入了“租车—抵押骗钱—挥霍—再租车”的怪圈,拆东墙补西墙,屡屡作案。

    5项措施防范汽车租赁中的诈骗犯罪

   针对近年来汽车租赁市场合同诈骗犯罪多发的情况,公安部14日发出提示,提醒汽车租赁公司在经营中加强防范意识,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一是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租赁程序。汽车租赁公司应当提高管理水平,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规范租赁规程,同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全面提高防范风险能力,不可为追求市场份额而放松内部管理,降低租赁标准。

    二是加强事前信用考察。签订租车合同前,应当通过多种渠道对租车人的身份、经济状况、信用程度、租车用途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详细登记,认真辨别相关信息的真伪,不能单凭租车人的身份证、户口本等证件出租车辆。

    三是设立有效担保。在签订租车合同时,租赁公司可以要求承租人特别是外地承租人提供保证人、保证金、财产抵押等担保方式,最大限度地避免风险。

    四是加强对租赁车辆的跟踪管理。一方面,可在租赁合同中约定租车反馈条款,与租车人保持充分联系,及时掌握车辆去向;另一方面,可在车上加装GPS定位系统,随时了解车辆行踪,一旦车辆被骗,也可根据有关信息寻找,从而减少损失。

    五是可通过建立行业协会、行业网站等平台,及时掌握犯罪信息。行业协会可定期发出预警,公布近期作案的犯罪分子及其作案手段,提醒各租赁公司加强防范,减少因信息不畅引发的系列案件。

汽车租赁诈骗犯罪
×

用户登录